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28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
背景技术
由于钛的比强度位于金属之前,并且具有耐热性能好、耐低温性能优异、抗阻尼性 能强、无磁性和无毒性、耐腐蚀性能拔萃和韧性理想的特点,因此用途十分广泛。如业界所知之理,不论是钛圆棒还是钛管,由于表面存在氧化层,因此在制作目标 产品之前需对表面修磨,所谓的修磨是由砂磨机或称修磨机将表面氧化层去除。在修磨过 程中,由工人握住钛管管体,在砂磨机的砂轮(通常采用树脂砂轮)的运动下,使钛管徐缓 地从砂轮处通过,从而将钛管表面的氧化层去除。这种修磨方式存在以下欠缺是一是工人 的劳动强度大,因为不仅要可靠地握住钛管,而且要帮助钛管旋转并且还要伴随钛管的行 进而行进(挪动脚步);二是修磨的质量难于保障,因为钛管的行进速度基本上由工人人为 控制,工人的脚步挪动速度过快则会出现飞白现象,所谓的飞白现象即为漏磨,而过慢则既 影响效率,又会出现重复修磨而造成材料的浪费;三是修磨效果难于统一,由于不同的工人 既存在个体差异,又存在经验差别,因此不同工人修磨出的钛管管体的修磨效果无法一致; 四是修磨过程中,自钛管管体上磨除的尘杂弥漫,既影响修磨现场的工作环境,又存在损及 工人健康之虞。本申请人认为,上述欠缺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结构合理的修磨机所致,由于核电 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的表面修磨质量要求严苛,加上钛管的直径相对较大,因此如果仍采用 已有技术中广为使用的砂磨机,那么不仅质量和效率无法保障,而且工人的体力无法应对。 为此本申请人还进行了文献检索,然而,由于在已公开的专利文献及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 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因此,申请人作了艰苦的探索与实践,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 在这种前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修磨效率和修磨质量、有利于减轻作 业工人劳动强度和有益于确保修磨效果的一致性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控制修磨作业现场尘杂飞扬而藉以改 善作业环境和确保作业工人健康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电站冷凝器用 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包括一机座,该机座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支架,另一端具有位置与第一支 架相对应的第二支架,中部具有一固定盘座,固定盘座具有一固定盘;一托管机构,设在所 述固定盘上;一第一作用缸,铰接在所述机座的一端,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一 第二作用缸,铰接在机座的另一端,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一第一砂磨机构,枢 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与所述第一作用缸连接,并且还对应于所述托管机构的上方;一第二砂磨机构,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第二作用缸连接,并且还对应于所述托 管机构的上方;用于将待修磨的钛管管体夹住并且保障钛管管体在旋转状态下由所述第 一、第二砂磨机构对钛管管体的表面修磨的喂管机构,设在对应于所述机座的一侧的地坪 上,并且与所述的托管机构相对应。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托管机构包括第一、第二托轮、托轮座 和调整盘,调整盘与所述的固定盘连接,在调整盘的盘面的对应两侧的边缘部位各开设有 一调整槽,在各调整槽上配设有一调整螺钉,调整螺钉与固定盘连接,托轮座固定在调整盘 上,托轮座为具有集液腔的并且上部为敞口的盒状体,在该托轮座的一侧上沿开设有第一、 第二轴头槽,而另一侧上沿开设有第三、第四轴头槽,第一、第三轴头槽彼此对应,而第二、 第四轴头槽彼此对应,第一托轮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轴头,另一端具有一第二轴头,第一轴头 位于所述的第一轴头槽内,而第二轴头位于所述的第三轴头槽内,第二托轮的一端具有一 第三轴头,而另一端具有一第四轴头,第三轴头位于第二轴头槽内,而第四轴头位于第四轴 头槽内。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四轴头槽的深度彼此相同,而 所述的第二、第三轴头槽的深度彼此相同,并且比第一、第三轴头槽的深度深。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托轮的形状是相同的,并且 均呈中部的直径大于两端的直径的鼓形体。