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炉炉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32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转炉炉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转炉炉口。
背景技术
目前的炼钢转炉炉口采用整体结构形式,由于易损部位为上半圈炉口,在炉口损 坏部位多次焊接以后造成母材变质,出现焊接效果不理想的情况,焊完后维持生产时间越 来越短,当漏水严重时就威胁安全生产,这时就需要更换整个炉口,检修时间长,工作强度 大,极大的影响了炼钢生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的新 型转炉炉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转炉炉口,包括上半圈炉口、下半圈炉口和冷却系统,上半圈炉口和下半 圈炉口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转炉炉壳上,冷却系统分别与上半圈炉口和下半圈炉口连接。所述的冷却系统包括上进水管、下进水管、上回水管和下回水管,上进水管一端与 上半圈炉口进水环管连通,一端与冷却水来水管连接;下回水管一端与下半圈炉口回水腔 连通,一端与冷却水回水管连接;上回水管与下进水管相连通,上回水管一端与上半圈炉口 回水腔连通,一端通过下进水管与下半圈炉口进水环管连通。所述的冷却系统外侧设有保护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采用两个半炉口组装的结构形式,出现损坏情况的时 候,就可以只更换损坏部分,不仅节省了大量备件费用,还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冷却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转炉炉口,如图1所示,包括上半圈炉口 2、下半圈炉口 9和冷却系统,上 半圈炉口 2和下半圈炉口 9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转炉炉壳上,冷却系统分别与上半圈炉口 2和下半圈炉口 9连接。冷却系统外侧设有保护罩8,用于保护冷却系统。如图1、图2所示,冷却系统包括上进水管5、下进水管6、上回水管4和下回水管 7,上进水管5 —端与上半圈炉口进水环管1连通,一端与冷却水来水管12连接;下回水管 7 一端与下半圈炉口回水腔11连通,一端与冷却水回水管13连接;上回水管4与下进水管6相连通,上回水管4 一端与上半圈炉口回水腔3连通,一端通过下进水管6与下半圈炉口 进水环管10连通。 冷却水来水管12内的冷水通过上进水管5流入上半圈炉口进水环管1,再从上半 圈进水环管1的出口流入上半圈炉口回水腔3,从而对上半圈炉口 2进行冷却,上半圈炉口 回水腔3内的冷却水通过上回水管4进入下进水管6,再依次通过下半圈炉口进水环管10 和下半圈炉口回水腔11,将下半圈炉口 9冷却,最后通过下回水管7流入冷却水回水管13。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转炉炉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圈炉口、下半圈炉口和冷却系统,上半圈炉口和下半圈炉口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转炉炉壳上,冷却系统分别与上半圈炉口和下半圈炉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炉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系统包括上进 水管、下进水管、上回水管和下回水管,上进水管一端与上半圈炉口进水环管连通,一端与 冷却水来水管连接;下回水管一端与下半圈炉口回水腔连通,一端与冷却水回水管连接; 上回水管与下进水管相连通,上回水管一端与上半圈炉口回水腔连通,一端通过下进水管 与下半圈炉口进水环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炉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系统外侧设有 保护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转炉炉口,包括上半圈炉口、下半圈炉口和冷却系统,上半圈炉口和下半圈炉口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转炉炉壳上,冷却系统分别与上半圈炉口和下半圈炉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更换灵活,从而有效的节省了检修时间,降低了炉口备件的成本。
文档编号C21C5/46GK201737968SQ201020219209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凌克, 刘伟, 孔令德, 李高升, 王铁刚, 秦传波, 赵同涛, 高波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