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快速均匀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78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轧辊快速均匀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生产中热处理用的冷却装置,属辊类零件冷却装置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轧辊是轧机中的关键部件,材质为铸铁或钢,直径为300 ~ 2000毫米mm, 经铸或锻造、机加工、热处理、精加工等多道工序的加工才能完成,热处理的 作用是使高温轧辊通过合理的冷却处理后其内在金属结晶体成为硬而耐磨的贝 氏体、马氏体类组织,从而使轧辊具有足够的硬度及良好的耐磨性。
轧辊为大直径辊体,采用剧烈的水淬、油淬冷却时,辊体表面、辊体芯部 的降温速度差大,表面因快速降温出现收缩,芯部不能同步收縮产生内应力, 导致轧辊开裂报废;若采用风冷或水雾喷射冷却,则存有冷却能力不足、冷风 均匀性差、水雾喷射强度不易控制、轧辊表面易氧化等缺陷,为此,还应寻求 更为合理先进的冷却方法及适宜的装置。
轧辊表面散失的热量等于内部热量通过热传导达到表面的速度时,轧辊 不会产生过大的内应力,该最大冷却體为V"若使轧辊成为贝氏体、马氏体 的最小冷却速度为Vmin,,则理想的冷却速度V应介于V皿和V一之间,即需研制 提供满足V介于V皿和Vfflin,之间的适宜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使高温轧辊以一定的速度旋转,环绕旋转的轧辊布 置吸热介质,吸热介质按介于匸和V一之间的V选取,具体可视轧辊的大小、 硬度等而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实现上述构思而提供一种轧辊快速均勻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轧辊快速均匀冷却装置,构成中设置有支撑辊、冷却管,支撑辊水平间隔排布,冷却管在支撑辊上方呈环绕状间隔排布,环绕腔与轧辊匹配。
上述轧辊快速均匀冷却装置,所述冷却管为对称环绕分布的排管,排管两 端分别与进水管、出水管相连通,进、出水管的高度由顶部向两侧逐渐递减,以 适应轧辊的大小和外轮廓。
上述轧辊快速均勻冷却装置,所述排管的外表面涂敷吸热黑体涂层。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使轧辊的冷却速度V很方便的介于V^和Vmin,之间,从 而使轧辊在冷却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大的内应力,不会因内应力不均出现开裂报 废,同时,也无风冷或水雾冷却的冷却能力不足、冷却均匀性差、喷射强度不 易控制、轧辊表面易氧化等缺陷,很好地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并具 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安置等优点,适宜作为轧辊类部件的热处理冷却装 置使用。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零部件标号分别为l-支撑辊、2-排管、3-进水管、4-出水管、 5-横撑、6-轧辊。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两支撑辊l为旋转辊,辊的一端与旋转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此 乃常规技术,故图中没有显示。轧辊6放置在两个支撑辊1上,随两支撑辊摩 擦旋转。冷却管在支撑辊1的上方环绕轧辊6间隔排布,环绕腔与轧辊6匹配, 以冷却管与轧辊6之间微接触或保持一定的小间隙为宜,冷却管内流动的冷却 水迅速将轧辊释放的热量传递出去。
仍参阅附图。图示实施例中,冷却管为对称环绕分布的排管2,每一排管2 的两端为进、出水管3、 4,进、出水管的高度由顶部向两侧逐渐递减、排管2 的长度与轧辊6的长度匹配,各进、出水3、 4分别与上方的进、出水总管相连 通,(进、出水管3、 4)排管2可以是铜管、铝管或其它导热性好的金属管,进、 出水总管可固定在横撑5上。
仍参阅附图。各排管2的外表面上可涂敷吸热黑体涂层,以增强吸热能力。 黑体涂层可通过金属管磷化处理产生或涂覆石墨形成。
权利要求1. 一种轧辊快速均匀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中设置有支撑辊[l]、冷却 管、支撑辊水平间隔排布,冷却管在支撑辊上方呈环绕状间隔排布,环绕腔与轧辊 匹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快速均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 为对称环绕分布的排管[2],排管两端分别与进水管[3]、出水管[4]相连通,进、 出水管的高度由顶部向两侧逐渐递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辊快速均匀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 [2]的外表面涂敷吸热黑体涂层。
专利摘要一种轧辊快速均匀冷却装置,涉及轧辊生产中热处理用冷却装置,属辊类零件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冷却方式及装置冷却不均、内应力大的问题。构成中设有支撑辊、冷却管,支撑辊水平间隔排布,冷却管在支撑辊上方呈环绕状间隔排布,环绕腔与轧辊匹配。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方便的获取理想的却速度,使轧辊在冷却过程中即不会出现内应力导致的开裂报废,也无风冷或水雾冷却的冷却能力不足、均匀性差、喷射强度不易控制、轧辊表面易氧化等缺陷,很好的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安置的优点,适宜作为轧辊类部件的热处理冷却装置使用。
文档编号C21D1/00GK201154974SQ20082007629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4日
发明者杨海霞, 那顺桑 申请人:河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