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机床托板润滑,尤其涉及一种托板油路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1、常规数控机床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托盘可对数控机床上的刀架进行轨迹指导;
2、但是当托板在对刀架之间进行润滑的时候,由于润滑箱内部中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缓慢减少,导致了润滑油的出油量缓慢减少,减少了托板与刀架接触面润滑油的输出量降低了润滑效果。
3、基于此,亟待设计一种能够持续提供润滑油的托板油路润滑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托板油路润滑系统,解决常规托板油路润滑油不能进行持续循环地供给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板油路润滑系统,包括托板;其中在所述托板上与滑座接触一侧面上开设的溢流槽和回油槽、以及循环为所述溢流槽和回油槽供油的循环泵和油箱;
4、其中所述溢流槽与所述回油槽之间设计为弧面过渡;其中在所述溢流槽的外侧形成便于限位所述滑座的几字形插槽;
5、其中在所述托板内开设有为所述溢流槽供油的进油通道;
6、在所述托板内开设有将所述回油槽内润滑油抽出的回油通道;
7、所述循环泵的出油端连通所述进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出油端连通油箱,所述油箱与所述循环泵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为倒π形结构,在所述托板上滑动设置有滑座,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托板上丝杠和丝杠电机调节水平伸缩;其中所述托板上设计有便于所述滑座限位滑动的滑座。
9、再进一步的,所述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滑座的底部通过丝杠螺母设置在所述丝杠,并通过所述丝杠电机驱动转动;其中利用丝杠电机驱动所述丝杠转动,从而再利用所述丝杠和位于所述滑座底部的丝杠螺母驱动所述滑座在所述托板上滑动,其中所述托板作为所述滑座的限位轨道。
10、再进一步的,所述进油通道位于所述回油通道的上方,其中所述进油通道通过多个溢流管与所述溢流槽连通;其中可以持续为所述溢流槽提供润滑油,并通过溢流方式,将润滑油沿着滑座的支撑面向所述回油通道,以对整个托板与所述滑座的接触面进行润换,从而保证所述滑座与所述托板之间的润滑性能。
11、再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回油槽通过多个回流管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其中可以将所述回油槽内接收的润滑油及时排入油箱,防止润滑油的泄漏。
12、再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溢流管的内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4、本申请中通过循环泵将油箱内的润滑油注入进油通道内,再经由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的溢流槽将润滑油沿着托板侧壁弧面向下流下,直至进入回油槽,为了防止回油槽内溢流油过多,还通过回油通道连通所述回油槽底部,并通过循环泵送入油箱内;从而持续且可循环地在所述溢流槽与所述回油槽之间弧面结构上,形成润油膜。
1.一种托板油路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1);其中在所述托板(1)上与滑座(2)接触一侧面上开设的溢流槽(13)和回油槽(14)、以及循环为所述溢流槽(13)和回油槽(14)供油的循环泵和油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板油路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为倒π形结构,在所述托板(1)上滑动设置有滑座(2),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托板(1)上丝杠(3)和丝杠电机(4)调节水平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板油路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托板(1)上,所述滑座(2)的底部通过丝杠螺母设置在所述丝杠(3),并通过所述丝杠电机(4)驱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板油路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11)位于所述回油通道(12)的上方,其中所述进油通道(11)通过多个溢流管(111)与所述溢流槽(1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板油路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回油槽(14)通过多个回流管(121)与所述回油通道(1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板油路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21)的内径大于所述溢流管(111)的内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