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砂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 动轮、第一传动带、第一砂轮架、第一砂轮轴座,第一砂轮和第二传动轮,第一砂轮架的中部 的两侧各延伸有一第一枢置轴,一对第一枢置轴枢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支架上,并且第一 砂轮架还与所述的第一作用缸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砂轮架的朝向上的表面的一端, 第一砂轮轴座固定在第一砂轮架朝向所述的第二砂磨机构的一端端部,第一传动轮固定在 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一砂轮固定在第一砂轮轴上,而第一砂轮轴设在第一砂轮轴座上, 第一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上,而第二传动轮固定 在所述的第一砂轮轴上;所述的第二砂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传动轮、第二传动带、第 二砂轮架、第二砂轮轴座、第二砂轮和第四传动轮,第二砂轮架的中部的两侧各延伸有一第 二枢置轴,一对第二枢置轴枢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支架上,并且第二砂轮架还与所述的第 二作用缸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砂轮架的朝向上的表面的一端,第二砂轮轴座固定在 第二砂轮架朝向所述的第一砂磨机构的一端端部,第三传动轮固定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 上,第二砂轮固定在第二砂轮轴上,而第二砂轮轴设在第二砂轮轴座上,第二传动带的一端 套置在第三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上,而第四传动轮固定在所述的第二砂轮 轴上,所述的第一、第二砂轮彼此平行,并且第一、第二砂轮轴的轴向中心线均与所述待修 磨的钛管管体的轴向中心线之间构成有一角度。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支架的上端的对应两侧各具有 一第一枢耳,各第一枢耳上开设有一第一枢置轴孔,所述的第一枢置轴枢轴设置在第一枢 置轴孔上;所述的第二支架的上端的对应两侧各具有一第二枢耳,各第二枢耳上开设有一 第二枢置轴孔,所述的第二枢置轴枢轴设置在第二枢置轴孔上。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作用缸的缸体铰接在第一作用 缸铰接座上,而第一作用缸铰接座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支架的下端的外侧,所述的第一砂轮架的远离所述第一砂轮轴座的一端的底面上固设有一第一缸柱铰接座,所述第一作用缸的 第一作用缸柱与第一缸柱铰接座铰接;所述的第二作用缸的缸体铰接在第二作用缸铰接座 上,而第二作用缸铰接座固定在所述的第二支架的下端的外侧,所述的第二砂轮架的远离 所述第二砂轮轴座的一端的底面上固设有一第二缸柱铰接座,所述的第二作用缸的第二作 用缸柱与第二缸柱铰接座铰接,所述的第一、第二作用缸各为油缸或气缸。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喂管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减速箱、第五、第六传动轮、第三传动带和移动小车,第三电机和减速箱固定在移动小车上,第五传动 轮固定在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上,第六传动轮固定在减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上,第三传动带的 一端套置在第五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六传动轮上,移动小车设在对应于所述机座的 一侧的地坪上,所述的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上固设有卡爪盘,在卡爪盘上设有用于将待修 磨的钛管管体夹住的卡爪。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小车包括底座、支承板、拉手 和地轨,地轨的数量有一对,彼此平行地敷设在对应于所述机座的一侧的地坪上,底座上配 设有滚轮,滚轮与地轨相配合,支承板与底座浮动连接,所述的第三电机和减速箱固定在支 承板上,拉手与底座固定,其中支承板通过一组螺钉与底座连接,并且在各螺钉上套设有 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上端与支承板接触,而下端与底座接触。