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9112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对大型铸件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属于铸造工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铸件(尤其的铸钢铸铜)在铸造工艺设计时,在铸件较厚的部位设置必要的冷却系统来进行冷却。现技术中通常使用冷铁来调节较厚部分的冷却速度,用以消除此部位的缩孔或缩松铸造缺,使用冷铁存在以下缺点I、冷铁如果处理不当(如有锈、有潮气),会造成夹渣气孔等缺陷;
调节冷却速度不的最理想的;3、冷铁的制造、管理费用较高,使生产成本增加;4、冷铁的通用性较差,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厚度需要设计不同的冷铁;5、冷铁使用有时很困难,(如风电轮毂侧面冷铁在震动紧实时操作不当会移位,影响质量),甚至无法使用冷铁,(如螺旋桨叶根厚大处无法使用冷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冷却效果佳且结构简单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水箱,所述冷却管设置在型砂内,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出水口延伸在型砂外,所述冷却管与水箱之间设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包括汇流排、多个分流管,所述汇流排分别与相应的分流管呈T型连通,所述冷却管与任一分流管上接通;所述分流管上分别设有相应的冷却管进水阀门。上述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分流管与冷却管连接处分别接有相应的压缩空气阀门。上述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冷却管出口通过出水管通入储水池。上述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其中,还包括温度监控装置,所述温度监控装置包括热电偶、温度显示仪,所述热电偶设置在型砂内,位于冷却管侧边,所述热电偶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显示仪连接。上述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储水池与所述水箱之间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依次设有进水泵、进水阀。上述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冷却管设置在型砂内,位于铸件侧边,所述冷却管与铸件之间的间距α为10-30毫米。上述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储水池上设有可将热水输送的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热水泵。[0016]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I、冷却效果好,冷却速度可以调节;2、克服了使用冷铁不当产生缺陷的可能;3、使用方便,只需将冷却管造型(芯)时埋入需要冷却的部位即可,浇注时连接好管接头;4、节能降耗,综合成本底。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23、水箱3,所述冷却管21设置在型砂26内,冷却管23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3连通,出水口延伸在型砂26外。通过水箱3内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管23对型砂26内的铸件25进行冷却。为了对铸件的冷却进行控制,或同时对多个铸件进行冷却,可在冷却管23与水箱3之间设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包括汇流排13、多个分流管,所述汇流排13分别与相应的分流管呈T型连通,任一分流管上接通冷却管23,汇流排13通过水箱出水管8与水箱3连通,工作时,水箱3的冷却水经水箱出水管8流至汇流排13,通过汇流排13的分流管30分流,从而,对冷却水的流量进行控制,所述分流管上分别设有相应的冷却管进水阀门14。所述分流管与冷却管23连接处分别接有相应的压缩空气阀门16,为了节约用水,所述冷却管23出口通过出水管19通入储水池10。为了方便控制,冷却系统还包括温度监控装置,所述温度监控装置包括热电偶24、温度显示仪17,所述热电偶24设置在型砂26内,可位于冷却管23侧边,所述热电偶24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显示仪17连接。为了节约用水,可将所述储水池10与所述水箱3之间设有输水管7,所述输水管上依次设有进水泵9、进水阀6,通过输水管7将储水池10内的水送入水箱3中,为了对铸件进行更好的冷却,所述冷却管23与铸件25之间的间距α为10-30毫米。为了循环利用水源,可在所述储水池10上设有可将热水输送的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热水泵11。补充水进水管I,补充水进水管阀门开关2,水箱3,水箱支撑平台4,水位仪5,进水阀门开关6,水箱进水管7,水箱出水管8,水箱进水水泵9,水池10,热水泵11,控制柜12,汇流排13,冷却管进水阀门开关14,压缩空气阀门开关15,三通管接头16,热电偶温度显示仪17,汇流排管接头18,出水皮管19,进水皮管20,冷却管出水管接头21,冷却管进水管接头22,冷却管23,热电偶24,铸型25,型砂26。水箱3是用来供给冷却用水的,必须保证足够多的水,由水位仪5来控制,当水箱进水水泵9从水池10中抽水,通过进水阀门开关6和水箱进水管7,输送到水箱3中的水不够时,打开补充水进水管阀门开关2,由补充水进水管I补仓水箱中的水。水箱3安放在水箱支撑平台4上,以保证足够高的水压。水箱3中的水,通过关闭压缩空气阀门开关15,打开冷却管进水阀门开关14,水箱中水经过水箱出水管8 —汇流排管接头18 —三通管接头16 —进水皮管20 —冷却管进水管接头22到达冷却管23。金属液在浇入铸型25后,使铸型25周围型砂26温度升高,型砂温度可以通过热电偶24和热电偶温度显示仪17测出。冷却管23中水的流动将型砂26热量带走,从而起到冷却铸型25中金属液的作用。为了取得更好的冷却效果,冷却管23与铸型25之间砂的厚度保持在10毫米到30毫米之间。根据测出的砂温,调节冷却管进水阀门开关14大小,调节水的流量,控制冷却速度。经过冷却管23加热后的水,通过冷却管出水管接头21和出水皮管19流到水池10中,从而完成一个循环。水池10中的热水可以通过热水泵11送往浴室中,使金属液的热量达到部分利用。水位仪5、水箱进水水泵9、热水泵11、热电偶24、冷却管进水阀门开关14的所有控制均连接到控制柜12中,由控制柜12进行控制。压缩空气阀门开关15接压缩空气,打开压缩空气阀门开关15时,冷却管进水阀门开关14必须关闭,使用压缩空气阀门开关15接压缩空气目的是清理冷却管23中的砂子等杂物,保证管道畅通,另外在应急的情况下,冷却管23破裂时,可以将冷却管23中的水迅速排出,同时也可以用压缩空气代替水来冷却。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水箱,所述冷却管设置在型砂内,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出水口延伸在型砂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与水箱之间设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包括汇流排、多个分流管,所述汇流排分别与相应的分流管呈T型连通,所述冷却管与任一分流管上接通;所述分流管上分别设有相应的冷却管进水阀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与冷却管连接处分别接有相应的压缩空气阀门。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出口通过出水管通入储水池。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监控装置,所述温度监控装置包括热电偶、温度显示仪,所述热电偶设置在型砂内,位于冷却管侧边,所述热电偶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显示仪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与所述水箱之间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依次设有进水泵、进水阀。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与铸件之间的间距α为10-30毫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上设有可将热水输送的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热水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水箱,所述冷却管设置在型砂内,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出水口延伸在型砂外,水箱是用来供给冷却用水的,由水位仪来控制,水箱进水水泵从水池中抽水,通过进水阀门开关和水箱进水管,由补充水进水管补仓水箱中的水;水箱安放在水箱支撑平台上;水箱中的水通打开冷却管进水阀门开关,水箱中水依次经过水箱出水管、汇流排管接头、三通管接头、进水皮管、冷却管进水管接头到达冷却管,冷却管设置于铸型中;经过冷却管加热后的水,通过冷却管出水管接头和出水皮管流到水池中,从而完成一个循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冷却效果佳、可以控制冷却速度、节能降耗、成本底。
文档编号B22D27/04GK202741716SQ20122024371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陈永道, 王湘来, 宋佩学, 施小建 申请人:镇江同舟螺旋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