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806阅读:15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铸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轧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铸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铝板带箔坯料生产可分为热轧法和铸轧法(又称连铸连轧)两种工艺方法。铸轧法因其具有设备投资少、流程短、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目前国内铝加工企业最普通的生产方式,生产厂家遍布各省份,产能逐渐上升。铸嘴料是铸轧生产的一种关键性材料,对铸轧板的板面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铸嘴02的主要功能是为铸轧机提供连续且温度均匀的铝液,铝液通过铸嘴02由液态变成半固态熔体。继而通过铸轧机的两旋转轧辊01挤压轧制成设计的厚度,同时铸嘴02须与轧辊01表面保持O. 3-lmm间隙。铸嘴主要成分是由硅酸铝纤维加入一定比例的矿物填充料,由硅溶胶结合压制、加工、经低温烘干而成,因工艺需要铸嘴前沿呈弧状且厚度极薄。该材料本身密度较小,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强度、韧性、抗变形能力均较差。在铸轧过程中由于铸嘴要在窄长辊缝中承受铝液急速高温预热、急速降温成型等温度激剧变化的影响,同时轧辊对铸嘴外表吸热,铝液对铸嘴内表加热,材料还要受到向外挤压力、冲刷摩擦力的影响。极容易产生铸嘴变形与轧辊刮蹭、铸嘴唇沿掉块、内表面粗化与铝液产生浸润等缺陷,降低了铸嘴的使用性能,也给铸轧板坯造成“纵向条纹”缺陷,使板坯品质降低,用途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如何消除铸轧板坯表面的纵向条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嘴,以消除铸轧板坯表面的纵向条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嘴,包括铸嘴上片和铸嘴下片,所述铸嘴上片和铸嘴下片之间形成铝液流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铸嘴上片和铸嘴下片的出口前沿内侧的钛酸铝复合层。优选地,在上述铸嘴中,所述钛酸铝复合层的宽度为50mm 70mm。优选地,在上述铸嘴中,所述钛酸铝复合层的厚度为O. 5mm 3. 0mm。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嘴,完全解决铸轧板坯表面及表层下纵向条纹的缺陷问题。当立板开始使用时,铸嘴内腔由室温瞬间与750°C铝液接触后,由于钛酸铝热膨胀系数很小,铸嘴前沿变形量很小,保证了嘴辊间隙,避免了与轧辊表面的刮蹭,消除了表面纵向条纹。当连续生产时由于钛酸铝材料优良的不浸润性能及表面光滑度,消除了材料对铝液中杂质的吸附现象,使出口处铝液流速温度更均匀,消除了表层下隐性纵向条纹。该材料彻底避免了铸嘴前沿在较小外力下掉块豁口缺陷,也就消除了对应带来的板坯纵向条纹缺陷。外表面绝热复合层增强了铸嘴前沿保温,增加了铝液的流动性,成为提高铸轧板坯表面质量的有利因素。由于钛酸铝复合新型铸嘴的诸多优点,消除了表面纵向条纹缺陷。使铸轧板坯表面及内在质量显著提高。该新型铸嘴将对大幅度提高铝板带箔产品质量带来深远影响。

图1为现有铸嘴工作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铸嘴工作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嘴,以消除铸轧板坯表面的纵向条纹。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铸嘴工作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铸嘴2,包括铸嘴上片和铸嘴下片,所述铸嘴上片和铸嘴下片之间形成铝液流道,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铸嘴上片和铸嘴下片的出口前沿内侧的钛酸铝复合层4。为了改变硅酸铝材料较薄厚度时的热应力变形,目前尚不具备理论和实践的条件,为迅速解决硅酸铝材料本身缺陷给铸轧板坯带来的质量问题,减少铸嘴R弧前沿处的变形等缺陷,只有改变该处的材质,使其在具有耐高温不变形的同时又具备良好的浸润性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钛酸铝是由工业氧化铝、钛白粉及添加剂经高温复合而成的新型优质耐火陶瓷材料,具有极低的热膨胀系数,强度适中,有非常好的耐热震性和很高熔点,高温下不变形、抗磨损、受力不掉渣且对铝液不浸润,具有加工后表面光滑度、平直度较高的优点。贴片经特殊加工制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经配料、合成、高压、高温制取钛酸铝材块料,经特殊加工制取贴片,在成品铸嘴R弧处适当位置,采用无机结合剂将贴片进行水平面粘贴。粘贴压实后在200°C的烘烤炉内烘干5小时,使之充分结合并将结合剂中的水挥发。复合贴片作为铸嘴2的出口前沿,需满足铸轧外表面R弧度及平直度生产要求,同时加工平直度、光滑度超过了对硅酸铝的要求。最终在铸嘴前沿用耐高温绝热材料进行复合层,有效保证前沿处的保温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嘴2,完全解决铸轧板坯3表面及表层下纵向条纹的缺陷问题。当立板开始使用时,铸嘴2内腔由室温瞬间与750°C铝液接触后,由于钛酸铝热膨胀系数很小,铸嘴2前沿变形量很小,保证了嘴辊间隙,避免了与轧辊I表面的刮蹭,消除了表面纵向条纹。当连续生产时由于钛酸铝材料优良的不浸润性能及表面光滑度,消除了材料对铝液中杂质的吸附现象,使出口处铝液流速温度更均匀,消除了表层下隐性纵向条纹。该材料彻底避免了铸嘴前沿在较小外力下掉块豁口缺陷,也就消除了对应带来的板坯纵向条纹缺陷。外表面绝热复合层增强了铸嘴前沿保温,增加了铝液的流动性,成为提高铸轧板坯表面质量的有利因素。由于钛酸铝复合新型铸嘴的诸多优点,消除了表面纵向条纹缺陷。使铸轧板坯表面及内在质量显著提高。该新型铸嘴将对大幅度提高铝板带箔产品质量带来深远影响。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钛酸铝复合层4的宽度为50mm 70mm,所述钛酸招复合层4的厚度为O. 5mm 3. 0mm。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铸嘴,包括铸嘴上片和铸嘴下片,所述铸嘴上片和铸嘴下片之间形成铝液流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铸嘴上片和铸嘴下片的出口前沿内侧的钛酸铝复合层(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铝复合层(4)的宽度为50mm 70mmo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铝复合层(4)的厚度为O.5mm 3. Om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铸嘴,包括铸嘴上片和铸嘴下片,所述铸嘴上片和铸嘴下片之间形成铝液流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铸嘴上片和铸嘴下片的出口前沿内侧的钛酸铝复合层(4)。本实用新型彻底避免了铸嘴前沿在较小外力下掉块豁口缺陷,也就消除了对应带来的板坯纵向条纹缺陷。外表面绝热复合层增强了铸嘴前沿保温,增加了铝液的流动性,成为提高铸轧板坯表面质量的有利因素。由于钛酸铝复合新型铸嘴的诸多优点,消除了表面纵向条纹缺陷。使铸轧板坯表面及内在质量显著提高。该新型铸嘴将对大幅度提高铝板带箔产品质量带来深远影响。
文档编号B22D11/06GK202845724SQ2012204733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9日
发明者佟定远 申请人:佟定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