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36507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且固定外螺旋风管的放置部、用于将内螺旋风管推送到外螺旋风管内的推进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对沿外螺旋风管轴向滑移的支撑组件以及驱动一对支撑组件相对滑移以支撑托起内螺旋风管的第一驱动件,两个支撑组件对内螺旋风管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内螺旋风管的轴线与外螺旋风管的轴线始终保持共线,两个支撑组件可背对滑移,远离内螺旋风管,避免支撑组件对内螺旋风管的穿入造成干扰,从而使内螺旋风管顺利推送到外螺旋风管内,装配起来更加顺利、高效。
【专利说明】
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风管加工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0002]螺旋风管是用金属带料卷制成螺旋形咬缝的薄壁管,圆形,无焊接,不漏气、不漏水,多用于送风和散装物料输送,生活中,螺旋风管应用最广泛的是中央空调的管道,这种管道一般通过相互套设的螺旋外管和螺旋内管,采用人工的当时在内管的外管壁上卷绕贴合保温棉,然后将螺旋内管安装到螺旋外管的内管壁上,形成双层保温螺旋风管,在为中央空调送冷风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在专利申请号为“201210578842.6”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装配双层保温螺旋风管的装置,分为机架、大口径螺旋风管支撑装置、驱动系统、推进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机架左端中心位置焊接有一块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挡板,用于顶住大口径螺旋风管的一端,右端连接于控制装置,将外螺旋风管放置于大口径螺旋风管支撑装置上,其中外螺旋风管的一端顶在长方形挡板上,然后将已包覆好岩棉的内螺旋风管一端套入外螺旋风管中,启动推进装置直至顶到内螺旋风管的另一端,根据推进装置上内螺旋风管支撑板的高度调节大口径螺旋风管支撑装置的高度,使其在同一水平线上,最后再启动推进装置直至整个包覆好岩棉的内螺旋风管套入外螺旋风管中。
[0004]但是,上述这种装配双层保温螺旋风管的装置以及现有的大多数装配双层保温螺旋风管的装置,在装配时,将外螺旋风管放置于大口径螺旋风管支撑装置上,将内螺旋风管一端套入外螺旋风管中,通过推进装置将内螺旋风管向外螺旋风管内推送,在推送的过程中,由于内螺旋风管处于被架空的状态,内螺旋风管的自身重量会导致内螺旋风管的移动产生向下偏移的现象,内螺旋风管的轴线与外螺旋风管的轴线无法共线,给内螺旋风管的安装带来了一定的阻力,甚至导致内螺旋风管无法在外螺旋风管内滑移,大大影响了双层螺旋风管装配的进度。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起来比较顺畅、高效的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
[000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且固定外螺旋风管的放置部、用于将内螺旋风管推送到外螺旋风管内的推进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对沿外螺旋风管轴向滑移的支撑组件以及驱动一对支撑组件相对滑移以支撑托起内螺旋风管的第一驱动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螺旋风管放置在放置部上,并且通过放置部对外螺旋风管进行固定,通过推进装置将卷绕有保温棉的内螺旋风管推送到外螺旋风管内,在准备推送时,第一驱动件工作,使得两个支撑组件相对移动至与内螺旋风管接触的位置,此时,两个支撑组件对内螺旋风管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内螺旋风管的轴线与外螺旋风管的轴线始终保持共线,并且,在内外螺旋风管装配的过程中,支撑组件随着内螺旋风管一起进行滑移运动,待内螺旋风管与支撑组件接触的部分快要接触到外螺旋风管时,两个支撑组件可背对滑移,远离内螺旋风管,避免支撑组件对内螺旋风管的穿入造成干扰,从而使内螺旋风管顺利推送到外螺旋风管内,装配起来更加顺利、高效。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推进装置上设置有用于紧固内螺旋风管且驱动内螺旋风管自转的紧固机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机构将内螺旋风管固定,方便推进装置对内螺旋风管的推送,推送起来更加的稳定,同时,紧固机构可带动螺旋风管自转,由于推送装置给内螺旋风管一个轴向上的推力,在内螺旋风管穿入过程中受到轴线上的阻力时,容易导致内螺旋风管无法继续穿入,甚至导致内螺旋风管的变形,因此,通过紧固机构和推进装置,使得内螺旋风管螺旋式的转动穿入到外螺旋风管内,分解内螺旋风管受到的轴向阻力,使内螺旋风管进入到外螺旋风管内更加的省力、快捷。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放置部包括有与外螺旋风管外壁贴合的放置架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端与放置架转动连接,所述放置架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环的另一端下压固定在放置架上的气动组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螺旋风管放到放置架上,将固定环转动套在外螺旋风管上,通过气动组件下压固定环非转动连接的一端,从而将外螺旋风管下压固定在放置架上,对外螺旋风管起到自动固定的作用,节省了一定的人力,且操作效率得到提高。
