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

文档序号:3295169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能源工业对钢管的需求量快速上升,我国无缝钢管生产规模和速度都取得长足发展,无论是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还是生产管理都已发生质的飞跃,然而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设备和工艺都存在相当的差距,技改、创造和发明是事在必行。无缝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加热炉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与钢管内壁表面层的铁元素发生氧化化合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铁层。这些氧化铁层对于下道工序而言是冷拔工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必须要去除内壁表面氧化层,既钢管内壁钢砂清除工艺。目前国内钢管内壁氧化层清除主要采用酸洗工艺和高压水除鳞工艺。酸洗工艺不仅对操作人员身体有伤害,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液和废气还污染环境,受到国家环保部门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高压水除鳞工艺浪费严重,而且工艺还未成熟,钢管内壁氧化层清除效果不太好、效率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度快、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完全取代酸洗的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选择带有氧化层的钢管,然后通过运输装置将钢管自动运行到清理工位;步骤二,钢管到达清理工位后,喷枪系统自动进入钢管内壁前端,然后喷射钢砂对钢管工件内壁周表的氧化层进行清理;步骤三,氧化层清理完毕后首先进行检查,然后对钢管内钢砂及氧化皮进行清理,然后钢管迅速卸料,最后得到成品钢管。所述步骤一中运输装置为链条输送系统;所述步骤二中喷枪在钢管内以工作压力 0. 5-0. 7Mpa压缩空气为动力,让钢砂射流以8个不同空间坐标方位对钢管工件内壁周表的氧化层进行清理;所述步骤二中喷枪系统采用连续高速喷射钢砂射流的方式对钢管工件内壁的氧化层进行清除;所述步骤三中采用气力输送系统对氧化层清理完毕后的钢管进行检查。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清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步骤简单,速度快、效率高,采用钢砂完全取代酸洗,不仅能耗降低、产率提高而且工序简化和减少污染;钢砂循环系统,回收后的钢砂可重复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气力输送系统可使钢管内壁的氧化层尽除,恢复光亮金属表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选择带有氧化层的钢管,然后通过运输装置将钢管自动运行到清理工位,所述运输装置为链条输送系统;步骤二,钢管到达清理工位后,喷枪系统自动进入钢管内壁前端,然后喷枪采用连续高速喷射的方式喷射钢砂对钢管工件内壁周表的氧化层进行清理,喷射时喷枪在钢管内以工作压力0. 5-0. 7Mpa压缩空气为动力,边喷射边后退,让钢砂射流以8个不同空间坐标方位对钢管工件内壁周表的氧化层进行清理;步骤三,氧化层清理完毕后首先采用气力输送系统进行检查,然后对钢管内钢砂及氧化皮进行清理,然后钢管迅速卸料,最后得到成品钢管。
权利要求
1.一种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选择带有氧化层的钢管,然后通过运输装置将钢管自动运行到清理工位;步骤二,钢管到达清理工位后,喷枪系统自动进入钢管内壁前端,然后喷射钢砂对钢管工件内壁周表的氧化层进行清理;步骤三,氧化层清理完毕后首先进行检查,然后对钢管内钢砂及氧化皮进行清理,然后钢管迅速卸料,最后得到成品钢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一中运输装置为链条输送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喷枪在钢管内以工作压力0. 5-0. 7Mpa压缩空气为动力,让钢砂射流以8个不同空间坐标方位对钢管工件内壁周表的氧化层进行清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喷枪系统采用连续高速喷射钢砂射流的方式对钢管工件内壁的氧化层进行清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三中采用气力输送系统对氧化层清理完毕后的钢管进行检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选择带有氧化层的钢管,然后通过运输装置将钢管自动运行到清理工位;步骤二,钢管到达清理工位后,喷枪系统自动进入钢管内壁前端,然后喷射钢砂对钢管工件内壁周表的氧化层进行清理;步骤三,氧化层清理完毕后首先进行检查,然后对钢管内钢砂及氧化皮进行清理,然后钢管迅速卸料,最后得到成品钢管。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完全取代酸洗去除钢管内壁氧化层的方法。
文档编号B24C1/04GK102267099SQ20111022866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6日
发明者张铮 申请人:张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