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1、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连续冲压模具是指用一条原材料在一个冲模上的不同工位同时完成多个冲压工序的冷冲压模具,该条料移动一个固定的距离,每冲程一次,直到成品;为了确保原材料在冲压时不发生移位,连续冲压模具还必须设置配套的定位装置。
2、汽车轴承盖板为钣金件,其加工方法为冲压,并且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的是连续冲压模具,但是现有的用于加工汽车轴承盖板的连续冲压模具中的定位装置仅能从上方对条状物料进行固定,条状物料的下方以及前后两侧均缺少有效的约束,进而导致条状物料在冲压时很容易发生移位,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同时存在定位行程较长的问题,进而导致定位效率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定位效率,还彻底避免了条状物料在冲压时发生移位以有效确保了加工精度的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包括底架以及设于底架顶部的主体,其特征在于:
3、所述主体包括横向固定在底架上的底板、横向设于底板上方的顶板、两个分别横向固定在两个顶板前后两侧的托板、以及两个固定在底板顶部并分别设于两个托板下方的撑块,两个所述撑块的顶部分别固定在两个托板的底部;
4、所述主体还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左右设置的门型支架、两个分别固定在两个门型支架上的升降气缸、以及设于顶板上方并位于两个门型支架内部之间的第一升降单元;
5、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包括两个横向设置并分别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升降板、两个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升降板顶部并前后对称设置的侧块、以及横向固定在两个侧块之间的第二升降板;前侧的一个所述第一升降板活动连接在两个门型支架的前侧内壁上以具备上下竖移功能,后侧的一个所述第一升降板活动连接在两个门型支架的后侧内壁上以具备上下竖移功能,两个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均竖直向下设置并均固定在第二升降板的顶部;
6、所述第一升降单元还包括两个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侧块内侧以均具备上下竖移功能的导向块、横向固定在两个导向块之间的牵引板、以及横向设于牵引板下方并介于两个导向块之间的压板;
7、所述牵引板中还至少穿插设置有两个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升降块,对应地,所述第二升降板上还固定有相同数量并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定位气缸,每个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端均竖直向下设置并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一个升降块的顶部,每个所述升降块的底部均固定在压板的顶部。
8、优选地,所述主体还包括设于顶板下方并与第一升降单元相互配合的第二升降单元,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包括竖直穿插设置在顶板中并位于压板下方的载料板、两个分别固定在载料板下方并前后对称设置的牵引块、以及多个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驱动单元。
9、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个固定在底板顶部并分别对称设于两个牵引块前后两侧的牵引气缸、以及分别穿插设置在前后两个牵引块中并分别固定在两个牵引气缸伸缩端上的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两个所述牵引气缸的伸缩端均横向设置并相对分布,所述第一驱动块和所述第二驱动块均活动连接在顶板的底部以均具备前后平移的功能。
10、优选地,前方的一个所述牵引块中开设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第一导向孔,对应地,后方的一个所述牵引块中开设有相同数量并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的数量与驱动单元的数量相等,每个驱动单元中的所述第一驱动块和所述第二驱动块的端部分别活动插接在对应的一个第一导向孔和对应的一个第二导向孔中。
11、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块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斜槽,对应地,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斜导向条,第一导向孔中的两个所述斜导向条分别活动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第一驱动块上的两个第一斜槽中。
12、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块的端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驱动块的端部活动插入在限位槽中,所述第二驱动块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斜槽,对应地,限位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平直导向条,限位槽中的两个所述平直导向条分别活动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第二驱动块上的两个第二斜槽中。
13、优选地,两个所述侧块之间还设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数量与升降块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任意一个侧块外壁上的第一锁紧气缸以及活动连接在第二升降板底部以具备前后平移功能的滑块,所述第一锁紧气缸的伸缩端横向设置并活动连接在滑块上以具备相对于滑块上下移动功能,每个所述升降块的顶部均固定在对应的一个第一调节组件中的滑块的底部。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单元还包括两个分别设于两个导向块内侧并均位于压板下方的夹紧块,两个所述夹紧块的外壁上向外形成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斜t型条,对应地,两个所述导向块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相同数量并从左往右依次分别的斜t型槽,每个所述斜t型条均活动插接在对应的一个斜t型槽中。
15、优选地,所述载料板的顶部还固定有横向设置的载料条。
16、优选地,所述顶板的顶部还固定有两个横向设置并前后对称分布的卡位板,两个所述卡位板的内侧均滑动贴合在载料板的前后两侧外壁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从上下两个方向同时对条状物料进行固定,进而缩短了条状物料完成定位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定位效率;而且还能在冲压时对条状物料的前后两侧也进行夹紧固定,进而彻底避免了条状物料在冲压时发生移位,从而有效确保了加工精度。
1.一种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包括底架以及设于底架顶部的主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设于顶板下方并与第一升降单元相互配合的第二升降单元,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包括竖直穿插设置在顶板中并位于压板下方的载料板、两个分别固定在载料板下方并前后对称设置的牵引块、以及多个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驱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个固定在底板顶部并分别对称设于两个牵引块前后两侧的牵引气缸、以及分别穿插设置在前后两个牵引块中并分别固定在两个牵引气缸伸缩端上的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两个所述牵引气缸的伸缩端均横向设置并相对分布,所述第一驱动块和所述第二驱动块均活动连接在顶板的底部以均具备前后平移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前方的一个所述牵引块中开设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第一导向孔,对应地,后方的一个所述牵引块中开设有相同数量并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的数量与驱动单元的数量相等,每个驱动单元中的所述第一驱动块和所述第二驱动块的端部分别活动插接在对应的一个第一导向孔和对应的一个第二导向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块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斜槽,对应地,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斜导向条,第一导向孔中的两个所述斜导向条分别活动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第一驱动块上的两个第一斜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块的端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驱动块的端部活动插入在限位槽中,所述第二驱动块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斜槽,对应地,限位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平直导向条,限位槽中的两个所述平直导向条分别活动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第二驱动块上的两个第二斜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块之间还设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数量与升降块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任意一个侧块外壁上的第一锁紧气缸以及活动连接在第二升降板底部以具备前后平移功能的滑块,所述第一锁紧气缸的伸缩端横向设置并活动连接在滑块上以具备相对于滑块上下移动功能,每个所述升降块的顶部均固定在对应的一个第一调节组件中的滑块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单元还包括两个分别设于两个导向块内侧并均位于压板下方的夹紧块,两个所述夹紧块的外壁上向外形成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斜t型条,对应地,两个所述导向块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相同数量并从左往右依次分别的斜t型槽,每个所述斜t型条均活动插接在对应的一个斜t型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板的顶部还固定有横向设置的载料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轴承盖板的冲压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顶部还固定有两个横向设置并前后对称分布的卡位板,两个所述卡位板的内侧均滑动贴合在载料板的前后两侧外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