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步式折负角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步式折负角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在五金模具生产中,常需要对产品进行折负角操作,为保证产品精度,目前使用的模具折负角时通常先对产品折直角,而后对直角再折负角,需要进行两步操作,需要两套模具,人工及模具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目前一些可实现一步折负角的模具,模具结构较为复杂或布局不合理,无法保证产品生产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能实现一步折负角又保证产品生产精度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构造一种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包括上模模块和下模模块;其中,所述上模模块上设置有上模顶杆、上模斜楔摆块和上模摆块挡块,所述上模摆块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模块上;所述上模斜楔摆块通过第一弹性元件与所述上模摆块挡块横向连接;所述上模斜楔摆块背离所述上模摆块挡块一端设置有用于折负角的凸角,靠近所述上模摆块挡块一端设置有用于导向的第一斜面;所述下模模块设置有插刀和下模成型公,所述下模成型公设置有与所述凸角配合的凹形腔;所述插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上模顶杆与所述上模模块通过第二弹性元件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中,所述下模模块固定连接设置有下模滑块座;所述下模成型公与所述下模滑块座纵向滑动连接;所述下模成型公与所述下模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元件。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中,所述第三弹性元件包括下模顶杆和与所述下模顶杆连接的下模弹簧,所述下模弹簧与所述下模模块固定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弹簧。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中,所述上模模块固定连接设置有上模滑块座;所述上模斜楔摆块与所述上模滑块座滑动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中,所述上模滑块座与所述上模斜楔摆块之间还设置有上模摆块连接块,所述上模摆块连接块与所述上模斜楔摆块固定连接,与所述上模滑块座滑动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优力胶。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中,所述凸角顶角处设置有弧面。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模具合模时,上模顶杆与下模成型公上下抵住压紧产品,上模模块继续下行,第二弹性元件收缩,上模斜楔摆块对产品进行折直角,上模模块继续下行,上模斜楔摆块在第一弹性元件以及插刀作用下进行折负角,实现一步折负角效果,节约了人工和模具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产品在折负角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压紧状态,避免了因产品移位产生报废情况,保证了产品生产精度;模具开模时,第三弹性元件作用下下模成型公顶起产品,方便了卸料;整体结构简单且紧凑,节约生产空间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7]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上模模块I和下模模块2;上模模块I上设置有上模顶杆10、上模斜楔摆块11和上模摆块挡块12,上模摆块挡块12固定设置在上模模块I上;上模斜楔摆块11通过第一弹性元件(图中未显示)与上模摆块挡块12横向连接;上模斜楔摆块11背离上模摆块挡块12—端设置有用于折负角的凸角110,靠近上模摆块挡块12—端设置有用于导向的第一斜面111;下模模块2设置有插刀20和下模成型公21,下模成型公21设置有与凸角110配合的凹形腔210;插刀20设置有与第一斜面111配合的第二斜面200;上模顶杆10与上模模块I通过第二弹性元件14连接;模具合模时,上模顶杆10与下模成型公21上下抵住压紧产品3,上模模块I继续下行,第二弹性元件14收缩,上模斜楔摆块11对产品3进行折直角,上模模块I继续下行,上模斜楔摆块11在第一弹性元件13以及插刀20作用下进行折负角,实现一步折负角效果,节约了人工和模具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产品3在折负角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压紧状态,避免了因产品3移位产生报废情况,保证了产品3生产精度;模具开模时,第三弹性元件23作用下下模成型公21顶起产品,方便了卸料;整体结构简单且紧凑,节约生产空间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8]如图1所示,下模模块2固定连接设置有下模滑块座22;下模成型公21与下模滑块座22纵向滑动连接;下模成型公21与下模模块2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元件23;避免了合模时下模成型公21可能出现的侧向移动情况,进而保证了产品3加工精度。
[0019]如图1所示,第三弹性元件23包括下模顶杆230和与下模顶杆230连接的下模弹簧231,下模弹簧231与下模模块2固定连接,合模时对产品3提供一个向上的力,防止产品3可能出现的位移情况,进而保证了产品3加工精度;另外,模具开模时,第三弹性元件23作用下下模成型公21顶起产品3,方便了卸料。
[0020]如图1所示,第一弹性元件(图中未显示)为弹簧。
[0021]如图1所示,上模模块I固定连接设置有上模滑块座15;上模斜楔摆块11与上模滑块座15滑动连接,合模时对上模斜楔摆块11提供一个向下的力,避免了折负角时上模斜楔摆块11上下活动导致的产品3报废情况。
[0022]如图1所示,上模滑块座15与上模斜楔摆块11之间还设置有上模摆块连接块16,上模摆块连接块16与上模斜楔摆块11固定连接,与上模滑块座15滑动连接,合模时对上模斜楔摆块11提供一个向下的力,避免了折负角时上模斜楔摆块11上下活动导致的产品3报废情况。
[0023]如图1所示,第二弹性元件14为优力胶,使用优力胶较使用弹簧使用寿命更长,且能提供较大的弹力以及更好的稳定性。
[0024]如图1所示,凸角110顶角处设置有弧面,有效避免了折负角时划伤产品3。
[0025]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包括上模模块和下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模块上设置有上模顶杆、上模斜楔摆块和上模摆块挡块,所述上模摆块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模块上;所述上模斜楔摆块通过第一弹性元件与所述上模摆块挡块横向连接;所述上模斜楔摆块背离所述上模摆块挡块一端设置有用于折负角的凸角,靠近所述上模摆块挡块一端设置有用于导向的第一斜面;所述下模模块设置有插刀和下模成型公,所述下模成型公设置有与所述凸角配合的凹形腔;所述插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上模顶杆与所述上模模块通过第二弹性元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模块固定连接设置有下模滑块座;所述下模成型公与所述下模滑块座纵向滑动连接;所述下模成型公与所述下模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元件包括下模顶杆和与所述下模顶杆连接的下模弹簧,所述下模弹簧与所述下模模块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模块固定连接设置有上模滑块座;所述上模斜楔摆块与所述上模滑块座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滑块座与所述上模斜楔摆块之间还设置有上模摆块连接块,所述上模摆块连接块与所述上模斜楔摆块固定连接,与所述上模滑块座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优力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角顶角处设置有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步式折负角模具,包括上模模块和下模模块;上模模块上设置有上模顶杆、上模斜楔摆块和上模摆块挡块,上模摆块挡块固定设置在上模模块上;上模斜楔摆块通过第一弹性元件与上模摆块挡块横向连接;上模斜楔摆块背离上模摆块挡块一端设置有用于折负角的凸角,靠近上模摆块挡块一端设置有用于导向的第一斜面;下模模块设置有插刀和下模成型公,下模成型公设置有与凸角配合的凹形腔;插刀设置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上模顶杆与上模模块通过第二弹性元件连接;模具合模时,第二弹性元件收缩,上模斜楔摆块对产品进行折直角,上模模块继续下行,上模斜楔摆块在第一弹性元件以及插刀作用下进行折负角,实现一步折负角效果。
【IPC分类】B21D37/10
【公开号】CN205309114
【申请号】CN201620047800
【发明人】郭威力, 吴世荣, 刘杰昌
【申请人】亿和精密金属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