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铁合金旋转溜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
背景技术:
铁合金旋转溜槽是一种炼钢车间转炉炉后铁合金加料的设备。炼钢车间转炉生产过程中,转炉出钢时,需要向炉下盛钢钢包内加入铁合金调质。铁合金加料是通过炉后铁合金旋转溜槽来实现。现有铁合金旋转溜槽通常采用滑动轴套传动方式,此结构回转阻力大,易卡死,时常对生产造成影响。而且滑动轴套传动方式对制造精度、设备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同时回转部分设备材料性能要求高、制造时间长、投资大。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性能更好的铁合金旋转溜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所述旋转溜槽至少包括底座、内圈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回转支承、与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连接的料斗、与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相啮合的齿轮、为所述齿轮提供动力的齿轮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料斗下端的溜管;所述料斗上方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上设有双层氮封环。特别是,所述料斗上设置感应块,在所述底座的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接近开关;所述料斗内十字交错布置拉杆。特别是,所述回转支承上设有润滑油路。本实用新型铁合金旋转溜槽使用齿轮电机带动回转支承来驱动料斗做平稳回转,解决了现有装置的回转阻力大和易卡死等问题。料斗上侧面设感应块和底座上安装的接近开关为溜管的回转起到定位作用,保证了溜管加料的准确性。料斗仓内十字交错布置拉杆,既增加了仓体的刚度,又有效减小了铁合金落料对溜管的直接冲击。润滑油路的设计解决了此紧凑结构的回转支承润滑问题。防尘罩上设置的双层氮封环既保护了传动部件的清洁,又有效降低了下料的粉尘污染。本实用新型铁合金旋转溜槽结构合理、紧凑,不易卡死,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优选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铁合金旋转溜槽包括底座1,底座I上安装有齿轮电机3,齿轮电机3出轴通过其上的键连接齿轮2 ;齿轮2与回转支承8的外圈啮合,回转支承8的外圈与料斗10连接;回转支承8的内圈与底座固定;料斗10底端与溜管12连接。回转支承8上设润滑油路9,防尘罩4上设置双层氮封圈5。两个感应块6设置在料斗10上侧面,接近开关7安装在底座I上。工作流程:开启铁合金旋转溜槽,齿轮电机3驱动齿轮2转动。齿轮2与回转支承8外圈啮合传动,回转支承8的外圈带动料斗10旋转。料斗10又带动溜管12旋转,完成整个传动步骤。当转到一定角度时,料斗10上的一个感应块6与底座I上的接近开关7靠近,接近开关7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使齿轮电机3停转。待完成铁合金下料后,操作齿轮电机3反向回转,料斗10上的另一个感应块6与底座I上的接近开关7靠近,接近开关7再次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使齿轮电机3停转,复位,完成铁合金加料工序。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溜槽至少包括底座、内圈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回转支承、与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连接的料斗、与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相啮合的齿轮、为所述齿轮提供动力的齿轮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料斗下端的溜管;所述料斗上方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上设有双层氮封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合金旋转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上设置感应块,在所述底座的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接近开关;所述料斗内十字交错布置拉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合金旋转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上设有润滑油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为解决现有装置易卡死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铁合金旋转溜槽至少包括底座、内圈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回转支承、与回转支承的外圈连接的料斗、与回转支承的外圈相啮合的齿轮、为齿轮提供动力的齿轮电机、以及连接在料斗下端的溜管。料斗上设置感应块,在底座的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接近开关。料斗内十字交错布置拉杆。回转支承上设有润滑油路。料斗上方设有防尘罩,防尘罩上设有双层氮封环。本实用新型铁合金旋转溜槽结构合理、紧凑,不易卡死,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可用于各炼钢车间转炉炉后铁合金加料工序中。
文档编号C21C5/46GK202925052SQ20122042136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查炜玮, 朱晓琼, 赵孝峰 申请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