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干砂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86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塔式干砂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消失模铸造中的降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塔式干砂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消失模和V法等铸造工艺都是使用干砂造型,连续生产中刚开箱落下的型砂温度往往高达300°C -500°C以上,而造型时与型砂接触或接近的塑料薄膜和EPS模70°C左右即 软化变形。不迅速将连续使用的型砂温度降到60°C以下,即无法再用其造型。所以降砂温 问题已成为制约这些铸造工艺连续、大型化、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降低砂温的介质有三 种,即氟(和乙醚等易挥发物)、水、空气。氟等致冷剂冷却效率最高,但必须使用制冷压缩 机,其成本太高。采用风冷,由于空气的热容量小,冷却效果差,并耗能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水做冷却介质,成本低、冷却效果 好,耗能低的塔式干砂降温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塔式干砂降温装置,它包括塔式支架1、第一冷水管 2、第一分砂管3、第二冷水管4、第二分砂管5、第三冷水管6、总出砂口 7、链条8、电机9、总 进砂口 10和轴链轮11,塔式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总进砂口 10,总进砂口 10的下端连接二 根第一冷水管2,二根第一冷水管2通过第一分砂管3连接四根第二冷水管4,四根第二冷 水管4通过第二分砂管5与八根第三冷水管6连接,第三冷水管6的下端与总出砂口 7连 接,塔式支架1上设置有带链轮的电机9,通过链条8与轴链轮11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以水做冷却介质,成 本低,其热容量大,带走的热量多,冷却效果好,耗能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塔式干砂降温装置,它包括塔式支架1、第一冷水管2、第一分砂管3、第二冷 水管4、第二分砂管5、第三冷水管6、总出砂口 7、链条8、电机9、总进砂口 10和轴链轮11, 塔式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总进砂口 10,总进砂口 10的下端连接二根第一冷水管2,二根第 一冷水管2通过第一分砂管3连接四根第二冷水管4,四根第二冷水管4通过第二分砂管5 与八根第三冷水管6连接,第三冷水管6的下端与总出砂口 7连接,塔式支架1上设置有带 链轮的电机9,通过链条8与轴链轮11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塔式干砂降温装置,它包括塔式支架(1)、第一冷水管(2)、第一分砂管(3)、第二冷水管(4)、第二分砂管(5)、第三冷水管(6)、总出砂口(7)、链条(8)、电机(9)、总进砂口(10)和轴链轮(11),其特征是塔式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总进砂口(10),总进砂口(10)的下端连接二根第一冷水管(2),二根第一冷水管(2)通过第一分砂管(3)连接四根第二冷水管(4),四根第二冷水管(4)通过第二分砂管(5)与八根第三冷水管(6)连接,第三冷水管(6)的下端与总出砂口(7)连接,塔式支架(1)上设置有带链轮的电机(9),通过链条(8)与轴链轮(11)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式干砂降温装置,它包括塔式支架(1)、第一冷水管(2)、第一分砂管(3)、第二冷水管(4)、第二分砂管(5)、第三冷水管(6)、总出砂口(7)、链条(8)、电机(9)、总进砂口(10)和轴链轮(11),其特征是塔式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总进砂口(10),总进砂口(10)的下端连接二根第一冷水管(2),二根第一冷水管(2)通过第一分砂管(3)连接四根第二冷水管(4),四根第二冷水管(4)通过第二分砂管(5)与八根第三冷水管(6)连接,第三冷水管(6)的下端与总出砂口(7)连接,塔式支架(1)上设置有带链轮的电机(9),通过链条(8)与轴链轮(11)连接。本实用新型以水做冷却介质,成本低,其热容量大,带走的热量多,冷却效果好,耗能低。
文档编号B22C5/08GK201565550SQ20092021740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8日
发明者刘彩虹, 刘成文, 郭志刚, 靳文虎 申请人:刘成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