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机座上固设 有一冷却水喷射管,该冷却水喷射管的一端与水源管路连接,另一端固设有喷嘴,喷嘴对应 于所述的托管机构,在所述的机座的上表面并且围绕所述的固定盘座的周围设有四周接合 的围液堰,在围液堰的壁体上开设有一引液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喂管机构将待修磨的钛管管体在夹持状态下喂至托管 机构,并且由对应于托管机构上方的第一、第二砂磨机构对钛管管体表面砂磨,因此不仅可 以保障修磨效率和质量以及确保修磨效果的一致性,而且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由作业工人 握住钛管管体并且人为地使钛管管体旋转,从而可极致地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第二砂磨机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 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 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 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请见图1,给出的机座1大体上为长方体,该机座1不仅可以在作业现场即本发明 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修磨机的使用现场采用混凝土材料浇铺构成,也可以用金属材料 制作后设置到作业现场。在机座1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一形状大 体上呈门字形的第一支架11,该第一支架11的对应两侧的上端各延伸有一第一枢耳111, 各第一枢耳ill上开设有第一枢置轴孔1111。在机座1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右端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一形状同样大体上呈门字形的第二支架12,在第二支架12的对应两侧的 上端各延伸有一第二枢耳121,各第二枢耳121上开设有第二枢置轴孔1211。在本实施例 中,一对第一枢耳111被加工成一 U形的部件,再通过螺钉另行固定到第一支架11上的,同 例,一对第二枢耳121由一个U形的部件构成,再通过螺钉另行固定到第二支架12上的,但 第一枢耳111完全可以直接构成于第一支架11上,第二枢耳121直接构成于第二支架121 上。在机座1的居中部位构成有一突起于底座1的上表面的固定盘座13,并且在固定盘座 13的上部构成有一圆形的固定盘131。此外,在机座1的上表面还构成有一四周围合的围 液堰14,围液堰14围绕于前述的固定盘座13的四周,在围液堰14上开设有一引液孔141, 由连接在引液孔141上的引液管(图中未示出)将围液堰14内的尘液引出。又,考虑到作 业现场的清洁卫生,以有助于保障在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在前述的第一支架11上固定 有一冷却水喷射管8,冷却水喷射管8的一端与水源管路例如与自来水管路连接或者与其 它类似的并且具有压力的水源管路连接,另一端配有喷嘴82,喷嘴82对应到下面还要详细 描述的托管机构2,在冷却水喷射管8的管路上配有阀门81。在第一、第二砂磨机构3、4对 图中示意的位于托管机构2上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9实施砂磨的过程中,由喷嘴 82喷射,实现喷水降尘(除尘),产生的污水则进入围液堰14内并且由引液孔141引出,以 避免作业现场受污水影响。当然,前述的冷却水喷射管8也可固设在第二支架12上或者直 接固设在机座1上。 前述的托管机构2的优选而非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一、第二托轮21、22、托轮 座23和调整盘24,在调整盘24的盘面的对应两侧的边缘部位各开设有一形状优选为月 牙形或称香蕉形的调整槽241,在各调整槽241上配置有一调整螺钉2411,调整螺钉2411 探入前述的固定盘131上的对应的固定盘调整槽(图中未示出)并且用螺母固定,旋松螺 母后,即可对调整盘24的角度进行调整,当调整到所需要求的程度后再用螺母将调整螺钉 2411固定。调整盘24的可调整范围为调整槽241的长度范围。托轮座23固定在即搭载 在调整盘24上,在调整盘24调整时,则由调整盘24携托轮座23 —同调整。整个托轮座 23为一矩形的并且上部为敞口的盒状体,在托轮座23的一侧的一端(图1所示左端)上 沿开设有一第一轴头槽231,而另一端(图1所示的右端)上沿开设有一第二轴头槽232, 在托轮座23的另一侧的一端上沿开设有一第三轴头槽233,而另一端上沿开设有一第四轴 头槽234,第一、第三轴头槽231、233相互对应,而第二、第四轴头槽232、234相互对应。其 中第一、第四轴头槽231、234的深度相同,而第二、第三轴头槽232、233的深度相同,并且 第二、第三轴头槽232、233的深度比第一、第四轴头槽231、234的深度深。也就是说,第一、 第四轴头槽231、234为浅槽,而第二、第三轴头槽232、233为深槽。第一托轮21的一端具 有一第一轴头211,另一端具有一第二轴头212,第一轴头211位于第一轴头槽231内,而第 二轴头212位于第三轴头槽233内,由于第一、第三轴头槽231、233的深度是不同的,因此, 当第一托轮21设置到托轮座23上后,在托轮座23上表现为倾斜,即朝着第三轴头槽233 方向倾斜;第二托轮22的一端具有一第三轴头221,另一端具有一第四轴功率头222,第三 轴头221位于第二轴头槽232内,而第四轴头222位于第四轴头槽234内,由于第二、第四 轴头槽232、234的深度是不同的,因此当第二托轮22设置到托轮座23上后,在托轮座23 上表现为倾斜,即朝着第二轴头槽232的方向倾斜。由上述说明可知第一、第二托轮21、22 彼此在轴向中心呈交错状态,也就是说,上述设置能使第一、第二托轮21、22各自形成一个
