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气割、气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397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氢氧气割、气焊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火焰的切割、气焊,尤其是属于采用氢氧混合气的气割、气焊机。
背景技术
中多采用乙炔和氧气混合气作气焊和切割的燃料,但它们存在着对环境的污染,有害人体健康,且不安全。经检索中国专利有专利申请号为91214913.2氢氧焰焊割机、88209333.9氢氧焊接机和87212134水解氢氧火焰气焊装置等专利申请它们均提供了用氢氧混合气进行气割、气焊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电能消耗少,电解效率高等特点,但存在着产气量不足,难以长时间使用等问题,更不足之处在于这些设备难以切割原钢板,通常需加汽油为助燃剂方可进行厚板切割,而添加汽油为助燃剂具有危险性,安全性能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多级气液分离器及冷却系统的且具有体积小结构合理的氢氧焊接机,使得达到产气量充足,无需添加任何助燃剂和能长时间稳定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变压器1,整流二极管10,氢氧电解桶2及回火防止器9所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氢氧电解桶2与一级汽液分离器3相连,一级汽液分离器3通过管道15与二级汽液分离器4相连,二级汽液分离器4通过冷却装置与三级汽液分离器6相连,三级汽液分离器6通过洁气筒7与储气罐8相连,储气罐8与回火防止器9相连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①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汽液分离器及冷却装置,因此保证产出的气体干燥、洁净且温度达到指定要求,所以能保证长期稳定使用。②本实用新型中在汽液分离器,储气罐等众多地方均使用了安全阀,保证了该设备的安全使用,不会发生因压力太大而引起的爆炸事故。③本实用新型由于氢氧电解桶中电极片采用圆形环状因此它比一般电极片具有更大的产气量,足以满足气割、气焊机对氢氧气的需要量。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图2为氢氧电解桶结构原理图图3为图2的A-A视图图4为一级汽液分离器原理图图5为二级汽液分离器原理图图6为三级汽液分离器原理图图7为洁气筒原理图图8为储气罐原理图其中1、变压器10、整流二极管11、安全阀12、安全阀座13、弹簧14、螺塞15、管道16、电源正极17、电源负极2、氢氧电解桶20、气室21、电解桶外壳22、圆形电极片23、下绝缘固定板24、上绝缘固定板241、孔25、电解桶气室26、绝缘分隔片27、正极芯28、电解液29、螺母3、一级汽液分离器31、外壳A 32、汽液分离板33、进气口A 34、出气口A 35、电解液回收口A 4、二级汽液分离器41、外壳B 42、圆形气液分离板43、进气口B 44、出气口B 45、电解液回收口B 5、冷却盘管51、冷却风扇6、三级汽液分离器61、外壳C 62、吸气管63、隔层圈64、吸气口65、出气C 66、进气口C 67、电解液回收口C 7、洁气筒71、外壳D 72、进气口D 73、吸水剂74、进气管道75、水下出气口76、水77、放水78、加水管79、出气口D 8、储气罐81、外壳E 82、干燥剂83、进气口E 84、放水口E 85、出气口E 9、回火防止器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源经变压器1变压后进入整流二极管10,经整流后通过电源正极16、负极17进入氢氧电解桶2,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氢氧电解桶2为了能产生足够的氢氧气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电解桶外壳21内装有正极芯27,在上绝缘固定板24和下绝缘固定板23之间用螺母29固定有若干圈圆形电极片22,每一圆形电极片22之间均用若干块绝缘分隔片26相分开,并且每一圆形电极片22间相互距离为2-12毫米,在上绝缘固定板24上开有若干个孔241,在孔241上方为电解桶气室25,高度为50-80毫米,在电解桶气室25上开有气室口20,当电解桶通电后,电解液进行电解使得氢氧电解桶2内产生氢氧混合气,通过如图4所示与电解桶气室25上开的气室口20相连的进气口A 33进入一级汽液分离器3,一级汽液分离器3是由在外壳A31内制有汽液分离板32(以阻拦进入气液分离器中含有的过多水份),外壳A31外部开有进气口A33、出气口A34,外壳A31上方装有安全阀11所组成。经一级汽液分离器3后氢氧混合气从出气口A34经管道15输往如图5所示二级汽液分离器4外壳B41上的进气口B43,经圆形汽液分离板42后从出气口B44,经冷却装置后到三级气液分离器6中的进气口C66。其中冷却装置是由冷却盘管5和冷却风扇51所组成,它起到对混合气进行冷却使之达到所需要求的目的,即达到室温。如图6所示,三级汽液分离器6是由在外壳C61内制有隔层圈63,使从进气口C66来的气体通过隔层圈63中的吸气口64后再通过吸气管62从出气口C65输出到洁气筒7,之所以采用隔层圈63是为了使气体中的杂质和水蒸汽能尽快凝结。本实用新型中在一级汽液分离器3、二级汽液分离器4和三级汽液分离器6中均开有电解液回收口A35、电解液回收口B45和电解液回收口C67。