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缸体浇铸的芯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637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缸体浇铸的芯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缸体浇铸的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缸体浇铸的芯骨。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一般的缸体都含有水套结构,该水套结构采用水套砂芯浇铸而成。为保证水套砂芯的强度和防止浇注后铸件缸筒变形,一般会在水套砂芯中间加设芯骨。但由于在浇注过程中,芯骨和水套砂芯在高温下会产生热膨胀,而芯骨热膨胀系数比水套砂芯热膨胀系数大O. 4(芯骨为金属),所以芯骨容易将水套砂芯涨裂,导致涂料或砂粒脱落,使得铸件出现表面缺陷或加工后渗漏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不影响铸件成品率的用于缸体浇铸的芯骨。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缸体浇铸的芯骨,包括芯骨本体,所述芯骨本体两连接端分别包裹有耐温软质材料。通过在芯骨本体两连接端分别包裹耐温软质材料,这样在浇铸时,随着芯骨的膨胀,耐温软质材料会被压缩,为芯骨膨胀腾出空间,以防止芯骨将水套砂芯涨裂。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耐温软质材料为石棉,当然也可采用其他耐温软质材料。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耐温软质材料的厚度为f3mm。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芯骨本体两连接端分别包裹耐温软质材料,这样在浇铸时,随着芯骨的膨胀,耐温软质材料会被压缩,为芯骨膨胀腾出空间,以防止芯骨将水套砂芯涨
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且不影响铸件成品率等。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芯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水套砂芯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5为沿图4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芯骨本体I,耐温软质材料2,水套砂芯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缸体浇铸的芯骨,包括芯骨本体1,所述芯骨本体I两连接端分别包裹有耐温软质材料2。通过在芯骨本体I两连接端分别包裹耐温软质材料2,这样在浇铸时,随着芯骨I的膨胀,耐温软质材料2会被压缩,为芯骨I膨胀腾出空间,以防止芯骨I将水套砂芯3涨裂。所述耐温软质材料2为石棉,当然也可采用其他耐温软质材料。所述耐温软质材料2的厚度为3mm。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芯骨本体I两连接端分别包裹耐温软质材料2,这样在浇铸时,随着芯骨I的膨胀,耐温软质材料2会被压缩,为芯骨I膨胀腾出空间,以防止芯骨I将水套砂芯3涨裂。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缸体浇铸的芯骨,包括芯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骨本体(I)两连接端分别包裹有耐温软质材料(2 )。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缸体浇铸的芯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软质材料(2)为石棉。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缸体浇铸的芯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软质材料(2)的厚度为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缸体浇铸的芯骨,包括芯骨本体,所述芯骨本体两连接端分别包裹有耐温软质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芯骨本体两连接端分别包裹耐温软质材料,这样在浇铸时,随着芯骨的膨胀,耐温软质材料会被压缩,为芯骨膨胀腾出空间,以防止芯骨将水套砂芯涨裂。适用于缸体的浇铸。
文档编号B22C9/10GK202725965SQ2012204164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符征红, 庞争群, 赵学清, 吴大春, 杨亚飞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