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连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结晶器,尤其涉及一种固定水缝式圆方坯连铸结晶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连铸结晶器普遍分为两大类一是水槽背板式连铸结晶器,其特征是在结晶器外壁加工冷却水槽,由背板密封水槽内的一冷水背板式连铸结晶器;二是水套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其特征是水套同心套装于结晶器的外部,水套和结晶器之间形成水缝作为一冷水通道。[0003]对板坯连铸而言,结晶器通常全部采用水槽背板式连铸结晶器,而对圆方坯连铸而言,绝大多数采用水套水缝式连铸结晶器。[0004]现有技术中,水套水缝式结晶器的水套和结晶器为同心套装结构,因水套完全脱离结晶器作浮动装配,为此,很难保证水套水缝式结晶器水缝的均勻性,从而造成坯壳冷却不均的质量和生产问题。为保证水套水缝式结晶器的水缝均勻,通常的做法是,在水套纵向上设置上中下三层调节螺栓,由调节螺栓的旋入长度来定位水缝均勻性。但该做法误差很大,也带来很大的操作难度和不确定性。另外,在实际生产装配中,结晶器往往都是先装配水套,然后再装入结晶器铜套,这样,在装配完成后,水缝仅上下两端可测量其均勻性,水缝中间无法再次测量,此时,若因结晶器铜套变形或水套变形等问题,则水套水缝式结晶器水缝结构均勻性及其质量无法采用螺栓调节得到根本保证。实用新型内容[0005]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所述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采用了具有若干纵向加强筋的水套,并由所述加强筋在水套和结晶器铜套之间形成固定水缝,不需人工调节即可实现水缝均勻分布。另外,本发明所述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0006]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技术方案如下[0007]—种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包括结晶器铜套、设置于所述结晶器铜套内的结晶器水套、设置于所述结晶器铜套上下侧的上法兰和下法兰,其特征在于[0008]所述结晶器水套为对半分开结构,所述结晶器水套的型腔内壁与所述结晶器铜套外壳之间形成水缝,并设置有纵向加强筋。[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0010]所述纵向加强筋设置于所述结晶器水套的型腔内壁上。[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0012]加强筋突出于所述结晶器水套型腔内壁的尺寸小于所述结晶器水缝尺寸;加强筋的顶面从上至下加工成与所述结晶器铜套外壁平行的弧面,所述结晶器铜套同心套装于所述结晶器水套内。[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0014]所述的所述结晶器水套为由沿纵向截面对半分开的两部分不锈钢结构构成,两部分之间由紧固螺栓紧固。[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0016]在所述结晶器水套的型腔内壁与所述结晶器铜套外壳之间间隔设置纵向加强筋, 所述纵向加强筋设置8 12根。[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0018]纵向加强筋突出所述结晶器水套型腔内壁的高度根据所述结晶器水缝尺寸确定, 所述水缝尺寸为2 5mm,所述纵向加强筋的突出高度小于水缝尺寸0. 2 1mm。[0019]由于所述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水套型腔内壁上分布若干纵向加强筋,且其顶面从上至下由机加工的方法加工成与结晶器铜套外壁平行的弧面,两弧面之间间隙0. 2 Imm,可方便铜套同心套装于水套内。[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采用带纵向加强筋的水套,加强筋的顶面为弧面与结晶器铜套外壁弧面平行,且留出一定的装配间隙,方便装配。另一方面,加强筋突出高度直接决定水缝尺寸,且由机加工保证其尺寸精度,并最终保证结晶器的水缝固定均勻。[0021]在结晶器装配时,铜套一次套装,不需要人工调节水缝,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固定水缝式结晶器对铜套或水套变形有充分预判作用,若干有一部分变形, 将造成装配失败,从而提醒装配操作的精准作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铸结晶器装置结构图;[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图A-A截面图。[0024]图中,1为结晶器铜套,2为结晶器水套,3为纵向加强筋,4为水缝,5为紧固件,6 为上法兰,7为下法兰,8为结晶器外壳,9为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6]实施例1[0027]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一种连铸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结构图, 由1结晶器铜套,2结晶器水套,3纵向加强筋,4水缝,5紧固件,6结晶器上法兰,7结晶器下法兰,8结晶器外壳,9密封件等构成,结晶器铜套1和水套2同心套装形成水缝4,当钢液在结晶器铜套1内浇注时,结晶器水套2和水缝4的高速冷却水(俗称一冷水)带走钢液的凝固热,形成一定厚度的凝固坯壳。结晶器外壳8上有与外部水箱连接的进出水连接口(与现有技术中一致,图中未示出),进水和出水在结晶器外壳8内由上法兰6和下法兰 7形成封闭水箱。[0028]本实施例的结晶器水套2为对半分开结构,即水套2和2’由紧固件5连接在一起, 由密封件9密封水缝4内的高速水流。