8倾斜角度,有助于减小第一、第二托轮21、22与前述的钛管管坯9的接触面积。前述的喷嘴 82喷出的冷却水夹带尘杂后进入托管座23的集液腔235,由集液腔235溢至前述的围液堰 14。前述的第一、第二托轮21、22均为中部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大的鼓形体,即大体上均呈 橄榄形。请继续见图1,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第一砂座机构3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一电机 31、第一传动轮32、第一传动带33、第一砂轮架34、第一砂轮轴座35、第一砂轮36和第二 传动轮37,第一砂轮架34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对应两侧各延伸有一第一枢置轴341,该对 第一枢置轴341枢置在即插入前述的第一枢置轴孔1111内,第一电机31固定在第一砂轮 架34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的上表面,第一传动轮32固定在第一电机31的电机轴上, 第一砂轮轴座35固定在第一砂轮架34朝向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第二砂磨机构4的一端, 即固定在图1所示的右端,第一砂轮36固定在第一砂轮轴361的一端,第一砂轮轴361的 中部设在第一砂轮轴座35上,第二传动轮37固定在第一砂轮轴361的另一端,第一传动带 33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32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37上。为了避免工作现场的 尘杂飞扬,因此在对应于第一砂轮36的上方设有一护罩362,护罩362与第一砂轮架34固 定。前述的第一砂轮36对应于第一、第二托轮21、22的上方。第二砂磨机构4的结构与前述的第一砂磨机构3相同,该第二砂磨机构4包括第 二电机41、第三、第四传动轮42、47、第二传动带43、第二砂轮架44、第二砂轮轴座45和第 二砂轮46,第二砂轮架44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对应两侧各延伸有一第二枢置轴441,该对 第二构置轴441枢置在即插入前述的第二枢置轴孔1211中,第二电机41固定在第一砂轮 架44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右端的上表面,第三传动轮42固定在第二电机41的电机轴上, 第二砂轮轴座45固定在第二砂轮架44朝向前述的第一砂磨机构4的一端,即固定在图1 所示的左端,第二砂轮46固定在第二砂轮轴461的一端,第二砂轮轴461的中部设在第二 砂轮轴座45上,第四传动轮47固定在第二砂轮轴461的另一端,第二传动带43的一端套 置在第三传动轮42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47上。同样,为了避免工作现场的尘杂飞 扬,因此在对应于第二砂轮46的部位(上方)设有一防护罩462,防护罩462与第二砂轮架 44固定。前述的第二砂轮46对应于第一、第二托轮21、22的上方,更具体地讲,第一、第二 砂轮36、46在工作状态即修磨状态下两者平行,所谓的两者平行是指第一砂轮36对应于第 一、第二托轮21、22的一端(图1所示左端)的上方,而第二砂轮46对应于第一、第二托轮 21,22的另一端(图1所示右端)的上方。前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轮32、37、42、47优选使用皮带轮(本实施例即 是),第一、第二传动带33、43优选使用皮带(本实施例即是)。由图1所示,第一砂磨机构 3犹如跷跷板的形式设置在第一支架11上,同例,第二砂磨机构4犹如跷跷板的形态设在第 二支架12上。仍请见图1,给出了用于致动第一砂磨机构3的第一作用缸5,该第一作用缸5的 缸体铰接在第一作用缸铰接座52上,而第一作用缸铰接座52固定在第一支架11的下部的 外侧,第一作用缸5的第一作用缸柱51的末端具有一第一缸柱连接头511,该第一缸柱连 接头511与固设在第一砂轮架34的底面上的(图1所示的左端的底面)第一缸柱铰接座 342铰接。整个第一作用缸5位于第一支架11的外侧。同样,在图1中给出了用于致动第 二砂磨机构4的第二作用缸6,该第二作用缸6的缸体铰接在第二作用缸铰接座62上,而第二作用缸铰接座62固定在第二支架12的下部的外侧,第二作用缸6的第二作用缸柱61的 末端具有一第二缸柱连接头611,该第二缸柱连接头611与固设在第二砂轮架44的底面上 的(图1所示的右端的底面)第二缸柱铰接座442铰接。整个第二作用缸6位于第二支架 12的外侧。