如图7所示洁气筒7是将从三级汽液分离器6输出的混合气体从外壳D71上开的进气口D72进入并通过进气管道74到水下出气口75,水下出气口75是置于洁气筒7中水76的下方,这样排出的气体即除去了一些杂质,然后将除去杂质的气体经吸水剂73吸水后从出气口D79输往储气罐,在洁气筒7上还制有加水管78,用于对洁气筒7加水,还制有放水口77,用于放出多余的脱水后留下的水份。从洁气筒7中输出的气体从如图8所示的进气口E83进入储气罐8,经干燥剂82干燥后从出气口E85输往回火防止器9到电焊、气割装置,在储气罐8上还开有放水口E84。本实用新型中在一级汽液分离器3,洁气筒7和储气罐8上均装有安全阀11,安全阀11是由在安全阀座12上装有弹簧13,弹簧13上旋有螺塞14用以调整安全阀11以达到所需安全压力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380V电源通过变压器降压后经整流二极管,将交流电源变为直流电源后进入氢氧电解桶进行电解,产生氢氧混合气体,氢氧混合气体中带有大量电解液泡沫,通过一、二、三级汽液分离器和冷却装置消除泡沫及气、液分离后得到干燥的氢氧混合气体,然后混合气体通过洁气筒进行净化及吸水剂吸水处理后再输入到储气罐,储气罐中装有干燥剂再次消除混合气体中的水份,然后将储气罐中的气体经回火防止器输送到电焊、气割中去进行工作。
权利要求1.氢氧气割、气焊机,它是由变压器(1)、整流二极管(10)、氢氧电解桶(2)及回火防止器(9)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氢氧电解桶(2)与一级汽液分离器(3)相连,一级汽液分离器(3)通过管道(15)与二级汽液分离器(4)相连,二级汽液分离器(4)通过冷却装置与三级汽液分离器(6)相连,三级汽液分离器(6)通过洁气筒(7)与储气罐(8)相连,储气罐(8)与回火防止器(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割、气焊机,其特征在于氢氧电解桶(2)是由在电解桶外壳(21)内装有正极芯(27),在上绝缘固定板(24)和下绝缘固定板(23)之间用螺母(29)固定有若干圈圆形电极片(22),每一圆形电极片(22)之间用若干块绝缘分隔片(26)相分开,并且每一圆形电极片(22)间相互距离为2-12毫米;在上绝缘固定板(24)上开有若干个孔(241),孔(241)的上方为电解桶气室(25),高度为50-80毫米,电解桶气室(25)上开有气室口(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割、气焊机,其特征在于一级汽液分离器(3)是由在外壳A(31)内制有汽液分离板(32),外壳A(31)外部开有进气口A(33)、出气口A(34)和电解液回收口A(35),外壳A(31)上方装有安全阀(11)所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割、气焊机,其特征在于二级汽液分离器(4)是由在外壳B(41)内制有圆形汽液分离板(42),外壳B(41)外部开有进气口B(43)、出气口B(44)和电解液回收口B(45)所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割、气焊机,其特征在于三级汽液分离器(6)是由在外壳C(61)内制有隔层圈(63),隔层圈(63)内制有吸气管(62),吸气管(62)一端为吸气口(64)、另一端为出气口C(65),外壳C(61)外部开有进气口C(66)和电解液回收口C(67)所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割、气焊机,其特征在于洁气筒(7)是由在外壳D(71)上制有进气口D(72)、放水口D(77)、加水管(78)和出气口D(79),其中进气口D(72)通过进气管道(74)到水下出气口(75),水下出气口(75)是置于水(76)之下;外壳D(71)内装有吸水剂(73),外壳D(71)上方装有安全阀(11)所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割、气焊机,其特征在于储气罐(8)是由在外壳E(81)上制有进气口E(83)、放水口E(84),出气口E(85),外壳E(81)内装有干燥剂(82),外壳E(81)上方装有安全阀(11)所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气割、气焊机,其特征在于安全阀(11)是由安全阀座(12)上装有弹簧(13),弹簧(13)上旋有螺塞(14)所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割、气焊机,其特征在于冷却装置是由冷却盘管(5)和冷却风扇(51)所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氧气割、气焊机,它涉及气体水焰的切割、气焊,尤其是属于采用氢氧混合气的气割、气焊机。它是由变压器(1),整流二极管(10),氢氧电解桶(2)及回火防止器(9)所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氢氧电解桶(2)与一级汽液分离器(3)相连,一级汽液分离器(3)通过管道(15)与二级汽液分离器(4)相连,二级汽液分离器(4)通过冷却装置与三级汽液分离器(6)相连,三级汽液分离器(6)通过洁气筒(7)与储气罐(8)相连,储气罐(8)与回火防止器(9)相连所组成。
文档编号B23K5/00GK2254387SQ9522982
公开日1997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9日
发明者张美英 申请人:张美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