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数控加工,本技术涉及一种立车车床轴位移结构。
背景技术:
1、立车车床刀架通常采用水平轨道结构进行刀具的位移、定位切换,依靠加工平台定位进行立式铣削等加工。
2、其中车床的位移通常由数控系统控制车床x、z坐标轴的进给运动部件的动作顺序、移动量和进给速度,再配以主轴的转速和正反转向,便能加工出各种形状的轴类和盘类回转体零件,现有轴体位移的轴向传动与转向运动通常在轴体的对接部位完成,从而在正转、反转的切换间隙常伴随着大量的径向反作用力,导致轴体连接端易在高强度运动中出现较大磨损,致使现有的轴位移结构传动效率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立车车床轴位移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立车车床轴位移结构,包括轴筒架,所述轴筒架两端分别贯穿设置有主轴与位移轴,且轴筒架靠近位移轴的一端嵌装有接插柄座,且主轴与位移轴在接插柄座中轴向对接固定;
4、所述轴筒架靠近主轴的一端中内嵌有内筒,所述内筒与主轴相接处呈轴向开有条形的位移槽,且主轴向位移槽中凸出有相匹配的滑柄;
5、所述接插柄座与轴筒架之间分隔设置有压触盘,且压触盘向轴筒架内端中相邻设有轴管,所述压触盘向轴管中延伸有压缩轴杆,且压缩轴杆与轴管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主轴相对于轴筒架的一端固定有轴柄,且轴柄内边缘凸出形成有一体的半凸齿。
7、进一步的,所述位移轴相对于轴筒架的一端固定有法兰盘,且位移轴中部套设有螺管套件。
8、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与主轴之间轴向匹配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中活动设置有滚珠环管,所述主轴与滚珠环管转动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主轴与轴筒架内部之间转动配合有回转环,所述回转环相对位于内筒与轴管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轴管与压缩轴杆的交接处过盈配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种立车车床轴位移结构,在主轴与位移轴的连接端采用接插柄座作为轴向连接结构,并在其基础上利用活动设置的压触盘与轴管结构,配合压缩轴杆的伸缩进给活动来适配位移轴在正反转切换时的左右轴向进给,配合其中位移轴与主轴在内筒中的相对活动来适配位移轴的位移调节,有效避免了侧窗轴向调节时的径向作用力影响传动端轴向结构的情况,保证了该位移结构在传动时的安全性与传动效率。
1.一种立车车床轴位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筒架(1),所述轴筒架(1)两端分别贯穿设置有主轴(3)与位移轴(4),且轴筒架(1)靠近位移轴(4)的一端嵌装有接插柄座(10),且主轴(3)与位移轴(4)在接插柄座(10)中轴向对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车车床轴位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相对于轴筒架(1)的一端固定有轴柄(5),且轴柄(5)内边缘凸出形成有一体的半凸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车车床轴位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轴(4)相对于轴筒架(1)的一端固定有法兰盘(15),且位移轴(4)中部套设有螺管套件(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车车床轴位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与主轴(3)之间轴向匹配有轴承座(6),且轴承座(6)中活动设置有滚珠环管(7),所述主轴(3)与滚珠环管(7)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车车床轴位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与轴筒架(1)内部之间转动配合有回转环(9),所述回转环(9)相对位于内筒(2)与轴管(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车车床轴位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管(12)与压缩轴杆(13)的交接处过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