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338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铸造领域,具体地说是浇注压气机壳时使用的一种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
背景技术
为节能减排各种型号的汽车都增配了增压器,需求量不断大,但在铸造压气机壳时所使用的浇冒口却采用了一次性的覆膜砂制品,为此配备了相应的设备、人力、材料、电力,还占用了很多场地,能耗多、浪费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能为生产压气机壳产品节约成本、减少生产环节。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能重复使的浇冒口,包括定位耳、定型模、浇冒腔、滤网台、过滤网。所述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为上下内外结构,中腔贯通,用不粘铝材料制成。所述定位耳设置有三个,设置于浇冒口外侧下部,与现用金属模具上的耳槽相匹配。所述定型模设置于定位耳下方、浇冒口下端外部,用于压气机壳进气口的成型。所述浇冒腔设置于浇冒口内,形状为倒锥台,是浇注铝液、存储铝液用于补缩的腔体。所述滤网台设置于浇冒腔内,置于浇冒腔下部,用于放置过滤网,所述滤网台下部设置成圆台形,便宜取件。所述滤网设置于滤网台上,一次性使用,对铝液进一步净化、缓冲。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采用耐冲刷、热震性好的不粘铝材料替代原浇口杯的涂料层、替代原覆膜砂浇冒口,采用设置的三个定位耳对浇冒口进行定位,采用设置于浇冒口内腔下部的滤网台安置过滤网,浇冒腔形状采用倒锥台,便于倒净补缩后的残料、过滤网,使浇冒口达到能够重复使用的目的,节约生产成本。


图1是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图1、图2中,包括定浇冒口 O、位耳1、定型模2、浇冒腔3、滤网台4、过滤网5等。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浇冒口 O包括定位耳1、定型模2、浇冒腔3、滤网台4、过滤网5 ;浇冒口 O为上下内外结构,上部呈圆柱形,中腔贯通,用不粘铝材料制成。定位耳I设置于浇冒口 O外围中下部,定位耳I设置有三个与金属模具上的耳槽相匹配。定型模2设置于定位耳I下端、倒台形,用于压气机壳进气口的成型,内腔设有滤网台4。浇冒腔3设置于浇冒口 O内,形状为倒锥台;上口大,设置于滤网台4上方,是浇注铝液、存储铝液用于补缩的腔体,上下贯通。滤网台4设置于定型模2内,浇冒腔3下部,用于搁置滤网5,所述滤网台4下部设置成圆台形,便宜取件。滤网5使用时放置于滤网台4上,每次一片,对铝液进行净化、缓冲缓流。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把滤网5安放在浇冒口 O内的滤网台4上,浇冒口 O的定位耳I与金属模具浇口的耳槽相配后,向浇冒口 O内的浇冒腔3浇注铝合金液,待浇注的铝合金液到位后,视铝液补缩完毕呈半凝固状态时取出浇冒口 0,倒净浇冒口中的残铝与滤网,再把滤网5安放于浇冒口 O内的滤网台4上,重复操纵重复使用浇冒口。本发明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采用不粘铝材料制成,采用滤网台安放过滤网,采用设置的三个定位耳对浇冒口进行定位,浇冒腔形状采用倒锥台,便于倒净补缩后的残料、过滤网,使浇冒口达到能够重复使用的目的,即节约材料又节能,节约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其特征包括浇冒口(O)、定位耳(I)、定型模(2)、浇冒腔(3)、滤网台(4)、过滤网(5)等; 所述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O)为上下内外结构,中腔贯通,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倒圆台形,设有定位耳(I)、定型模(2),中腔贯通部分设置有浇冒腔(3)、滤网台(4),用不粘铝材料制成,用于替代现用的一次性覆膜砂浇冒口 ; 所述定位耳(I)设置于浇冒口外侧中下部,设置有三个,与金属模具的耳槽相匹配;所述定型模(2)设置于定位耳(I)下方、倒台形,位于浇冒口下端,用于压气机壳进气口的成型; 所述浇冒腔(3)设置于浇冒口内,形状为倒锥台,上口大,设置于浇冒口上方,是浇注铝液、存储铝液用于补缩的腔体,上下贯通; 所述滤网台(4)设置于定型模(2)内,浇冒腔(3)下部,用于搁置滤网(5),所述滤网台(4)下部设置成圆台形,便宜取件; 所述滤网(5)设置于滤网台(4)上,一次性使用,对铝液进行净化、缓冲。
2.根据权利要求1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其特征是所述滤网台(4)设置于浇冒口(O)内,浇冒腔(3)下部,用于重复搁置滤网(5)。
全文摘要
一种能重复使用的浇冒口,包括定位耳、定型模、浇冒腔、滤网台、过滤网;采用耐冲刷、热震性好的不粘铝材料替代原一次使用的覆膜砂浇冒口,采用设置的三个定位耳对浇冒口进行定位,采用设置于浇冒口内腔下部的滤网台安置过滤网,浇冒腔形状采用倒锥台,便于倒净补缩后的残料、过滤网,使浇冒口达到能够重复使用的目的,节约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2C9/08GK103056299SQ20131001432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邵宏 申请人:邵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