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真空退火炉包括外罩、加热元件、行走部和炉内胆,炉内胆连接在外罩和行走部之间;行走部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在轨道装置上左右移动;加热元件连接在真空腔内对真空炉进行加热,至少一组防摆装置对称连接在退火炉的行走部的两侧,每一个防摆装置包括连接部、至少一个滚轮和支架,每一个连接部上端与炉内胆的底部位置贴合,而其下端压在至少一个滚轮上;支架将滚轮固定地连接在行走部上;每一个滚轮与轴之间还连接有双耳衬套,连接部压在双耳衬套的两个耳朵之间;本发明的防摆装置,减小了或者避免了左右分离的卧式退火炉,从而提高了放置在退火炉内部的零部件的退火处理质量和退货处理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真空退火炉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真空退火炉,特别是卧式真空退火炉,由于密封性能和保温性能的要求,为炉外罩两边分的结构,具有节约空间的优点,但是由于两边分的真空退火炉其连接位置和密封位置在真空炉的顶部位置,并且是对接,在真空退火炉使用时,不方便观察和及时堵漏,保温性能不是很好,比较浪费能源,并且退火炉的效率较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高质量的退火零部件。
[0003]因此我们尝试将卧式真空退火炉,尤其是在钛及钛合金坯料在真空状态下的加热退火真空炉的加热退火过程中,采用左右分离的真空退火炉,会导致在炉体在行走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摆动,从而造成对真空炉内胆的磨损,并且还会使得放置在真空炉内待处理或者已经处理好的零部件产生摩擦损坏,造成部分零部件的表面磨损,降低其质量。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其目的在于减小或者避免左右分离的卧式退火炉,尤其是真空退火炉在左右移动过程中的侧向摆动,从而提高放置在退火炉内部的零部件的退火处理质量,以便节约成本,并提高真空退火炉进行零部件退火处理的效率。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真空退火炉包括外罩、力口热元件、行走部和炉内胆,炉内胆连接在外罩和行走部之间,从而形成真空腔;行走部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在轨道装置上左右移动;加热元件连接在真空腔内对真空炉进行加热,至少一组防摆装置对称连接在退火炉的行走部的两侧,每一个防摆装置包括连接部、至少一个滚轮和支架,每一个连接部上端与炉内胆的底部位置贴合,而其下端压在至少一个滚轮上;支架将滚轮固定地连接在行走部上;每一个滚轮与轴之间还连接有双耳衬套,连接部压在双耳衬套的两个耳朵之间。本发明的防摆装置,对称地设置在退火炉的行走部的两侧,并且该防摆装置一端连接在行走部的下端并固定,另一端(也就是上端)连接在炉内胆的底部位置,从而起到加固炉内胆的刚度的作用;并且每一个防摆装置通过连接部连接有若干滚轮,从而增加炉内胆与行走部的接触面积,也就是增加了他们之间的连接刚度;并且每一个滚轮与轴之间还连接有双耳衬套,连接部压在双耳衬套的两个耳朵之间,从而防止固定在炉内胆上的连接部摆动,而连接部是固定地连接在炉内胆上的,最终达到防止炉内胆摆动的目的;进而实现了防止真空炉左右摆动,减少了或者避免了其内部放置的零部件的摆动,提高了退火处理的零部件的质量和效率。
[0006]优选地,每一个防摆装置靠近炉内胆位置与行走部处设置有一个凹槽,每一个防摆装置连接在对应的凹槽内,从而提供了行走部与炉内胆的连接通道。
[0007]优选地,每一个防摆装置还包括滚轮盒子,每一个滚轮盒子内部设置有若干滚轮,每一个滚轮通过一个轴连接在滚轮盒子内,进而提高了防摆装置的有效防摆动长度。
[0008]优选地,滚轮支架还包括竖直支撑和支座,支座固定在行走部的底部位置处,将防摆装置固定在行走部上,竖直支撑从行走部的底部位置向其顶部位置延伸至滚轮盒子位置处,增强了行走部和炉内胆的侧向连接刚度。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防摆装置,对称地设置在退火炉的行走部的两侧,并且该防摆装置一端连接在行走部的下端并固定,另一端(也就是上端)连接在炉内胆的底部位置,从而起到加固炉内胆的刚度的作用;并且每一个防摆装置通过连接部连接有若干滚轮,从而增加炉内胆与行走部的接触面积,也就是增加了他们之间的连接刚度;并且每一个滚轮与轴之间还连接有双耳衬套,连接部压在双耳衬套的两个耳朵之间,从而防止固定在炉内胆上的连接部摆动,而连接部是固定地连接在炉内胆上的,最终达到防止炉内胆摆动的目的;进而实现了防止真空炉左右摆动,减少了或者避免了其内部放置的零部件的摆动,提高了退火处理的零部件的质量和效率。