[0012]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限制一对支撑组件相对滑移行程的限位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限制支撑架的滑移行程,从而使两个支撑组件之间的间距不会太小,保证将内螺旋风管放置到两个支撑组件上时,两个支撑组件能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内螺旋风管的穿入装配过程比较稳定。
[0014]进一步地,每一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以及与内螺旋风管轴线相平行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螺旋风管在转动辊上进行转动,内螺旋风管的自转,会带动转动辊的转动,通过转动辊的设置,可减少内螺旋风管转动时与支撑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提高了内螺旋风管自转的顺畅度,同时也减少了内螺旋风管受到的滚动摩擦。
[001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外螺旋风管边沿抵触以使一对支撑组件背对滑移的导向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件为圆锥体,内螺旋风管和第一滑移座继续向外螺旋风管靠近,导向件先与外螺旋风管的端部边沿接触,由于外螺旋风管的直径大于内螺旋风管的直径,随着圆锥体的圆锥面与外螺旋风管的边沿接触,外螺旋风管给圆锥体一个径向向外的抵接力,使得两个相对的圆锥体相互远离,从而带动两个支撑架相互远离,从而避免转动辊接触到外螺旋风管的边沿,保障了外螺旋风管的装配质量,减少不良品率。
[0018]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放置支撑组件的第一滑移座、沿外螺旋风管轴线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滑移座滑移连接的导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移座在导轨上滑移,导轨对第一滑移座的滑移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第一滑移座在滑移过程中产生偏向,从而使第一滑移座的滑移更稳定、准确。
[0020]进一步地,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膨胀夹头和驱动膨胀夹头自转的第二驱动件,所述膨胀夹头上套设有用于限制膨胀夹头膨胀的弹性套环,所述弹性套环的外环壁与内螺旋风管的内管壁贴合。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套环的外环壁与内螺旋风管的内管壁充分贴合在一起,通过弹性套环的设置,使内螺旋风管端部的管壁厚度增厚,同时,弹性套环能抵消掉部分膨胀力,从而避免内螺旋风管与膨胀夹头直接接触被膨胀夹头的膨胀力撑坏,保障了内螺旋风管的装配质量。
[0022]进一步地,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有安装放置紧固机构的第二滑移座以及驱动第二滑移座沿导轨长度方向滑移的推进动力件。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进动力件工作,推动第二滑移座在导轨长度方向上滑移,通过第二滑移座带动紧固机构水平滑移,从而使紧固机构上的内螺旋风管能够靠近或者远离外螺旋风管,紧固机构和推进装置的配合,实现了内螺旋风管螺旋式穿入到外螺旋风管内,大大提高了装配的顺畅度。
[0024]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啮齿,所述推进动力件包括有齿轮和驱动齿轮与啮齿啮合的推进电机。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进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不停的与啮齿进行啮合,实现齿轮传动,从而带动第二滑移座在机架上沿着导轨的方向进行滑移,齿轮和啮齿的传动方式,使第二滑移座的滑移更加稳定、顺利。
[0026]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两个支撑组件对内螺旋风管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内螺旋风管的轴线与外螺旋风管的轴线始终保持共线,两个支撑组件可背对滑移,远离内螺旋风管,避免支撑组件对内螺旋风管的穿入造成干扰,从而使内螺旋风管顺利推送到外螺旋风管内,装配起来更加顺利、高效;2、弹性套环能抵消掉部分膨胀力,从而避免内螺旋风管与膨胀夹头直接接触被膨胀夹头的膨胀力撑坏,保障了内螺旋风管的装配质量;3、紧固机构和推进装置的配合,实现了内螺旋风管螺旋式穿入到外螺旋风管内,大大提高了装配的顺畅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实施例1中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于体现内外螺旋风管的装配过程;
图2是实施例1中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支撑组件、放置部以及气动组件;
图3是支撑组件、转动轮、第一滑移座以及第一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导杆上的限位环;
