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去毛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068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化学去毛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化学去毛刺设备,它属于利用电化学原理去除加工件多余金属的电化学加工设备。
现有的电化学加工设备,主机结构复杂,其零部件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及运动精度要求高,防腐处理差,电源控制精度不高,电解液循环需附加储液箱。一般用于模具型腔、成形零件、型孔、花键孔、外齿、叶片、整体叶轮的电加工。工件为一极,加工头为另一极。通电后加入电解液,加工头作微量进给,利用电化学原理去除多余金属完成加工。不能用于去除加工件的毛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机系统完善,电源采用高精度三相可控直流稳压电源,采用可编程序微机控制,主机为全防腐性,电解液系统配有供液、温度控制、过滤装置,并附有清洗防腐系统和独立的离心过滤系统,功能齐全、生产效率高、价格便宜的专门去毛刺设备。配备不同的电极夹具便可去除气动、液动阀、泵体、转子、齿轮及零件内交叉孔、窄缝、窄槽等整个金属零件因金属切削加工而产生的毛刺,并将去除毛刺棱边光整精修加工为光滑圆弧。也可用于油泵、油嘴等零件盛油槽及直槽的成型加工,以及轴类件内腔的扩孔与抛光等,更可用于热处理后大批量精加工。使用非线性电解液对设备和人体无害。
为了解决上述任务,结合附


图1,主机示意图;图2,电极与夹具示意图;图3,气动原理图;图4,电解液系统原理图;图5,电解液温控系统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化学去毛刺设备由主机、电解液系统、电源及控制系统、清洗防锈系统四大部分组成。主机为组合积木式结构,主机含床身1(兼作电解液槽)、上面有固定在床身承压板2上的双立柱4、下底板3、上底板6组成的框架,框架上部安装有气动箱7,箱中的双向可调缓冲气缸活塞8轴作为主轴,连接活动横梁5,带动活动横梁沿双立柱上下运动,活动横梁下面安装过渡压板10及导电接头,框架下底板3上安装夹具电极12,与电源负极相接,实现电极的导电通液作用,后挡板14上装有加工电源输出线的引线装置,活动横梁四侧装有小挡板9,气动箱7对外接口通气源24,内装气源处理三大件25,接入双电控电磁阀26,再通入双向可调缓冲气缸29,下行程排气口装有单向节流阀28,后面装有消声器27。
电解液系统,电解液经滤板31,由液下泵30抽出,经过滤器32后分两路,一回路通过回液电磁阀33回到液槽36,另一路经进液电磁阀34后分两支路进入加工区35,最后仍回到液槽,进回液电磁阀由机床电气程序控制,实现加工过程中电解液供给的自动循环。
过滤器32壳体为塑料件,内含精密长效过滤纸芯,该纸芯浸有硅藻土树脂,能将电解产物过滤沉积,其压力显示产生沉积程度。电解液温度控制装置含温控仪38,传感器37、电加热器39、冷却水电磁阀40、冷却水热交换器42。温控仪置于电源控制箱上,传感器置于液槽盖板上,电热器和热交换器均在液槽内,冷却水进水口通自来水,冷却水出口43通下水道。温控仪及有关电器实现对电加热器及冷却水电磁阀的自动控制,保证液槽内电解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清洗防锈装置由三个单槽构成的组合槽及四只物料箱组成,该装置用于加工件的后处理。
电源和控制系统是由可控直流稳压电源、机电控制和程序控制等组成。可控直流稳压电源采用三相半控桥式整流,由三相交流接触器电流互感器、熔断器、整流变压器、可控硅整流器、触发器、过流保护器组成。机电控制由开关、熔断器、继电器、接触器、按扭、控制变压器等组成。主要完成向控制系统、整流系统输送能量,执行对机床电源供电、供液、气缸上下运动的单独控制及电解液温度的自动控制。
程序控制器是对机床加工过程中的各授控部分,电源、进回液电磁阀、决定气缸运动方向的电磁气阀、以时间为基量完成各自的″闭合″和″断开″,按设定程序实现工作循环。
机床电源和控制系统所有部件均装在电源控制箱内,箱体的前面上部是面板,机电控制的操作部分、指示部分都装在此面板上,面板后面是可控硅整流器,在它的下面是控制箱、可控硅整流器的触发系统及机床的程序控制器都装在控制箱内,控制箱下面是可开闭的门,箱体的顶部装有通风用的风扇机柜,箱体底部安装整流变压器,箱体后面是门。
本发明电化学去毛刺设备,按用户要求配备去毛刺工件或成型加工工件专用夹具电极,采用固定式阴极结构,安装在下底板3上。夹具电极12是由夹具基体13内孔中放置的电极20、导电板23用螺钉22固定在电极上,夹具基体上面装有前后挡板14、左右挡板16,将工件定位,机床压板10上的导电板及导电杆压在工件15上,实现工件阴极供电并夹紧,夹具基体内孔与电极内电解液孔道19相通,电极外非加工面上有绝缘保护套21,电解液从夹具体内孔流入通过电极孔道19,从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流出。该设备在工艺方面采用非线性电解液,对设备和人体无害。
