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热处理炉的炉底板,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
背景技术:
工业热处理炉的炉底板是一种消耗量很大的备件,通常采用铸钢制造。由于热处 理炉特别是高温热处理炉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当热处理炉中的炉底板使用一段时间后, 在热应力、待处理工件的重量及炉内气氛等因素的作用下,炉底板很容易产生变形或损坏。 另外,在工业热处理炉中,工件传送带是直接架设在炉底板上的,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件传 送带和炉底板相接触表面就会出现损伤,因此在工业热处理炉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拆卸 更换炉底板。目前,炉底板一般为整体式钢板,在炉底板变形或损坏时,拆卸及更换都极为 不便,并且经常是炉底板一小部分损坏就得更换整个炉底板,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式抗变形炉底 板,其使用寿命长且不易变形,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炉底 板包括多个相互拼装在一起的模块以及设置在各模块上表面上的石墨。优选地,模块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石墨的槽,所述石墨镶嵌在所述槽内。优选地,所述石墨的上表面与所述模块的上表面相齐平。优选地,多个所述的槽在所述的模块的上表面上均勻分布。优选地,所述槽为圆形。优选地,所述模块为边角为圆角的长框体,在模块的一端设有插孔,另一端设有插 杆,两相邻模块中的一个模块的插杆插在另一个模块的插孔内。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炉底板由多个模块相互拼装而成,炉底板受热时不易变形,并且在炉底板 有损伤时,只需将与损伤对应的模块拆下更换即可;另,炉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模块上表面 的石墨,石墨具有润滑作用,可有效降低工件输送带与模块之间的磨损。因此,本发明炉底 板的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低。
图1为本发明的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模块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模块的后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其中1、模块;2、石墨;3、槽;4、插孔;5、插杆。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1-4所示,一种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根据炉膛内尺寸,将模块式抗变形炉底 板设计为具有一定长宽尺寸的底板模块1,一个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由多个模块1拼装而 成,各模块1的边角为圆角,见图4所示,在模块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大小均一、分布均勻的槽3,槽3内镶嵌 有石墨2,石墨2的表面与模块1的表面相齐平。当工件输送带经过炉底板上表面时,工件 输送带与炉底板表面的石墨相接触,石墨润滑减少了工件输送带与炉底板的摩擦,延长炉 底板的使用寿命。见图1-4所示,模块1 一端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开设有插孔4 ;模块1另一 端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连接有插杆5,通过插孔4和插杆5相配合将各模块1相互紧密连接。在具体操作组装炉底板时,可以根据工业热处理炉的宽度来决定需要用多少数量 的模块来组装成炉底板。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板包括多个相互拼装在一起的模 块(1)以及设置在各所述模块(1)上表面上的石墨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1)上开设有 多个用于容纳所述石墨的槽(3),所述的石墨(2)镶嵌在所述槽(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O)的上表面 与所述模块(1)的上表面相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槽(3)在所 述的模块(1)的上表面上均勻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C3)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为边角为圆角 的长框体,在模块(1)的一端设有插孔G),另一端设有插杆(5),两相邻模块(1)中的一个 模块⑴的插杆(5)插在另一个模块⑴的插孔⑷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式抗变形炉底板,该炉底板包括多个相互拼装在一起的模块以及设置在各模块上表面上的石墨。本发明炉底板由多个模块相互拼装而成,炉底板受热时不易变形,并且在炉底板有损伤时,只需将与损伤对应的模块拆下更换即可;另,炉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模块上表面的石墨,石墨具有润滑作用,可有效降低工件输送带与模块之间的磨损。因此,本发明炉底板的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低。
文档编号C21D1/00GK102080144SQ20101056206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徐芳, 蒋岳明, 郑秀凤 申请人:苏州中门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