4[0029]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水套2和2’其型腔内壁有若干纵向加强筋3,优选的数目为 8 12根。本实施例中,加强筋共8根,加强筋3突出水套2和2’的型腔内壁尺寸由结晶器的水缝尺寸确定,若结晶器水缝尺寸为3mm,则加强筋3突出尺寸比3mm略小。[0030]所述加强筋3的顶面由机加工的方法加工成与结晶器铜套1外壁平行的弧面,弧面之间留出装配间隙,优选的尺寸是0. 2 1mm。[0031]由于加强筋3和结晶器铜套1间隙配合同心装配,使得水套2和2’的内壁和铜套1之间的水缝4固定不变,一次完成装配,不需要人工调节即可满足水缝均勻的要求,方便了操作。同时,因加强筋3全部由机加工完成,制造精度很高,完全满足均勻水缝的要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可以对水套或铜套的变形有预判作用,提醒装配操作, 比如若铜套变形了,铜套和水套加强筋之间的配合间隙改变,会造成装配失败,提醒操作人员修整,保证了结晶器完好可靠。[0032]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加强筋3在整个水缝4的圆周上仅仅设置8 12个,加强筋3的本身厚度很小,对结晶器水流的阻力影响很小,通过生产实验,该新型结晶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形成更均勻的凝固坯壳,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0033]根据不是说了,采用带纵向加强筋的水套,加强筋的顶面为弧面与结晶器铜套外壁弧面平行,且留出一定的装配间隙,方便装配;而加强筋突出高度直接决定水缝尺寸,且由机加工保证其尺寸精度,并最终保证结晶器的水缝固定均勻,在结晶器装配时,铜套一次套装,不需要人工调节水缝,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固定水缝式结晶器对铜套或水套变形有充分预判作用,若干有一部分变形,将造成装配失败,从而提醒装配操作的精准作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003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所述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采用了具有若干纵向加强筋的水套,并由所述加强筋在水套和结晶器铜套之间形成固定水缝, 不需人工调节即可实现水缝均勻分布。另外,本发明所述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0035]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方形结晶器,同样适用于圆坯结晶器的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包括结晶器铜套(1)、设置于所述结晶器铜套内的结晶器水套O)、设置于所述结晶器铜套(1)上下侧的上法兰(6)和下法兰(7),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水套O)为对半分开结构,所述结晶器水套O)的型腔内壁与所述结晶器铜套(1)外壳之间形成水缝G),并设置有纵向加强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强筋设置于所述结晶器水套O)的型腔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加强筋突出于所述结晶器水套(2)型腔内壁的尺寸小于所述结晶器水缝(4)尺寸;加强筋的顶面从上至下加工成与所述结晶器铜套(1)外壁平行的弧面,所述结晶器铜套(1)同心套装于所述结晶器水套 (2)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水套(2)为由沿纵向截面对半分开的两部分不锈钢结构构成,两部分之间由紧固螺栓紧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晶器水套(2)的型腔内壁与所述结晶器铜套(1)外壳之间间隔设置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设置8 12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纵向加强筋突出所述结晶器水套(2)型腔内壁的高度根据所述结晶器水缝(4)尺寸确定,所述结晶器水缝(4)尺寸为2 5mm,所述纵向加强筋的突出高度小于水缝尺寸0. 2 1mm。
专利摘要一种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包括结晶器铜套(1)、设置于所述结晶器铜套内的结晶器水套(2)、设置于所述结晶器铜套(1)上下侧的上法兰(6)和下法兰(7),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水套(2)为对半分开结构,所述结晶器水套(2)的型腔内壁与所述结晶器铜套(1)外壳之间形成水缝(4),并设置有纵向加强筋。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所述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采用了具有若干纵向加强筋的水套,并由所述加强筋在水套和结晶器铜套之间形成固定水缝,不需人工调节即可实现水缝均匀分布。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水缝式连铸结晶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方形结晶器,同样适用于圆坯结晶器的应用。
文档编号B22D11/055GK202291315SQ2011204140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
发明者侯晓光, 刘俊江, 吴晔初, 孟庆玉, 李树贵, 柳凯, 王勇, 胡安明, 蒋际欢, 靳庆峰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