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离心轧辊填芯浇注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铸造技术领域所使用的工艺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填芯浇注时所使用的浇注管。
背景技术:
在铸造工艺生产中,轧辊是一种既需承受较大载荷又需要表面耐磨的铸件。离心铸造是目前轧辊的主要生产工艺。在离心铸造生产轧辊毛坯的工艺中,广泛使用的是卧式离心铸造机。生产过程中先在卧式离心铸造机上利用离心作用浇注轧辊的外层毛坯,冷却后从离心浇注机上取下铸型,在铸型上放置冒口箱,填芯浇注管与浇注漏斗通过设置在各自外周的法兰组装连接,铁水通过置于冒口箱上的浇注漏斗浇注轧辊芯部,得到实心轧辊铸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离心轧辊填芯浇注管是一段长度为700mm 1200mm的中空管,浇注管一端与浇注漏斗相连接,另一端引入轧辊型腔内。使用前浇注管内部需要打制耐火水泥层。由于浇注管较长,浇注过程中难以保证垂直度,铁水在浇注管的出口处容易散溅,芯部铁水通过浇注管进入轧辊型腔时,造成芯部铁水在进入轧辊型腔后冲刷轧辊的外层毛坯,造成轧辊外层毛坯厚度不均,外层毛坯和芯部的结合层出现夹渣、氧化等质量缺陷,影响轧辊外层和芯部的结合质量,给产品质量带来潜在的风险,甚至造成废品。同时由于浇注管长度超过700_,重量超过40kg,人工打制时操作困难,烧注管内部的耐火水泥需要干燥的时间长,一般需要干燥3天以后才能使用,工作效率低,影响生产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辊填芯浇注时所使用的流速稳定、防止铁水散流、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浇注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离心轧辊填芯浇注管,所述浇注管设置有用于铁水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为二级阶梯直孔,第一阶梯孔直径小于第二阶梯孔直径。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浇注管总长小于或等于450m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铁水依次流经的第一、第二级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可以有效缓解铁水散溅和散流,使铁水向中间聚合,流速稳定,进而保证了铁水对轧辊外层的毛坯冲刷均匀,轧辊外层毛坯厚度均匀,产品质量稳定。浇注管总长小于或等于450mm,大大缩短了浇注系统的长度,保证了浇注管的垂直度,使得芯部铁水流出浇注管时可以竖直流入轧辊型腔,避免铁水流向发生角度偏差直接冲刷至轧辊外层毛坯,造成外层毛坯厚度不均。在保证满足正常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减轻了浇注管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此种浇注管组装简单,方便拆装,减少了准备时间,生产效率提高70%以上,厚度差合格率由以前的不足70%提高到85%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其中1、第一阶梯孔,2、第二阶梯孔,3、浇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离心轧辊填芯浇注管的总长小于或等于450_。浇注管3设置有浇注时铁水通过的通孔,结构如图1所示,通孔为二级阶梯直孔,其中第一阶梯孔I的直径小于第二阶梯孔2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情况如下浇注管3使用前,需要先在浇注管3的通孔内表面打制一定厚度的耐火水泥层,耐火水泥层烘干后,在浇注管3外周设置法兰盘,法兰盘密封端面与浇注管3的第一阶梯孔处端面平齐,浇注管3外周设置的法兰盘与浇注漏斗出口端外周设置的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离心轧辊的填芯浇注系统。浇注过程中,铁水通过浇注漏斗流入浇注管3,在流出浇注管3的第一阶梯孔I处时,铁水容易出现散流,因为第一阶梯孔I的直径小于第二阶梯孔2的直径,此时散流的铁水会冲刷在第二阶梯孔孔壁,由第二阶梯孔孔壁阻挡后,铁水继续沿竖直方向向下流动,通过第二阶梯孔2流出浇注管3。通过浇注管3的铁水进入轧辊型腔时,流速稳定,铁水无散流现象,对轧辊外层的毛坯冲刷均匀,轧辊外层毛坯厚度均匀,外层毛坯与芯部的结合层质量稳定。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辊身直径小于或等于1100的卧式离心轧辊,可进一步推广至所有的卧式离心轧辊。
权利要求1.新型离心轧辊填芯浇注管,所述浇注管(3)设置有用于铁水通过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二级阶梯直孔,第一阶梯孔(I)直径小于第二阶梯孔(2)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离心轧辊填芯浇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管(3)总长小于或等 于4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离心轧辊填芯浇注管,浇注管总长小于或等于450mm,浇注管设置有用于铁水通过的通孔,通孔为二级阶梯直孔,第一阶梯孔直径小于第二阶梯孔直径。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铁水散流冲刷轧辊外层毛坯造成的外层毛坯厚度不均,厚度差合格率由以前的不足70%提高到85%以上。通过减小浇注管的长度,在保证满足正常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减轻了浇注管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准备时间,生产效率提高70%以上。
文档编号B22D19/16GK202910282SQ20122054753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刘建朝, 袁乃博 申请人: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