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板表面钝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板表面钝化工艺,该工艺采用的钝化液组成以重量百分数计为:氢氧化钠0.8-1.2%,碳酸钠1.4-1.8%,三聚磷酸钠1.5-2.5%,无水偏硅酸钠2-4%,植酸3-5%,碳酸氢钠2.5-3.5%,苯甲酸钠4-6%,三乙醇胺5-7%,聚乙二醇3.5-4.5%,十二烷基磺酸钠0.5-1.5%,有机硅消泡剂0.1-0.3%,余量为水,所述钝化工艺为:配制具有上述组分的钝化液,调整pH值为2.5-3.5,将其放置于冷轧生产线中涂油工序的位置,采用喷涂的形式,喷淋到冷轧后的钢板表面,利用冷轧钢板表面的余温使得钝化液与钢板表面反应即可生成钝化膜。
【专利说明】一种冷轧板表面钝化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轧板表面钝化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冷轧板表面因为没有镀层或涂层的保护,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很容易锈蚀,尤其是冷轧板中少量的Mn、Si等易氧化元素在其表面形成颗粒状的氧化物与铁氧化膜形成腐蚀微电池,加速了冷轧板的锈蚀速度。冷轧板在储存、运输以及用户使用过程中,当大气湿度超过65%,其表面很容易出现锈蚀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材料的正常使用并增加了用户的处理成本。因此,如何抑制、去除或覆盖冷轧板表面的Mn、Si富集层,就成为改善连续退火冷轧板易锈蚀的关键技术。
[0003]目前,连续退火冷轧板退火后卷取前通常采用涂油的方法进行防锈,成品卷涂油1000?1500mg/m2,中间卷涂油500?800mg/m2,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具有以下的局限性:一是防锈时效短:涂油进行防锈保护只能在几十小时内有效,并且还因冷轧板表面的防锈油分布不均匀,尤其是经过长途运输、用户开包后,很难起到有效的防锈作用。二是污染问题:对涂油的冷轧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脱脂清洗处理,增加了使用成本,并带来污染问题。
[0004]日本川崎制铁技术研究所(CAMP-1SIJ82-S449)研究了冷轧板退火前的铋酸盐处理技术,通过形成铋酸盐膜抑制冷轧板退火过程中Mn、Si的富集,从而提高其耐蚀性。但是这种方法有两个不足:一是铋酸盐属于混浊型溶液,配制后底部很容易结晶,实际使用难度较大。二是必须对现有冷轧板连退设施进行改造,即在退火前增加化学处理工艺段。
[0005]比利时Cockerill发现“H0WAQ”的连续退火工艺能消除冷轧板在退火工艺段形成的Mn、Si富集层,从而显著提高其耐蚀性。该工艺是在退火后采取水冷、酸洗、漂洗等一系列化学处理。另有“新日铁”在连续退火酸洗后还增加了闪镀镍处理。日本专利JP56112420A也提出先酸洗再进行中和处理的技术。但是这些方法有如下两个局限性:
[0006]1、酸洗及其后处理的技术比较复杂,成本很高。
[0007]2、酸洗及其后处理的工艺段很长,现有的连退生产线通常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改造。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轧板表面钝化工艺,该工艺采用的钝化液通过对组分的调整,可以提高冷轧板表面的耐腐蚀性,并且不必改造连续退火生产线。
[0009]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冷轧板表面钝化工艺,该工艺采用的钝化液组成以重量百分数计为:氢氧化钠0.8-1.2%,碳酸钠1.4-1.8%,三聚磷酸钠1.5-2.5%,无水偏硅酸钠2-4%,植酸3-5%,碳酸氢钠2.5-3.5%,苯甲酸钠4-6%,三乙醇胺5-7%,聚乙二醇3.5-4.5%,十二烷基磺酸钠0.5-1.5%,有机硅消泡剂0.1-0.3%,余量为水,所述钝化工艺为:配制具有上述组分的钝化液,调整pH值为2.5-3.5,将其放置于冷轧生产线中涂油工序的位置,采用喷涂的形式,喷淋到冷轧后的钢板表面,利用冷轧钢板表面的余温使得钝化液与钢板表面反应即可生成钝化膜。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发明可替代传统的冷轧涂油工艺,并且耐腐蚀性能优异,比防锈油效果好,冷轧板表面为工件原有的金属光泽,无发黑发暗现象,工件表面有连续均匀致密的一层膜,工件的防锈期可达八个月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一
[0014]一种冷轧板表面钝化工艺,该工艺采用的钝化液组成以重量百分数计为:氢氧化钠0.8%,碳酸钠1.8%,三聚磷酸钠1.5%,无水偏硅酸钠4%,植酸3%,碳酸氢钠3.5%,苯甲酸钠4%,三乙醇胺7%,聚乙二醇3.5%,十二烷基磺酸钠1.5%,有机硅消泡剂0.1%,余量为水,所述钝化工艺为:配制具有上述组分的钝化液,调整pH值为2.5,将其放置于冷轧生产线中涂油工序的位置,采用喷涂的形式,喷淋到冷轧后的钢板表面,利用冷轧钢板表面的余温使得钝化液与钢板表面反应即可生成钝化膜。
[0015]实施例二
[0016]一种冷轧板表面钝化工艺,该工艺采用的钝化液组成以重量百分数计为:氢氧化钠1.2%,碳酸钠1.4%,三聚磷酸钠2.5%,无水偏硅酸钠2%,植酸5%,碳酸氢钠2.5%,苯甲酸钠6%,三乙醇胺5%,聚乙二醇4.5%,十二烷基磺酸钠0.5%,有机硅消泡剂0.3%,余量为水,所述钝化工艺为:配制具有上述组分的钝化液,调整pH值为3.5,将其放置于冷轧生产线中涂油工序的位置,采用喷涂的形式,喷淋到冷轧后的钢板表面,利用冷轧钢板表面的余温使得钝化液与钢板表面反应即可生成钝化膜。
[0017]实施例三
[0018]一种冷轧板表面钝化工艺,该工艺采用的钝化液组成以重量百分数计为:氢氧化钠1.0%,碳酸钠1.6%,三聚磷酸钠2.0%,无水偏硅酸钠3%,植酸4%,碳酸氢钠3.0%,苯甲酸钠5%,三乙醇胺6%,聚乙二醇4.0%,十二烷基磺酸钠1.0%,有机硅消泡剂0.2%,余量为水,所述钝化工艺为:配制具有上述组分的钝化液,调整pH值为3.0,将其放置于冷轧生产线中涂油工序的位置,采用喷涂的形式,喷淋到冷轧后的钢板表面,利用冷轧钢板表面的余温使得钝化液与钢板表面反应即可生成钝化膜。
【权利要求】
1.一种冷轧板表面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采用的钝化液组成以重量百分数计为:氢氧化钠0.8-1.2%,碳酸钠1.4-1.8%,三聚磷酸钠1.5-2.5%,无水偏硅酸钠2_4%,植酸3-5%,碳酸氢钠2.5-3.5%,苯甲酸钠4-6%,三乙醇胺5_7%,聚乙二醇3.5-4.5%,十二烷基磺酸钠0.5-1.5%,有机硅消泡剂0.1-0.3%,余量为水,所述钝化工艺为:配制具有上述组分的钝化液,调整PH值为2.5-3.5,将其放置于冷轧生产线中涂油工序的位置,采用喷涂的形式,喷淋到冷轧后的钢板表面,利用冷轧钢板表面的余温使得钝化液与钢板表面反应即可生成钝化膜。
【文档编号】C23C22/23GK104250754SQ20131027161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潘增炎 申请人:无锡杨市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