[0010]本发明的防摆装置,减小了或者避免了左右分离的卧式退火炉,尤其是真空退火炉在左右移动过程中的侧向摆动,从而提高了放置在退火炉内部的零部件的退火处理质量,以便节约了成本,并提高了真空退火炉进行零部件退火处理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的放置位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为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的其中一个滚轮在轴处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13]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真空退火炉包括外罩1、加热元件
2、行走部3和炉内胆5,炉内胆5连接在外罩I和行走部3之间,从而形成真空腔4 ;行走部3通过传动装置6连接在轨道装置8上左右移动;加热元件2连接在真空腔4内对真空炉进行加热,至少一组防摆装置对称连接在退火炉的行走部3的两侧,每一个防摆装置7包括连接部72、至少一个滚轮73和支架76,每一个连接部72上端与炉内胆5的底部位置贴合,而其下端压在至少一个滚轮73上;支架76将滚轮73固定地连接在行走部3上;每一个滚轮73与轴75之间还连接有双耳衬套71,连接部72压在双耳衬套71的两个耳朵711之间。本发明的防摆装置,对称地设置在退火炉的行走部3的两侧,并且该防摆装置一端连接在行走部3的下端并固定,另一端(也就是上端)连接在炉内胆5的底部位置,从而起到加固炉内胆5的刚度的作用;并且每一个防摆装置7通过连接部72连接有若干滚轮73,从而增加炉内胆5与行走部3的接触面积,也就是增加了他们之间的连接刚度;并且每一个滚轮73与轴75之间还连接有双耳衬套71,连接部72压在双耳衬套71的两个耳朵711之间,从而防止固定在炉内胆5上的连接部72摆动,而连接部72是固定地连接在炉内胆5上的,最终达到防止炉内胆5摆动的目的;进而实现了防止真空炉左右摆动,减少了或者避免了其内部放置的零部件的摆动,提高了退火处理的零部件的质量和效率。
[0014]如图1所示,滚轮支架76还包括竖直支撑761和支座762,支座762固定在行走部3的底部位置处,将防摆装置固定在行走部3上,竖直支撑761从行走部3的底部位置向其顶部位置延伸至滚轮盒子74位置处,增强了行走部3和炉内胆5的侧向连接刚度。
[0015]如图2所示,每一个防摆装置7靠近炉内胆5位置与行走部3处设置有一个凹槽31,每一个防摆装置7连接在对应的凹槽31内,从而提供了行走部3与炉内胆5的连接通道。每一个防摆装置7还包括滚轮盒子74,每一个滚轮盒子74内部设置有若干滚轮73,每一个滚轮73通过一个轴75连接在滚轮盒子74内,进而提高了防摆装置的有效防摆动长度。
[0016]本发明的防摆装置,减小了或者避免了左右分离的卧式退火炉,尤其是真空退火炉在左右移动过程中的侧向摆动,从而提高了放置在退火炉内部的零部件的退火处理质量,以便节约了成本,并提高了真空退火炉进行零部件退火处理的效率。
[0017]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真空退火炉包括外罩(I)、加热元件(2)、行走部(3)和炉内胆(5),所述炉内胆(5)连接在外罩(I)和行走部(3)之间,从而形成真空腔(4);所述行走部(3 )通过传动装置(6 )连接在轨道装置(8 )上左右移动;所述加热元件(2 )连接在真空腔(4)内对真空炉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防摆装置对称连接在退火炉的行走部(3)的两侧,每一个所述防摆装置(7 )包括连接部(72 )、滚轮(73 )和支架(76 ),每一个所述连接部(72 )上端与炉内胆(5 )的底部位置贴合,而其下端压在滚轮(73 )上;所述支架(76 )将滚轮(73)固定地连接在行走部(3)上;每一个所述滚轮(73)与轴(75)之间还连接有双耳衬套(71),所述连接部(72)压在双耳衬套(71)的两个耳朵(7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防摆装置(7)靠近炉内胆(5)位置与行走部(3)处设置有一个凹槽(31),每一个所述防摆装置(7)连接在对应的凹槽(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防摆装置(7 )还包括滚轮盒子(74 ),每一个所述滚轮盒子(74 )内部设置有若干滚轮(73 ),每一个所述滚轮(73 )通过一个轴(75 )连接在滚轮盒子(74 )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退火炉防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支架(76)还包括竖直支撑(761)和支座(762 ),所述支座(762 )固定在行走部(3 )的底部位置处,所述竖直支撑(761)从行走部(3)的底部位置向其顶部位置延伸至滚轮盒子(74)位置处。
【文档编号】C21D1/26GK104313261SQ201410560995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陈舍祥 申请人:丹阳市恒泰电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