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散热功能的节能型下金属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27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带散热功能的节能型下金属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带散热功能的节能型下金属模,包括下金属模,散热机构、固定机构,所述下金属模00中设置有电加热管1,中央模型块2,模型块加热管3;所述散热机构设置有散热片4、散热道01,散热道1的外侧口设置有风门0,所述散热片4与中央模型块2是整体结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有定位圈5;采用设置于中央模型块下部的散热片、下金属模中的散热道替代油冷散热面,对中央模型块在连续铸造后的超指标温度进行自然散热,排放热量;采用设置于散热道口的风门控制铸造前工艺序加热时的热量流失;采用设置于下金属模外侧散热道口的风门控制散热速度,满足中央模型块的工艺要求,节能节成本。
【专利说明】带散热功能的节能型下金属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用金属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散热功能的节能型下金属模。
【背景技术】
[0002]为节能减排各种型号的汽、柴油车辆都增设了增压器,但在铸造增压器的铝合金压气机壳时为保证下模中央的工艺温度、提高工效,在下模中央增设了油冷装置,对下模进行冷却,可油冷装置的投资高、能耗大、安装难度与维持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散热功能的节能型下金属模,节能节成本。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散热功能的节能型下金属模,包括下金属模,散热机构、固定机构。
[0005]所述下金属模00中设置有电加热管1,中央模型块2,模型块加热管3。
[0006]所述散热机构设置有散热片4、散热道01,散热道I的外侧口设置有风门0,所述散热片4与中央模型块2是整体结构。
[0007]所述固定机构设置有定位圈5。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电加热管、模型块加热管对下金属模、中央模型块进行铸造前的工艺序加热;采用设置于中央模型块下部的散热片、下金属模中的散热道替代油冷散热面,对中央模型块在连续铸造后的超指标温度进行自然散热,排放热量;采用设置于散热道口的风门控制铸造前工艺序加热时的热量流失;采用设置于下金属模外侧散热道口的风门控制散热速度,满足中央模型块的工艺要求,提高工效,投资低、能耗少,节能节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中,包括下金属模00、风门O、散热道01、电加热管1、中央模型块2、模型块加热管3、散热片4、定位圈5、热电偶6等。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散热功能的节能型下金属模,包括下金属模,散热机构、固定机构。
[0013]所述下金属模00中包括电加热管1,中央模型块2,模型块加热管3 ;中央模型块2设置于下金属模00的热积处。
[0014]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片4、散热道01、风门O;所述散热片4设置于中央模型块2下部,与中央模型块2是整体结构;散热道I设置于下金属模OO中,所述散热片4的外侧;风门O设置于下金属模00的外侧,散热道I的口上,风门O能调节开闭口的大小,控制散热量。
[0015]所述固定机构的定位圈5设置于中央模型块2的下端,与下金属模00连接。
[0016]在使用前电加热管、模型块加热管对下金属模、中央模型块进行铸造前的工艺序加热,关闭散热道口的风门控制铸造前工艺序加热时的热量流失;当连续铸造后温度超标时,打开风门,调节开闭口的大小,控制散热速度,排放热量,满足中央模型块的工艺要求,提高工效,节能节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散热功能的节能型下金属模,其特征是:包括下金属模,散热机构、固定机构; 所述下金属模(OO)中设置有电加热管(I),中央模型块(2),模型块加热管(3); 所述散热机构设置有散热片(4)、散热道(01),散热道(I)的外侧口设置有风门(O); 所述固定机构设置有定位圈(5)。
2.按照权利要I所述的一种带散热功能的节能型下金属模,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片(4)与中央模型块(2)是整体结构。
【文档编号】B22C9/06GK203541445SQ20132072864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4日
【发明者】邵宏 申请人:邵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