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磨削精度及冷轧电工钢边降控制的工作辊辊形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1445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兼顾磨削精度及冷轧电工钢边降控制的工作辊辊形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冶金机械及自动化、乳制技术。具体指一种兼顾磨削精度和效率的冷 轧电工钢高精度边降控制工作辊辊形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板形是板带产品的最重要质量指标之一,板形控制技术及工艺也成为板带轧机的 最具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组成部分。冷轧电工钢片作为高效节能、用量大的优秀软磁功能 材料,是我国钢铁工业品种结构调整的重点。国内企业冷轧电工钢边降控制水平与国际先 进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并且经常出现因边降而引发的大规模板形质量异议。因此,进行 电工钢边降控制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0003] 边降(Edge Drop)可定义为在轧制过程中距离带钢边部一定尺寸的区域内,带钢 在厚度方向上的减少量。带钢断面形状虽然很不规则,但是均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中心 区、边降区、骤减区,如图2所示。一般可定义骤减区在距边部约5?25mm处,边降区在距 边部约25?IOOmm处,其余为中心区。
[0004] 边降是带钢轧制过程中轧机辊系弹性变形和带钢金属三维弹塑性变形共同造成 的结果。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0005] 1)由于轧制过程中工作辊发生弹性压扁,而工作辊在轧件边部的压扁量明显小于 在中部的压扁量,相应地轧件产生边降;2)由于自由表面的影响,板带边部金属和内部金 属的流动规律不同,带钢边部金属相对容易向带钢宽度方向的外侧流动;3)支持辊和工作 辊或中间辊与工作辊之间存在有害接触区,使工作辊发生多余的弯曲;4)冷轧原料带钢本 身就带有较大的边降。
[0006] 近年来随着板形控制技术的发展,边降的控制手段多样化,相继涌现出单锥度工 作辊、EDC冷却技术、EDC工作辊、工作辊窜辊和交叉等多种控制技术。在辊形方面,主要集 中在锥度辊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已有成果中各辊形曲线的可调参数较少,对带 钢边降的多样性适应程度较小,并且设计出的辊形没有考虑轧辊下机后的磨削问题,尤其 对于宽规格轧机轧制窄规格电工钢时轧辊的锥度段较长,乳辊的磨削精度和效率低等问题 更加突出。
[0007] 由于边降控制作用段为锥形,随着锥形曲线磨削的进行,砂轮外缘不再是平行轧 辊辊面方向而是有一定的角度,然而磨床控制系统对砂轮外缘形状变化造成的轧辊磨削精 度下降没有补偿措施,最终辊形曲线的磨削精度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为保证辊形曲线 的磨削精度,磨床会对辊形进行在线监控,当磨削后的辊形与目标辊形偏差超过允许值时, 磨床会对工作辊再次磨削,直至辊形曲线达到目标辊形所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因此,辊形曲 线磨削精度的下降又导致工作辊磨削时间和磨削量增加,磨削效率降低。综上,常规边降控 制辊辊形曲线在磨削时,辊形精度和磨削效率都比较低,严重影响冷轧的产品质量和连续 化生产,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
[0008] 文献1 (宽带钢冷连轧机边降控制支持辊辊形研究,2008,中南大学学报)研究了 工作辊/变接触支持辊辊形一体化模型,研究整个辊系对边降的影响,没有涉及边降控制 方法;文献2 (UCM冷连轧机硅钢边降控制技术,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在辊形端部采用六次 曲线形成锥度辊以解决带钢边降;文献3 (UCMW轧机正弦函数形单锥度工作辊边降控制, 2009,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在辊形端部采用正弦曲线以解决带钢边降,但文献3中设计的辊 形曲线所含参数较少,不足以应对实际生产中边降的位置及程度在较大范围内的变化时辊 形曲线设计的灵活性要求,以上技术都没有考虑边降控制工作辊辊形磨削精度和效率等与 生产息息相关的关键问题。