图4是推进装置和紧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用于体现滚轮在机架上滚动;
图6是实施例1中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用于体现齿轮和啮齿啮入口 ο
[0028]图中,1、外螺旋风管;2、内螺旋风管;3、机架;301、延伸部;4、放置部;401、固定环;402、放置架;5、延伸板;501、U型凹口; 6、气动组件;601、压块;602、第二驱动气缸;7、放置槽;8、转轴;9、支撑组件;901、转动辊;902、支撑架;903、连接板;10、导向件;11、第一驱动件;12、导杆;13、转动轮;14、环形槽;15、第一滑移座;16、导轨;17、啮齿;18、紧固机构;1801、膨胀夹头;1802、第二驱动件;19、推进装置;1901、推进动力件;1902、第二滑移座;20、红外线传感器;21、接收孔;22、控制器;23、限位件;24、滚轮;25、齿轮;26、弹性套环;27、弹性垫片;28、弹性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1]实施例1:一种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机架3,机架3为长方体形状的架体,在机架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且固定外螺旋风管I的放置部4,放置部4包括有与外螺旋风管I外壁贴合的放置架402和固定环401,放置架402固定安装在机架3上,放置架402的上端从上向下凹陷形成有一放置槽7,放置槽7的内壁与外螺旋风管I的外管壁是贴合的,避免外螺旋风管I产生轴向上的滚动,固定环401的形状为半环体,半环体的一端与放置架402的上端面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连接的方式为转轴8连接,在放置架402上设置有转轴8,通过转轴8将固定环401的一端与放置架402固定在一起,固定环401绕着转轴8进行转动,固定环401的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有延伸板5,延伸板5上开设有U型凹口 501,U型凹口 501从延伸板5的外侧面沿固定环401的径向方向上向内凹陷形成,放置架402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环401的另一端下压固定在放置架402上的气动组件6,气动组件6包括有第二驱动气缸602和压块601,第二驱动气缸602固定设置在放置架402上,并且第二驱动气缸602的活塞杆竖直向上贯穿放置架402的上表面,将压块601固定安装在活塞杆的上端端部上,固定环401转动,与放置架402配合,将外螺旋风管I套在其中,此时,延伸板5与放置架402的上表面贴合,固定环401在转动的过程中,U型凹口501穿过活塞杆,且活塞杆位于U型凹口501内,第二驱动气缸602驱动活塞杆收缩,压块601竖直向下移动,压块601压在延伸板5上,从而将固定环401的另一端下压固定在放置架402上,实现固定环401固定在放置架402上,使外螺旋风管I得到牢固的固定。
[0032]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机架3上设置有第一滑移座15、沿外螺旋风管I轴线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滑移座15滑移连接的导轨16,第一滑移座15水平设置在机架3上,第一滑移座15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导轨16凹凸配合的滑槽,第一滑移座15通过滑槽在导轨16上滑移,同时,第一滑移座1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竖直向下的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绕着转动轴的轴线自转的转动轮13,转动轮13的外圆周壁上环绕形成有一环形槽14,支架的两侧向外延伸有延伸部301,延伸部301延伸到环形槽14内,并且与环形槽14的内壁贴合,通过延伸部301与转动轮13上环形槽14的凹凸配合,限制第一滑移座15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以提高第一滑移座15在机架3上滑移的稳定性;机架3上设置有至少一对沿外螺旋风管I轴线方向上滑移的支撑组件9、驱动一对支撑组件9相对或者背对滑移的第一驱动件11,每一个支撑组件9包括支撑架902以及与内螺旋风管2轴线相平行的转动辊901,第一滑移座15在内螺旋风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板903,两个连接板903固定安装有导杆12,导杆12垂直于第一滑移座15的水平滑移方向,两个支撑架902相对安装在导杆12上,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支撑架902固定在第一滑移座15上,另一支撑架902可沿着导杆12的长度方向上滑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1为第一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另一支撑架902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导杆12相平行,第一驱动气缸工作,活塞杆进行伸缩,带动另一支撑架902在导杆12上滑移,从而实现两个支撑架902的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相对靠近后的两个支撑架902上的转动辊901表面与内螺旋风管2的外表面接触,两个支撑架902对内螺旋风管2起到支撑的作用,导杆12上设置有限制两个支撑架902相对滑移行程的限位件23,