现以DK3722型电化学去毛刺设备作为实施例主机外形尺寸长×宽×高(mm)1040×940×2100床身高度(mm)1020活塞轴行程(mm)250工作台面长×宽(mm)350×220双立柱中心距(mm)450框架最大间距(mm)750活动横梁和工作台面最大间距(mm)500承压板长×宽(mm)600×220加工区槽长×宽(mm)1000×450电解液槽容积(L)600液下泵最大流量(L/min)200液下泵最大压力(Pa)2×105液下泵功率(KW)1.5电加热器(KW)3;2只220V
电解液温度显示调节范围(℃)0-100冷却水电磁阀电压(V)220气源工作压力(Pa) 4×105-6×105压缩空气流量(m3/min)不大于0.01电源控制箱外形长×宽×高(mm)600×800×1950电源额定电流(A)300电源额定电压(V)24电源电压调节范围(V)6-30电源进线380V、50Hz三相四线控制电源进线220V、50Hz电源定时开关(S)0-99总电容量(KW)7.5操作与调整第一步电源调整。先接通控制电源开关,然后将自动-手动转换开关置于手动,如需调整可控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指定值,按下主回路接通按钮,可见电压表显示有直流电压输出,调节电位器旋钮即可改变输出电压大小。
第二步主轴上下调整。接第一步,关断主回路,自动-手动转换开关仍置手动,气源管路接好,压力指示正常,可拨动气缸上下钮子开关,此时主轴可上下运动。
第三步电解液供液调整。接第二步,主轴在上位置时,将夹具电极安装好并放好工位的工件,然后将主轴下行,压紧工件,此时,先打开回液电磁阀,然后按液下泵接通按扭,电解液则经液下泵及回液电磁阀回到液槽中。如无电解液抽出则应关断液下泵电机,检查电机转动方向是否正确以及管路滤板等是否发生故障。如有电解液抽出,可开启进液电磁阀,则电解液经夹具电极流入加工区。此时工作台前面的小挡板及活动横梁上的挡板一定要装好,以防电解液溅出,在正常加工时回液电磁阀应关闭。
第四步程序加工。完成上述调整后,即可进行程序加工试运行,仍将控制电源开关接通,回液电磁阀打开,液下泵接通,主轴置上位置,数码盘设定好加工时间,启动程序加工按钮,则整个设备按程序进行加工过程。主轴下行→进液电磁阀开→回液电磁阀关→电源供电→电源断电→回液电磁阀开→进液电磁阀关→主轴上面。
铝合金阀体交叉孔去毛刺典型工艺参数如下电解液15% NaNO3水溶液电解液温度25-30℃加工电源电压12-15V加工时间30±10S本发明电化学去毛刺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主机零部件采用不锈钢和聚丙烯材料,防腐蚀,寿命长。
2、现有的振动去毛刺,仅适应于某些中小零件的外形毛刺,对于内腔、交叉孔、窄缝、窄槽的毛刺不能去除,效率低、噪声大。本发明的电化学去毛刺设备配备需去毛刺工件的专用电极夹具,便可去除整个金属机械另件因金属切削加工而产生的毛刺。毛刺去除彻底、去除毛刺部位粗糙度低、可形成光滑园弧或倒角均匀,其它精加工面不受损伤,零件不变形,物理、化学性能均不发生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电化学去毛刺设备,由主机、电解液系统、电源及控制系统、清洗防锈系统组成,其特征是主机为组合积木式结构,主机含床身1(兼作电解液槽)、上面有固定在床身承压板2上的双立柱4、下底板3、上底板6组成的框架,框架上部安装有气动箱7、箱中的双向可调缓冲气缸活塞轴8作为主轴,连接活动横梁5,其下面安装过渡压板10及导电接头,框架下底板3上安装夹具电极12。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化学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夹具电极12是由夹具基体13内孔中放置的电极20、导电板23用螺钉22固定在电极上,夹具基体上面装有前后挡板14,左右挡板16,夹具基体内孔与电极内电解液孔道19相通,电极外非加工面有绝缘套组成。
专利摘要电化学去毛刺设备,属于利用电化学原理去除工件多余金属的电化学加工设备,配备不同的电极夹具可去除气动、液动阀、泵体、转子、齿轮及零件内部交叉孔、窄缝、窄槽等整个金属机械零件因金属切削加工而产生的毛刺,并将去毛刺棱边光整、精修加工为光滑圆弧,也可用于油泵、油嘴等零件盛油槽及直槽的成型加工以及轴类内腔的扩孔与抛光等。更可用于热处理后大批量精加工,使用非线性电解液对设备和人身无害。
文档编号B23K9/02GK2053127SQ89205578
公开日1990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28日
发明者候中一, 陈玉洲, 冯延安 申请人:淄博电加工机床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