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2890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和在底座上并列设置的多个收集盒,收集盒上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储存冷却水的蓄水槽。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收集装置,由收集盒储存冷却喷嘴喷出的冷却水,通过测量收集盒各蓄水槽中冷却水的液位高度,收集盒上的多个蓄水槽可代表不同位置的冷却水密度分布情况,从而得到用于冷却水量及密度分布研究的数据信息,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冷却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及板材深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铸二次冷却或彩钢板固化炉出口冷却的冷却水流量与密度分布研究的冷却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高效板坯连铸连轧的控冷工艺中,二次冷却对连铸坯质量有显著影响,合理的二次冷却是获得高质量铸坯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满足高速浇铸的要求,达到均匀强冷的效果,冷却喷嘴喷出的冷却水流量及密度分布均匀性至关重要,二次冷却要求均匀,即根据铸坯不同情况实现控制冷却。同时,在彩涂板从固化炉出来后的喷淋冷却均匀性,也对彩板表面颜色和光泽等外观特性的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许多学者对冷却喷嘴特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如用激光仪器测量冷却水流量及密度分布。使用激光仪器进行测量,不仅成本高,而且操作不方便,效率低,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水收集装置,目的是为连铸二次冷却及彩钢板固化炉出口冷却的冷却水流量及密度分布的研究提供相关数据信息,并降低成本。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却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和在底座上并列设置的多个收集盒,收集盒上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储存冷却水的蓄水槽。
[0005]所述收集盒的表面对应各个蓄水槽的位置设有刻度线。
[0006]所述蓄水槽的横截面为矩形。
[0007]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收集盒的定位槽。
[0008]所述收集盒的材质为透明有机玻璃板。
[0009]所述底座的材质为透明有机玻璃板或其它透明材质。
[0010]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收集装置,由收集盒储存冷却喷嘴喷出的冷却水,通过测量收集盒各蓄水槽中冷却水的液位高度,收集盒上的多个蓄水槽可代表不同位置的冷却水密度分布情况,从而得到用于冷却水量及密度分布研究的数据信息,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却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收集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记为:
[0016]1、底座;11、定位槽;2、收集盒;21、蓄水槽;22、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水收集装置,是用于连铸二次冷却等冷却控制工艺的冷却喷嘴喷出的冷却水流量与密度分布研究,为该研究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本收集装置包括底座I和在底座I上并列设置的多个收集盒2,收集盒2上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储存冷却水的蓄水槽21。
[0019]具体地说,收集盒2的形状为矩形,收集盒2在底座I上为竖直设置,底座I的顶面开设有一个用于放置收集盒2的定位槽11,与收集盒2的形状相匹配,定位槽11为矩形槽,槽宽与收集盒2的宽度相等,槽长等于定位槽11中放置的所有收集盒2的厚度之和,从而可以确保收集盒2能够嵌入定位槽11中固定,避免发生倾斜等情形,避免所有蓄水槽21对测量区间的冷却水收集不完全、流量及分布计量不准确、对冷却水流量与密度分布研究的?目息广生偏差影响。
[0020]如图所示,收集盒2中的蓄水槽21是从收集盒2的底部开始沿纵向延伸至收集盒2的顶面,并只在收集盒2的顶面形成开口,在使用时,将底座I和收集盒2放置在冷却喷嘴的下方,冷却喷嘴喷出的冷却水从收集盒2的顶面开口进入各蓄水槽21中,由蓄水槽21储存冷却水。蓄水槽21的横截面为矩形,其长宽高的尺寸优选为15mm*1mm*5O0mm。
[0021]如图所示,收集盒2的外表面对应各个蓄水槽21的位置沿纵向设有刻度线22,刻度线22的起始点为O点,与蓄水槽21的内底面对齐,刻度线22的终点位于收集盒2的顶部,与收集盒2的顶面对齐或靠近该位置,根据需要的刻度大小设定。收集盒2的外表面沿各刻度线22由小到大顺序设置数字标识,以便于直接读取各蓄水槽21中的冷却水液位高度。
[0022]为了便于观察各蓄水槽21中的冷却水的液位高度,便于直接读数,收集盒2和底座I的材质均为透明有机玻璃板或者其它透明材质。由于收集盒2的下部是嵌入到底座I的定位槽11中,为了确保在收集盒2下部能够读取各蓄水槽21中的液位高度,因此,也要将底座I设置成透明的。
[0023]另外,在收集盒2的两侧表面对应各蓄水槽21的位置都可以设置刻度线22,以进一步提高读数的方便性。
[0024]在进行试验时,将本收集装置设置于冷却喷嘴下方,更换不同的喷嘴结构,调节不同的位置、压力、高度等,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冷却水流量及密度分布研究。在设定的喷雾时间后停止试验,直接读取各蓄水槽21中收集的冷却水的液位高度,设收集盒2的个数为m,各收集盒2中蓄水槽21的个数为n,即有n*m个水柱高度h的数据,代表喷嘴下方n*m个不同坐标位置的水雾流量分布情况,取得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即可制作流量分布的二维曲面,Y:水柱高度——X:离喷嘴中心的距离(若设置多个喷嘴,即为离测量区域中心的距离)。
[0025]通过本收集装置,可以对不同型号的单个冷却喷嘴的水流密度分布曲线(水柱高度一距喷嘴中心距离)进行测量,比较冷却喷嘴的水流特性;以及对组合喷嘴的不同布局下的水流密度均匀性测量,评价冷却均匀性,不仅对冷却装置的设计制作及冷却工艺的研究发挥科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同时,对生产工艺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与分析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0026]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在底座上并列设置的多个收集盒,收集盒上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储存冷却水的蓄水槽;所述收集盒和底座的材质为透明有机玻璃板;所述收集盒的表面对应各个蓄水槽的位置设有刻度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的横截面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收集盒的定位槽。
【文档编号】B22D11/124GK204054442SQ201420152102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王美珣, 邱艳生, 陈广言, 施国兰, 柴立涛 申请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