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3为固定套设在导杆12上的限位环,限位环位于导杆12的中部,支撑架902在导杆12上向另一支撑架902滑移,滑移的支撑架902与限位环的表面抵接时,限位环限制支撑架902的滑移行程,从而使两个支撑架902之间的间距不会太小,保证将内螺旋风管2放置到转动辊901上时,两个支撑架902和转动辊901能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支撑架902上设置有与外螺旋风管I边沿抵触以使一对支撑组件9背对滑移的导向件10,导向件10的形状可以为圆锥体,也可以为圆台体,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10的形状优选为圆锥体,圆锥体轴线与转动辊901的轴线是共线的,圆锥体的底面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架902转动连接,从而使圆锥体可绕着自身的轴线转动,随着推进装置19将内螺旋风管2推送到外螺旋风管I内,第一滑移座15也向外螺旋风管I靠近,转动棍901与内螺旋风管2是接触的,因此,在支撑架902上设置有与转动辊901轴线共线的导向件10,内螺旋风管2和第一滑移座I5继续向外螺旋风管I靠近,导向件10先与外螺旋风管I的端部边沿接触,由于外螺旋风管I的直径大于内螺旋风管2的直径,随着圆锥体的圆锥面与外螺旋风管I的边沿接触,夕卜螺旋风管I给圆锥体一个径向向外的抵接力,使得两个相对的圆锥体相互远离,从而带动两个支撑架902相互远离,从而避免转动辊901接触到外螺旋风管I的边沿,保障了外螺旋风管I的装配质量,减少不良品率;
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推进装置19包括有安装放置紧固机构18的第二滑移座1902以及驱动第二滑移座1902沿导轨16长度方向滑移的推进动力件1901,第二滑移座1902水平设置在机架3上,在本实施例中,推进动力件1901为推进电机,推进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滑移座1902的上表面上,且推进电机的输出轴向下贯穿第二滑移座1902的上下表面后与齿轮25连接,推进电机工作,驱动齿轮25进行自转,导轨16的侧边表面在导轨16的长度方向上排列分布有与齿轮25啮合的啮齿17,推进电机驱动齿轮25转动,齿轮25不停的与啮齿17进行啮合,实现齿轮25传动,从而带动第二滑移座1902在机架3上,沿着导轨16的方向进行滑移,另外,在第二滑移座1902的下表面设置有滚轮24,滚轮24与第二滑移座1902是转动连接的,第二滑移座1902在机架3上滑移时,滚轮24在机架3上表面进行滑移,滚轮24对第二滑移座1902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滚轮24分别设在导轨16的两侧,通过滚轮24对第二滑移座1902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第二滑移座1902在机架3上的滑移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偏移或者不平稳的现象;
第二滑移座1902上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20,红外线传感器20的发射头朝下对准导轨16的上表面,在导轨16的上表面开设有一接收孔21,在接收孔21内安装有信号接收器,在推进电机上设置有控制器22,控制器22分别与推进电机、信号接受器电连接,在第二滑移座1902滑移到红外线传感器20与接收孔21相对时,红外线传感器20发出的信号进入到接受孔内被信号接收器所接收,通过信号接受器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22,控制器22工作,控制推进电机停止工作,从而停止推进装置19对内螺旋风管2的推送工作。
[0033]推进装置19上设置有用于紧固内螺旋风管2且驱动内螺旋风管2自转的紧固机构18,紧固机构18包括膨胀夹头1801和驱动膨胀夹头1801自转的第二驱动件180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802为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滑移座1902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膨胀夹头1801固定连接,且输出轴的轴线与膨胀夹头1801的轴线共线,输出轴自转,带动膨胀夹头1801自转,膨胀夹头1801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将内螺旋风管2套在膨胀夹头1801上,膨胀夹头1801通过膨胀原理沿径向向外膨胀,从而使膨胀夹头1801的直径变大,并且与内螺旋风管2的内管壁抵接,将内螺旋风管2的一端套设固定在膨胀夹头1801上;膨胀夹头1801上套设有用于限制膨胀夹头1801向外膨胀的弹性套环26,弹性套环26的外环壁与内螺旋风管2的内管壁贴合,弹性套环26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沿其自身的径向方向上能够进行一定的弹性形变,在将内螺旋风管2安装到膨胀夹头1801上时,可先将弹性套环26套在内螺旋风管2的内管壁上,然后再将弹性套环26和内螺旋风管2安装套设到膨胀夹头1801上,将膨胀夹头1801向外进行扩径膨胀,膨胀夹头1801的外侧壁与弹性套环26的内环壁抵接,随着膨胀夹头1801的继续扩径膨胀,膨胀夹头1801使弹性套环26的环径变大,此时,弹性套环26的外环壁与内螺旋风管2的内管壁充分贴合在一起,通过弹性套环26的设置,使内螺旋风管2端部的管壁厚度增厚,同时,弹性套环26能抵消掉部分膨胀力,从而避免内螺旋风管2与膨胀夹头1801直接接触被膨胀夹头1801的膨胀力撑坏,保障了内螺旋风管2的装配质量。
