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长水口烧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27019阅读:1305来源:国知局
钢包长水口烧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包长水口烧氧装置,包括吹氧管,吹氧管的吹扫端连接着一个呈半球形的喷头,喷头的底面为平面,喷头的底面上呈中心对称均布间隔设置着喷孔,喷孔的孔径为1.5mm,喷头的底面外径小于钢包长水口的腕部外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使氧气吹扫面积加大,强度减小,降低吹扫时间,提高吹扫效果,并能节省人力,物力,改善工人工作环境,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专利说明】钢包长水口烧氧装置【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包长水口烧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炼钢厂在生产时,为保护钢包与中间包之间的注流,避免钢水的二次氧化和注流飞溅,通常使用长水口,长水口在每炉浇注完后,都会在钢包长水口碗部形成一层薄薄的冷钢,这层冷钢会导致钢包水口与钢包长水口之间接触不严,造成钢水二次氧化,引起中间包内钢水O、N含量升高,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钢水化学成分恶化。目前炼钢厂采取的控制措施是,人工取下大包长水口,使用大包烧氧管打火烧掉长水口碗部附着的冷钢。传统的烧氧管为一根细管,吹扫面积小,氧气压力大,人工不易掌握大小,需一定的技巧。溅起的钢花不规律,易烫伤工作人员。钢包长水口不易清理干净,只能凭操作人员感觉。烧冷钢时间长,耗费人力较大,能源消耗也较大,使用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长水口烧氧装置,其结构简单,能使氧气吹扫面积加大,强度减小,降低吹扫时间,提高吹扫效果,并能节省人力,物力,改善工人工作环境,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包长水口烧氧装置,包括吹氧管,吹氧管的吹扫端连接着一个呈半球形的喷头,喷头的底面为平面,喷头的底面上呈中心对称均布间隔设置着喷孔,喷孔的孔径为1.5mm,喷头的底面外径小于钢包长水口的腕部外径。
[0005]本实用新型(I)简化了烧氧过程,降低了对烧氧工作的技能要求,人员上岗简单培训即可。(2)降低了原先钢管的消耗,每月降低消耗约I万元,可降低炼钢厂的物料消耗。
(3)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大大降低工人烧伤几率,为职工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保障。(4)提高钢水质量,提高连铸坯内在质量。其结构简单,能使氧气吹扫面积加大,强度减小,降低吹扫时间,提高吹扫效果,并能节省人力,物力,改善工人工作环境,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一种钢包长水口烧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吹氧管1,吹氧管I的吹扫端连接着一个呈半球形的喷头2,喷头2的底面为平面,喷头2的底面上呈中心对称均布间隔设置着喷孔,喷孔的孔径为1.5mm,喷头2的底面外径小于钢包长水口 3的腕部4外径。
【权利要求】
1.一种钢包长水口烧氧装置,包括吹氧管,其特征是:吹氧管的吹扫端连接着一个呈半球形的喷头,喷头的底面为平面,喷头的底面上呈中心对称均布间隔设置着喷孔,喷孔的孔径为1.5mm,喷头的底面外径小于钢包长水口的腕部外径。
【文档编号】B22D41/52GK203725760SQ201420034659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1日
【发明者】郭庆华, 吴军, 徐韬, 王会海, 汤新彦, 卜志胜, 丁寅, 王建新, 张怀忠, 吾塔, 李世晨 申请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