依然见图1,优选而非限于的喂管机构7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三电机71、减速箱 72、第五、第六传动轮73、74、第三传动带75和移动小车76,第三电机71和减速箱72均固设 在移动小车76上,第五传动轮73固定在第三电机71的电机轴上,第六传动轮74固定在减 速箱72的动力输入轴722上,在减速箱72的动力输出轴上固设卡爪盘721,在卡爪盘721 上配有卡爪7211,卡爪7211对应于前述的托管机构2的一侧。前述的移动小车76包括底 座761、支承板762、拉手763和地轨764,底座761为矩形体的框架结构,更具体地讲,底座 76 1为口字形的框体结构,在底座761的对应两侧的两端各枢轴设置有一滚轮7611,于是共 有四个滚轮7611,即共有两对滚轮7611,两对滚轮7611与一对彼此平行的敷设于地坪上的 并且对应于机座1 一侧的地轨764相配合。在图1中,申请人虽然仅示出了一对地轨764 中的其中一根地轨764,并且仅示出了两对滚轮7611中的一对滚轮7611与地轨764相配合 的情形,但并不会给理解造成困惑,因为另一对(未示出的)滚轮7611与另一根未示出的 地轨764的配合是相同的。矩形的支承板762对应于底座761的上方,在支承板762的四 个角部各穿设一枚螺钉7621,各螺钉7621与底座761固定,并且在各螺钉7621上套设一缓 冲弹簧7622,各缓冲弹簧7622的上端与支承板762的朝向底座761的表面接触,而缓冲弹 簧7622的下端则与底座761的朝向支承板762的表面接触,也就是说,由缓冲弹簧7622使 支承板762以浮动状态设在底座761上。前述的拉手763固定在底座761上。在本实施例 中,第六、传动轮73、74均采用皮带轮,第三传动带75采用皮带,然而,如果将第五、第六传 动轮73、74改用链轮,相应地,将第三传动带75改用链条,那么应当视为等效。请见图2,前述的第一砂磨机构3的第一砂轮36的第一砂轮轴361的轴向中心 线与被修磨的钛管管坯9的轴向中心线之间以及前述的第二砂磨机构4的第二砂轮46 的第二砂轮轴461的轴向中心线与被修磨的钛管管坯9的轴向中心线之间均构成有一角 度a (也可称夹角a),角度a的优选的度数为10_30 °,较好地为12_28°,更好地为 15-25°,最好为20°,本实施例选择2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障第一、第二砂轮轴361、 461的轴向中心线得以与钛管管坯9的轴向中心线之间构成角度a,因此将第一、第二支架 11、12在机座1上的设置方式也与钛管管坯9之间构成相应的角度(也可称夹角),更具体 地讲,第一、第二支架11、12以偏转一定角度的方式垂直固定于机座1上,这里所称的一定 的角度是指第一、第二支架11、12与钛管管坯9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该角度等于前述的角 度a。于是,在第一、第二砂轮36、46的旋转下,能使钛管管坯9朝向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 左端移动,并且在钛管管坯9移动的同时由钛管管坯9携喂管机构7向左移动。申请人:依据图1和图2叙述本发明的使用,当要对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9 修磨时,即当要去除钛管管坯9表面的氧化层时,先将钛管管坯9的一端搁置于第一、第二 托轮21、22上,而另一端则夹持于喂管机构7的减速箱72的卡爪盘721上,即由卡爪盘721 上的一组(通常为三个)卡爪7211将钛管管坯9的另一端夹住。在第一作用缸5 (本实施 例使用气缸)的工作下,第一作用缸柱51向缸体外伸出,使第一砂磨机构3的第一砂轮架 34的与第一作用缸柱51相连接的一端上升,而另一端即具有第一砂轮36的一端下坠,直至使第一砂轮36与钛管管坯9的表面接触。同例,在第二作用缸6 (本实施例使用气缸)的 工作下,由第二作用缸柱61使第二砂磨机构4的第二砂轮架44的与第二作用缸柱61相连 接的一端上升,而另一端即具有第二砂轮46的一端下坠,直至使第二砂轮46与钛管管坯9 的表面接触。此时第一、第二、第三电机31、41、71均处于工作状态,第一、第二砂轮36、46旋 转,并且卡爪盘721旋转,此时的钛管管坯9在卡爪盘721的旋转下随旋,同时由第一、第二 砂轮36、46对钛管管坯9的表面氧化层磨除,在第一、第二砂轮36、46对钛管管坯9修磨的 同时,由于第一、第二砂轮轴361、461的轴向中心线与钛管管坯9的轴向中心线之间构成有 一角度,因此第一、第二砂轮36、46在对钛管管坯9修磨的同时,能使钛管管坯9逐渐移动, 在钛管管坯9移动的同时,由钛管管坯9携(带动)喂管机构7也同时朝向托管机构2的方 向移动,直至对一根钛管管坯9修磨结束。修磨结束后,将前述的第一、第二作用缸5、6反 向动作,使第一、第二砂轮36、46离开钛管管坯9,在作业人员的配合下,通过拽引拉手763 使喂管机构7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即朝着背离托管机构2的方向返回,并且松启卡爪7211, 将修磨完毕后的钛管管坯9取下,再将待修磨的另一钛管管坯9的远离托管机构2的一端 夹住于卡爪7211上,如此反复动作而可对依需数量的钛管管坯9修磨。在前述的工作过程 中,开启冷却水喷射管8的管路上的阀门81,由喷嘴82使水流喷向由第一、第二砂轮36、46 磨除的尘杂而实施喷淋除尘。
权利要求
