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将铝矿和配料均匀混合。铝矿包括氧化铝、硫酸铝和不大于20%的碳酸铝矿,铝矿的粒度为3mm-8mm。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配料包括炭黑、云母石和有机硅藻土。炭黑、云母石和有机硅藻土的质量比例为3:2:7。配料的总质量与铝矿的质量比为2:3.8,炭黑和有机硅藻土的粒度为5mm-12mm。第二步、将上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放入高炉内冶炼,温度1000摄氏度,得到含有铝合金的金属液体,并从其中分离出铝合金液体。第三步、冷却,凝固,得到铝合金固体。本冶炼方法步骤少,降低铝合金冶炼的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产出率高,方便易用。
【专利说明】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利用铝矿冶炼铝合金时,对于颗粒较小,不好分离的部分,通常会扔掉,既污染环境,又造成了浪费。因此实际生产中很需要一种可以高效率制备铝合金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本方法步骤简单,产出率高,并且环保。
[0004]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将铝矿和配料均匀混合。
[0005]铝矿包括氧化铝、硫酸铝和不大于20%的碳酸铝矿,铝矿的粒度为3mm-8 mm。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
[0006]配料包括炭黑、云母石和有机硅藻土。
[0007]炭黑、云母石和有机硅藻土的质量比例为3:2:7。
[0008]配料的总质量与 铝矿的质量比为2:3.8,炭黑和有机硅藻土的粒度为5 mm -12mmD
[0009]第二步、将上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放入高炉内冶炼,温度1000摄氏度,得到含有铝合金的金属液体,并从其中分离出铝合金液体。
[0010]第三步、冷却,凝固,得到招合金固体。
[0011]使用本方法得到产出率比传统工艺提高2 0%的产量。
[0012]其优点在于:
本冶炼方法步骤少,降低铝合金冶炼的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产出率高,方便易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将铝矿和配料均匀混合。
[0014]铝矿包括氧化铝、硫酸铝和不大于20%的碳酸铝矿,铝矿的粒度为3mm。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
[0015]配料包括炭黑、云母石和有机硅藻土。
[0016]炭黑、云母石和有机硅藻土的质量比例为3:2:7。
[0017]配料的总质量与铝矿的质量比为2:3.8,炭黑和有机硅藻土的粒度为5 mm。[0018]第二步、将上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放入高炉内冶炼,温度1000摄氏度,得到含有铝合金的金属液体,并从其中分离出铝合金液体。
[0019]第三步、冷却,凝固,得到铝合金固体。
[0020]实施例2
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将铝矿和配料均匀混合。
[0021]铝矿包括氧化铝、硫酸铝和不大于20%的碳酸铝矿,铝矿的粒度为8 mm。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
[0022]配料包括炭黑、云母石和有机硅藻土。
[0023]炭黑、云母石和有机硅藻土的质量比例为3:2:7。
[0024]配料的总质量与铝矿的质量比为2:3.8,炭黑和有机硅藻土的粒度为12 mm。
[0025]第二步、将上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放入高炉内冶炼,温度1000摄氏度,得到含有铝合金的金属液体,并从其中分离出铝合金液体。
[0026]第三步、冷却,凝固,得到招合金固体。
[0027]实施例3
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将铝矿和配料均匀混合。
[0028]铝矿包括氧化铝、硫酸铝和不大于20%的碳酸铝矿,铝矿的粒度为5mm。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
[0029]配料包括炭黑、云母石和有机硅藻土。
[0030]炭黑、云母石和有机硅藻土的质量比例为3:2:7。
[0031]配料的总质量与招矿的质量比为2:3.8,炭黑和有机娃操土的粒度为9mm。
[0032]第二步、将上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放入高炉内冶炼,温度1000摄氏度,得到含有铝合金的金属液体,并从其中分离出铝合金液体。
[0033]第三步、冷却,凝固,得到招合金固体。
【权利要求】
1.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第一步、将铝矿和配料均匀混合; 铝矿包括氧化铝、硫酸铝和不大于20%的碳酸铝矿,铝矿的粒度为3mm-8 mm ;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 配料包括炭黑、云母石和有机硅藻土 ; 炭黑、云母石和有机硅藻土的质量比例为3:2:7 ; 配料的总质量与铝矿的质量比为2:3.8,炭黑和有机硅藻土的粒度为5 mm -12 mm ;第二步、将上一步得到的混合物放入高炉内冶炼,温度1000摄氏度,得到含有铝合金的金属液体,并从其中分离出铝合金液体; 第三步、冷却,凝固,得到铝合 金固体。
【文档编号】C22C1/02GK103484698SQ201310397666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刘强 申请人: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