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机械式牛头刨床主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8022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新型机械式牛头刨床主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属于机构学与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机械式牛头刨床主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
[0002]牛头刨床可应用于水平面、垂直面、斜面、直槽、V型槽、燕尾槽及直母线成型面等面的刨削加工,因此在机械制造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加工表面的质量,要求滑枕应为匀速运动,但机械式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机构一般采用摆动导杆机构和摆杆滑块机构串联而成的组合机构,刨刀刨削加工时的主运动为非匀速运动,为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带来了困难。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一些学者所提出的机构主动控制方法,即采用可控的伺服电机取代普通电机作为机构的执行元件。因伺服电机具有可控性,可通过主动控制的方式,对机构末端速度进行控制,达到所需的速度要求。
[0004]但相对于普通功率电机,小功率伺服电机的功率较小,难于提供金属加工机床主运动的工作功率需求,而大功率伺服电机的价格又非常昂贵。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一些厂家和学者采用将多个小功率伺服电机并联的方法,作为机床主运动机构的输入。但由于机械式刨床主运动机构本身为单自由度机构,而单自由度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机为一。这就要求多个并联的小功率伺服电机必须满足输入同步,否则将引起运动干涉,严重时甚至会损坏伺服电机和刨床。而要求多个伺服电机严格同步输入,无疑将增大控制难度。

【发明内容】

:
[0006]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机械式牛头刨床主运动机构,其具有可控性、柔性化、智能化的优点。
[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新型机械式牛头刨床主运动机构,其利用一个连杆将一个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与末端滑枕相连接。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含二个相同运动支链,每一支链均含有两个连杆。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的所有连杆长度相等,各连杆间通过转动副相连接。每一个支链由一个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位于机架处,利用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将二个伺服电机的输入传递、合成并转化为末端滑枕的单一大功率输出。由于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本身具有机械协调功能,可消除二组伺服电机输入误差引起的运动干涉,降低控制难度。
【附图说明】
:
[0008]图1为新型机械式牛头刨床主运动机构简图。
[0009]图1中,I为机架,2-6为杆,7为滑枕,8-12为转动副。【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1所示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11]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刨床主运动机构的末端滑枕7通过杆6与一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的相连,所述滑枕7为机构整体的末端输出构件。所述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含有二条相同的运动支链,杆2和杆3组成第一运动支链,杆2与机架I通过转动副8相连接,杆2和杆3通过转动副11相连接;杆4和杆5组成第二运动支链,杆5与机架I通过转动副8相连接,杆5与杆4通过转动副9相连接。所述两条相同的运动支链通过转动副10相并联,所述杆2、杆3、杆4和杆5长度相同。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通过转动副10与杆6相连接,杆6通过转动副12与滑枕7相连接,滑枕7与机架I为移动副连接。所述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每一支链均为伺服电机驱动,每一支链的伺服电机均安装在转动副8处。所述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将所述二条运动支链伺服电机的输入传递、合成并转化为滑枕7的大功率单一输出,实现大功率刨削加工作业任务。所述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本身具有机械协调功能,可消除二组伺服电机输入误差引起的运动干涉,降低控制难度。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机械式牛头刨床主运动机构,其特征是:通过一个连杆连接机械式牛头刨床滑枕和一个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所述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由二条相同的运动支链构成,所述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的各个连杆长度相等,所述每一支链均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新型机械式牛头刨床主运动机构的滑枕与机架为移动副连接,其余各杆之间均为转动副连接;所述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将二组伺服电机的输入传递、合成并转化为滑枕的单一大功率输出,实现刨床的刨削作业任务;所述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具有机械协调功能,可消除二组伺服电机输入误差引起的运动干涉,降低控制难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机构学与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机械式牛头刨床主运动机构。其特征是:通过一个连杆将刨床主运动机构的滑枕与一个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相联接,该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由二条相同的运动支链构成,所述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各连杆长度相同,每一支链均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将二组伺服电机的输入传递、合成并转化为刨床主运动机构滑枕的单一大功率输出。所述平面二自由度并联菱形机构具有机械协调功能,能消除二组伺服电机输入误差引起的运动干涉,降低控制难度。本发明具有可控性、柔性化、智能化的优点。
【IPC分类】B23D7/10, B23D7/00
【公开号】CN105149672
【申请号】CN201510704932
【发明人】王冰, 韩伟娜, 杨墨
【申请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