[0034]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工作人员人工将外螺旋风管I担放到放置架402上,转动固定环401,使固定环401套在外螺旋风管I上,压块601在第二驱动气缸602的驱动下,向下压住固定环401,从而将外螺旋风管I压紧固定在放置架402上,第一驱动气缸工作,使两个支撑架902相互靠近,然后工作人员将卷绕有保温棉的内螺旋风管2的一端担放在两个支撑架902的转动辊901上,另一端套在膨胀夹头1801上,通过膨胀夹头1801将内螺旋风管2膨胀固定,此时,第二驱动电机工作,带动内螺旋风管2自转,然后推进电机工作,带动膨胀夹头1801靠近外螺旋风管I,从而带动自转的内螺旋风管2旋转穿入外螺旋风管I内,在穿入的过程中,第一滑移座15上的支撑架902随着内螺旋风管2—起滑移,待导向件10接触到外螺旋风管I的外边沿时,外螺旋风管I沿着导向件10的圆锥面,给导向件10—个向外的抵接力,使两个支撑架902背对滑移,从而使支撑架902远离外螺旋风管I,同时支撑架902与内螺旋风管2也脱离接触,此时,剩下的内螺旋风管2不受支撑架902的影响,可顺利进入到外螺旋风管I内,实现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
[0035]实施例2:—种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固定环401上套设有弹性套28,在放置槽7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垫片27,弹性套28和弹性垫片27均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力,将外螺旋风管I放置在固定环401和放置槽7内,通过弹性套28和弹性垫片27的设置,避免压块601下压过程中压力过大导致固定环401压伤外螺旋风管I的情况出现,弹性套28和弹性垫片27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装配过程中外螺旋风管I的产品质量。
【主权项】
1.一种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包括机架(3),所述机架(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且固定外螺旋风管(I)的放置部(4)、用于将内螺旋风管(2)推送到外螺旋风管(I)内的推进装置(1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上设置有至少一对沿外螺旋风管(I)轴向滑移的支撑组件(9)以及驱动一对支撑组件(9)相对滑移以支撑托起内螺旋风管(2)的第一驱动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19)上设置有用于紧固内螺旋风管(2)且驱动内螺旋风管(2)自转的紧固机构(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4)包括有与外螺旋风管(I)外壁贴合的放置架(402)和固定环(401),所述固定环(401)的一端与放置架(402)转动连接,所述放置架(402)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环(401)的另一端下压固定在放置架(402)上的气动组件(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上设置有限制一对支撑组件(9)相对滑移行程的限位件(2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对所述支撑组件(9)包括支撑架(902)以及与内螺旋风管(2)轴线相平行的转动辊(901),所述转动辊(901)与支撑架(902)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902)上设置有与外螺旋风管(I)边沿抵触以使一对支撑组件(9)背对滑移的导向件(1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放置支撑组件(9)的第一滑移座(15)、沿外螺旋风管(I)轴线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滑移座(15)滑移连接的导轨(16)。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18)包括膨胀夹头(1801)和驱动膨胀夹头(1801)自转的第二驱动件(1802),所述膨胀夹头(1801)上套设有用于限制膨胀夹头(1801)膨胀的弹性套环(26),所述弹性套环(26)的外环壁与内螺旋风管(2)的内管壁贴合。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19)包括有安装放置紧固机构(18)的第二滑移座(1902)以及驱动第二滑移座(1902)沿导轨(16)长度方向滑移的推进动力件(190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螺旋风管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6)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啮齿(17),所述推进动力件(1901)包括有齿轮(25)和驱动齿轮(25)与啮齿(17)啮合的推进电机。
【文档编号】B23P19/00GK106002171SQ201610648987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0日
【发明人】姚伟德, 孙国民, 朱忠祥, 史先群, 刘洪波, 王中威, 王梦晨, 王祥, 王珏园
【申请人】苏州兆和通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