[0009] 从检索到的文献看,尚未检索到在冷轧中采用工作辊辊形技术兼顾工作辊磨削精 度和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冷轧电工钢边降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10]目前冷轧电工钢生产载体多为六辊轧机,工作辊辊形多为平辊,除少数的UCMW机 组外多不具备边降控制能力。电工钢生产过程中,一个换辊周期内轧制的品种和规格较为 单一,为通过辊形技术控制边降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契机。本发明旨在开发一种特殊的工作 辊辊形技术,其目的是兼顾工作辊磨削精度和效率的同时进行冷轧电工钢边降控制,补偿 由于设备和原料固有问题带来的板形不良,丰富冷轧电工钢板形控制手段,提高冷轧电工 钢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0011] 带钢边降如图2所示,带钢厚度在距离边部IOOmm处开始出现减薄,25_处出现骤 减量。采用辊形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辊形补偿辊系变形和轧辊压扁造成的带钢边部局部 压下量过大,同时减小工作辊与中间辊或支承辊的有害接触区。带钢边降可以通过弯辊、窜 辊、辊形加以改善,但是弯辊和窜辊主要作用是控制带钢整个宽度上的板形,其对边降控制 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辊形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实际生产中多采用带锥度的工作辊 进行边降控制。
[0012] 带边降控制的工作辊磨削过程中,当磨床的砂轮磨削到锥度区域时,砂轮的形状 也会随着锥度段发生变化而出现偏磨损,导致砂轮外缘形状异常,最终会降低磨削后辊形 曲线精度和磨削效率,这是锥度辊磨削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尤其对于轧辊辊面长度比 带钢宽度大较多时,锥形段长度更长,辊径差更大,砂轮的偏磨损导致的辊形磨削精度和磨 削效率更加低下,严重时磨床不得不采用重复磨削保证辊形磨削质量。
[0013] 本发明中第一平辊段是带钢中部与轧辊接触段,指数曲线辊形段的作用机理主要 是控制带钢的边降;一次直线段的作用在于防止在弯辊力作用下工作辊和中间辊在指数曲 线段末端接触造成轧辊辊面的接触应力集中而损伤辊面;第二平辊段的作用在于简化工作 辊磨削过程,提高工作辊磨削精度和效率。
[0014] 本发明中第一平辊段为平辊,其辊形高度为辊形的基准,辊形方程表示如下:
[0015] y0(x) = a1;
[0016] 由于第一平辊段是整个辊形的基准,一般可取a1= 0。
[0017] 边降控制段采用指数函数曲线,辊形曲线方程如下:
[0018]
【主权项】
1. 一种兼顾磨削精度及冷轧电工钢边降控制的工作辊辊形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 作辊辊形采用分段函数表示,所述工作辊自轧辊的一端至另一端方向包括第一平辊段、指 数函数曲线段、一次直线段及第二平辊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顾磨削精度及冷轧电工钢边降控制的工作辊辊形技 术,其特征在于,自工作辊的一端至另一端方向的辊形以分段函数表示如下:
x为以工作辊中心点为原点的工作辊横向坐标,y(x)为工作辊的高度纵向坐标,XQ-Xi为第一平辊段,XfX2为指数函数曲线段,X2-X3S-次直线段,X 3-X4为第二平辊段,其中 为工作辊辊面左端点坐标,&为工作辊第一平辊段与指数曲线段交点横坐标,乂 2为指数曲 线段与一次直线段交点横坐标,X3为一次直线段末端横坐标,X4为工作辊辊面右端点横坐 ,所述bi、ba、bg、bpCi、£12为参数,1 0 ; 其中系数bi?b4需满足如下方程组:
a:为第一平辊段的辊形高度,H。为指数曲线段高度,35ym彡H。彡55ym;L。为工作辊 辊面长度,由设备尺寸决定,U为带钢边降控制区范围,80_彡110mm,L2为一次直线 段在x轴上投影长度,L3S第二平辊段在x轴上投影长度,L3=L"2-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顾磨削精度及冷轧电工钢边降控制的工作辊辊形技 术,其特征在于,第一平辊段、指数曲线段、一次直线段每次轧辊下机后都要进行磨削,第二 平辊段只有当一次直线段和平辊段二在X3点处辊径差小于最小允许值时才进行一次磨削,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兼顾磨削精度和效率的冷轧电工钢高精度边降控制工作辊辊形技术,本发明采用分段辊形函数方法,形成特殊的冷轧工作辊辊形曲线,辊形曲线中指数函数曲线的系数根据带钢边降的情况进行设计;一次直线为指数曲线段外平滑过渡段,防止弯辊力作用下工作辊和中间辊在指数曲线段外侧接触造成的辊间应力集中;平辊段有两处,第一平辊段为工作辊辊面与带钢主体部分接触段,第二平辊段在工作辊辊面端部,目的为提高工作辊磨削精度与效率。各段曲线函数确定后进行分段表示。通过本发明提及的工作辊辊形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冷轧带钢边降控制水平,提升轧辊磨削精度和效率的同时降低辊耗,降低冷轧电工钢生产成本。
【IPC分类】B21B27-02
【公开号】CN104607468
【申请号】CN201510020629
【发明人】孙文权, 何安瑞, 郝溥俊, 邵健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