一种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座(1),该机座(1)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支架(11),另一端具有位置与第一支架(11)相对应的第二支架(12),中部具有一固定盘座(13),固定盘座(13)具有一固定盘(131);一托管机构(2),设在所述固定盘(13)上;一第一作用缸(25),铰接在所述机座(1)的一端,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架(11)的外侧;一第二作用缸(6),铰接在机座(1)的另一端,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架(12)的外侧;一第一砂磨机构(3),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与所述第一作用缸(5)连接,并且还对应于所述托管机构(2)的上方;一第二砂磨机构(4),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12)上,与所述第二作用缸(6)连接,并且还对应于所述托管机构(2)的上方;用于将待修磨的钛管管体夹住并且保障钛管管体在旋转状态下由所述第一、第二砂磨机构(3、4)对钛管管体的表面修磨的喂管机构(7),设在对应于所述机座(1)的一侧的地坪上,并且与所述的托管机构(2)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管 机构(2)包括第一、第二托轮(21、22)、托轮座(23)和调整盘(24),调整盘(24)与所述的 固定盘(131)连接,在调整盘(24)的盘面的对应两侧的边缘部位各开设有一调整槽(241), 在各调整槽(241)上配设有一调整螺钉(2411),调整螺钉(2411)与固定盘(131)连接,托 轮座(23)固定在调整盘(24)上,托轮座(23)为具有集液腔(235)的并且上部为敞口的盒 状体,在该托轮座(23)的一侧上沿开设有第一、第二轴头槽(231、232),而另一侧上沿开设 有第三、第四轴头槽(233、234),第一、第三轴头槽(231、233)彼此对应,而第二、第四轴头 槽(232、234)彼此对应,第一托轮(21)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轴头(211),另一端具有一第二轴 头(212),第一轴头(211)位于所述的第一轴头槽(231)内,而第二轴头(212)位于所述的 第三轴头槽(233)内,第二托轮(22)的一端具有一第三轴头(221),而另一端具有一第四 轴头(222),第三轴头(221)位于第二轴头槽(232)内,而第四轴头(222)位于第四轴头槽 (23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 一、第四轴头槽(231、234)的深度彼此相同,而所述的第二、第三轴头槽(232、233)的深度 彼此相同,并且比第一、第三轴头槽(231、234)的深度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 一、第二托轮(21、22)的形状是相同的,并且均呈中部的直径大于两端的直径的鼓形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砂磨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传动轮(32)、第一传动带(33)、第一砂轮架(34)、第 一砂轮轴座(35),第一砂轮(36)和第二传动轮(37),第一砂轮架(34)的中部的两侧各延 伸有一第一枢置轴(341),一对第一枢置轴(341)枢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支架(11)上,并且 第一砂轮架(34)还与所述的第一作用缸(5)连接,第一电机(31)固定在第一砂轮架(34) 的朝向上的表面的一端,第一砂轮轴座(35)固定在第一砂轮架(34)朝向所述的第二砂磨 机构(4)的一端端部,第一传动轮(32)固定在第一电机(31)的电机轴上,第一砂轮(36) 固定在第一砂轮轴(361)上,而第一砂轮轴(361)设在第一砂轮轴座(35)上,第一传动带 (33)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32)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37)上,而第二传动轮 (37)固定在所述的第一砂轮轴(361)上;所述的第二砂磨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1)、第 三传动轮(42)、第二传动带(43)、第二砂轮架(44)、第二砂轮轴座(45)、第二砂轮(46)和第四传动轮(47),第二砂轮架(44)的中部的两侧各延伸有一第二枢置轴(441),一对第二 枢置轴(441)枢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支架(12)上,并且第二砂轮架(44)还与所述的第二 作用缸(6)连接,第二电机(41)固定在第二砂轮架(44)的朝向上的表面的一端,第二砂轮 轴座(45)固定在第二砂轮架(44)朝向所述的第一砂磨机构(3)的一端端部,第三传动轮 (42)固定在第二电机(41)的电机轴上,第二砂轮(46)固定在第二砂轮轴(461)上,而第二 砂轮轴(461)设在第二砂轮轴座(45)上,第二传动带(43)的一端套置在第三传动轮(42) 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47)上,而第四传动轮(47)固定在所述的第二砂轮轴(461) 上,所述的第一、第二砂轮(36、46)彼此平行,并且第一、第二砂轮轴(361、461)的轴向中心 线均与所述待修磨的钛管管体的轴向中心线之间构成有一角度(a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支架(11)的上端的对应两侧各具有一第一枢耳(111),各第一枢耳(111)上开设有一第一 枢置轴孔(1111),所述的第一枢置轴(341)枢轴设置在第一枢置轴孔(1111)上;所述的第 二支架(12)的上端的对应两侧各具有一第二枢耳(121),各第二枢耳(121)上开设有一第 二枢置轴孔(1211),所述的第二枢置轴(441)枢轴设置在第二枢置轴孔(12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作用缸(5)的缸体铰接在第一作用缸铰接座(52)上,而第一作用缸铰接座(52)固定在所 述的第一支架(11)的下端的外侧,所述的第一砂轮架(34)的远离所述第一砂轮轴座(35) 的一端的底面上固设有一第一缸柱铰接座(342),所述第一作用缸(5)的第一作用缸柱 (51)与第一缸柱铰接座(342)铰接;所述的第二作用缸(6)的缸体铰接在第二作用缸铰接 座(62)上,而第二作用缸铰接座(62)固定在所述的第二支架(12)的下端的外侧,所述的 第二砂轮架(44)的远离所述第二砂轮轴座(45)的一端的底面上固设有一第二缸柱铰接座 (442),所述的第二作用缸(6)的第二作用缸柱(61)与第二缸柱铰接座(442)铰接,所述的 第一、第二作用缸(5、6)各为油缸或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管 机构(7)包括第三电机(71)、减速箱(72)、第五、第六传动轮(73、74)、第三传动带(75)和 移动小车(76),第三电机(71)和减速箱(72)固定在移动小车(76)上,第五传动轮(73)固 定在第三电机(71)的电机轴上,第六传动轮(74)固定在减速箱(72)的动力输入轴(722) 上,第三传动带(75)的一端套置在第五传动轮(73)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六传动轮(74)上, 移动小车(76)设在对应于所述机座(1)的一侧的地坪上,所述的减速箱(72)的动力输 出轴上固设有卡爪盘(721),在卡爪盘(721)上设有用于将待修磨的钛管管体夹住的卡爪 (72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 小车(76)包括底座(761)、支承板(762)、拉手(763)和地轨(764),地轨(764)的数量有 一对,彼此平行地敷设在对应于所述机座(1)的一侧的地坪上,底座(761)上配设有滚轮 (7611),滚轮(7611)与地轨(764)相配合,支承板(762)与底座(76)浮动连接,所述的第 三电机(71)和减速箱(72)固定在支承板(762)上,拉手(763)与底座(761)固定,其中 支承板(762)通过一组螺钉(7621)与底座(761)连接,并且在各螺钉(7621)上套设有缓 冲弹簧(7622),缓冲弹簧(7622)的上端与支承板(762)接触,而下端与底座(1)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座(1)上固设有一冷却水喷射管(8),该冷却水喷射管(8)的一端与水源管路连接,另一 端固设有喷嘴(82),喷嘴(82)对应于所述的托管机构(2),在所述的机座(1)的上表面并 且围绕所述的固定盘座(13)的周围设有四周接合的围液堰(14),在围液堰(14)的壁体上 开设有一引液孔(141)。
全文摘要
一种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一机座,机座的一端具有第一支架,另一端具有第二支架,中部具有固定盘座,固定盘座具有固定盘;一托管机构,设在固定盘上;一第一作用缸,铰接在机座的一端;一第二作用缸,铰接在机座的另一端;一第一砂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架上,与第一作用缸连接;一第二砂磨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架上,与第二作用缸连接,且还对应于托管机构的上方;喂管机构,设在对应于机座的一侧的地坪上,与托管机构相对应。优点可以保障修磨效率和质量以及确保修磨效果的一致性,而且无需像已有技术那样由作业工人握住钛管管体并且人为地使钛管管体旋转,从而可极致地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
文档编号B24B27/033GK101829943SQ20101018930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日
发明者吴建刚, 王爱君, 章建国 申请人:常熟市中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