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64002发布日期:2025-03-07 11:3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削一体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作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在生产汽轮机时需要对一些轴类零件进行车削。

2、但是现有设备中,大多数在车削轴类零件时,无法对碎屑进行回收,导致较多的碎屑掉落在工作台上,难以清理,为此提出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柱,所述横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有移动结构,所述横柱的一侧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车刀,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吸尘框,所述吸尘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吸风口延伸到吸尘框的内底部,所述吸尘框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的上表面开设有内嵌槽,所述过滤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与内嵌槽相贯通,所述过滤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拉手上设有速拆结构。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爪卡盘,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顶针。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移动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内的第一螺纹杆,所述横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侧与第二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滑动槽内,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一侧与吸尘框的一侧固定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速拆结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内嵌槽内的卡接柱,所述卡接柱与卡槽相适配,所述内嵌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槽内。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拉手的一侧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面柱,所述斜面柱的斜面与限位柱相贴合,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滑动杆上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拉手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通过设置第二伺服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滑动块、第二立柱、第二螺纹杆、第三伺服电机和第二滑动块等,第三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滑动块移动,第二滑动块带动吸尘框移动,使吸尘框的上表面与轴类零件留有适当的距离即可,第二气缸带动车刀对轴类零件进行车削,然后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滑动块移动,第一滑动块通过第二气缸带动车刀对轴类零件进行移动车削,同时第一滑动块通过第二立柱带动第二滑动块一侧的吸尘框移动,使吸尘框始终处于车削位置的下方,通过引风机把碎屑吸到过滤框内,对碎屑进行回收,避免大量的碎屑掉落在底座或地面上,难以清理。

15、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通过设置卡接柱、第一弹簧、限位柱、斜面柱、滑动杆、第二弹簧和推板等,车削完成后,工作人员拉住拉手,然后用大拇指向拳心的方向扣动推板,推板通过滑动杆带动斜面柱移动,斜面柱通过限位柱带动卡接柱向下移动,使卡接柱脱离卡槽,方便工作人员抽出过滤框集中处理内部的碎屑。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柱(8),所述第一立柱(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柱(9),所述横柱(9)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有移动结构(10),所述横柱(9)的一侧设有第二气缸(11),所述第二气缸(11)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车刀(12),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吸尘框(13),所述吸尘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风机(14),所述引风机(14)的吸风口延伸到吸尘框(13)的内底部,所述吸尘框(13)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框(15),所述过滤框(15)的上表面开设有内嵌槽(18),所述过滤框(1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与内嵌槽(18)相贯通,所述过滤框(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16),所述拉手(16)上设有速拆结构(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2),所述第一固定柱(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爪卡盘(3),所述第一固定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与转动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5),所述第二固定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6)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顶针(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10)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内的第一螺纹杆(102),所述横柱(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0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01)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0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块(103),所述第一滑动块(103)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一滑动块(103)的一侧与第二气缸(11)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块(1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柱(104),所述第二立柱(104)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05),所述第二立柱(1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106),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06)的输出轴与第二螺纹杆(10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05)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动块(107),所述第二滑动块(107)滑动连接在第三滑动槽内,所述第二滑动块(107)的一侧与吸尘框(13)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拆结构(17)包括滑动连接在内嵌槽(18)内的卡接柱(171),所述卡接柱(171)与卡槽相适配,所述内嵌槽(18)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72),所述第一弹簧(172)的另一端与卡接柱(17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柱(17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73),所述限位柱(173)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16)的一侧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75),所述滑动杆(17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面柱(174),所述斜面柱(174)的斜面与限位柱(173)相贴合,所述滑动杆(17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77),所述滑动杆(175)上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176),所述第二弹簧(176)的一端与拉手(16)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板(177)的一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车削一体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轮机零部件车削一体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柱,所述横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有移动结构,所述横柱的一侧设有第二气缸,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立柱、第二螺纹杆、第三伺服电机和第二滑动块等,第二滑动块带动吸尘框移动,使吸尘框的上表面与轴类零件留有适当的距离即可,同时第一滑动块通过第二立柱带动第二滑动块一侧的吸尘框移动,使吸尘框始终处于车削位置的下方,通过引风机把碎屑吸到过滤框内,对碎屑进行回收,避免大量的碎屑掉落在底座或地面上,难以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冯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敬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04
技术公布日:2025/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