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头总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37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夹头总成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头总成箱。
技术背景电机通过同步轮、同步带带动多组夹头、研磨柱,在丝杠作用下进入和进出研磨位,一次对毛坯产品进行多组研磨,现有的夹头总成箱在研磨过程中稳定性差,容易出现震动,造成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并且研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头总成箱,它通过齿轮箱垫块固定在两组直线导轨上面,能很好的保证整个夹头组成箱在研磨过程中稳定性,防止研磨棒在研磨过程中出现震动,并使用多工位、逐步加大研磨棒、精确次数等,使加工精度达到要求,提高了研磨效率。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机1、 后齿轮箱2、涨紧轮3、涨紧轮轴4、涨紧轮座5、同步带6、同步轮7、夹头8、齿轮箱底板9、齿轮箱垫块10、导料柱11、研磨柱12和前齿轮箱盖13,电机1的前端套接有后齿轮箱2,后齿轮箱2的前端通过涨紧轮3和涨紧轮轴4连接有涨紧轮座5,后齿轮箱2与前齿轮箱盖13 之间设置有同步轮7,同步轮7的外侧设置有同步带6,后齿轮箱2与前齿轮箱盖13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底板9,齿轮箱底板9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垫块10,后齿轮箱2和前齿轮箱盖 13的小孔内对应设置有夹头8,夹头8的前端设置有导料柱11、研磨柱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通过齿轮箱垫块固定在两组直线导轨上面,能很好的保证整个夹头组成箱在研磨过程中稳定性,防止研磨棒在研磨过程中出现震动,并使用多工位、逐步加大研磨棒、精确次数等,使加工精度达到要求,提高了研磨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机1、后齿轮箱2、涨紧轮3、涨紧轮轴4、涨紧轮座5、同步带6、同步轮7、夹头8、齿轮箱底板9、齿轮箱垫块10、导料柱11、研磨柱12和前齿轮箱盖13,电机1的前端套接有后齿轮箱2,后齿轮箱2的前端通过涨紧轮3和涨紧轮轴4连接有涨紧轮座5,后齿轮箱2与前齿轮箱盖13之间设置有同步轮7,同步轮7的外侧设置有同步带6,后齿轮箱2与前齿轮箱盖13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底板9,齿轮箱底板9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垫块10,后齿轮箱2和前齿轮箱盖13的小孔内对应设置有夹头8,夹头8的前端设置有导料柱11、研磨柱12。
3[0009] 本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齿轮箱垫块固定在两组直线导轨上面,能很好的保证整个夹头组成箱在研磨过程中稳定性,防止研磨棒在研磨过程中出现震动,并使用多工位、逐步加大研磨棒、精确次数等,使加工精度达到要求,提高了研磨效率。
权利要求1. 一种夹头总成箱,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电机(1)、后齿轮箱O)、涨紧轮(3)、涨紧轮轴 (4)、涨紧轮座(5)、同步带(6)、同步轮(7)、夹头(8)、齿轮箱底板(9)、齿轮箱垫块(10)、导料柱(11)、研磨柱(12)和前齿轮箱盖(13),电机(1)的前端套接有后齿轮箱0),后齿轮箱O)的前端通过涨紧轮C3)和涨紧轮轴(4)连接有涨紧轮座(5),后齿轮箱( 与前齿轮箱盖(1 之间设置有同步轮(7),同步轮(7)的外侧设置有同步带(6),后齿轮箱(2)与前齿轮箱盖(1 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底板(9),齿轮箱底板(9)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垫块 (10),后齿轮箱( 和前齿轮箱盖(1 的小孔内对应设置有夹头(8),夹头(8)的前端设置有导料柱(11)、研磨柱(12)。
专利摘要一种夹头总成箱,它涉及机械领域,它包含电机、后齿轮箱、涨紧轮、涨紧轮轴、涨紧轮座、同步带、同步轮、夹头、齿轮箱底板、齿轮箱垫块、导料柱、研磨柱和前齿轮箱盖,电机的前端套接有后齿轮箱,后齿轮箱的前端通过涨紧轮和涨紧轮轴连接有涨紧轮座,后齿轮箱与前齿轮箱盖之间设置有同步轮,同步轮的外侧设置有同步带,后齿轮箱与前齿轮箱盖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底板,齿轮箱底板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垫块,后齿轮箱和前齿轮箱盖的小孔内对应设置有夹头,夹头的前端设置有导料柱、研磨柱。它能防止研磨棒震动,使加工精度达到要求。
文档编号B24B41/04GK202200160SQ2011202535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6日
发明者龚培生 申请人:龚培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