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表面除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5664发布日期:2018-07-24 12:0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罐辅助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罐表面除锈机构。



背景技术:

油罐作为良好的存储设备在石油、化工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油罐长时间使用后,其外表面会出现生锈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清理,易出现腐蚀现象,从而降低油罐的使用寿命。目前油罐表面除锈一般采用人工手动的操作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很多时候需要搭设脚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油罐表面除锈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油罐表面除锈机构,它对油罐表面进行自动除锈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高,避免了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罐表面除锈机构,包括底座、倾斜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杆、控制器,支杆端部设有支座,支座上安装有由驱动电机带动的滚轮,底座的外侧安装有由桨叶电机带动的推力桨叶,底座内侧安装有由除锈电机带动转动的除锈杆,除锈杆上安装有若干个能够缓冲的除锈钢丝球,底座上安装有吸尘器,底座内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和吸尘器连通的吸尘口,底座内侧下端边缘连接有柔性的围带,围带上安装有若干个抵接弹簧,围带靠近中间位置呈袋状结构,驱动电机、桨叶电机、除锈电机均电连接控制器。

油罐表面除锈操作时,将底座竖立放置,将滚轮贴合到油罐外壁上,然后启动桨叶电机,桨叶电机带动推力桨叶转动,从而使气流反作用在底座上,整个除锈机构能够贴合在油罐外壁上而不会掉落下来。之后就可以启动除锈电机,除锈电机带动除锈杆转动,从而使连接在除锈杆上的除锈钢丝球对油罐外表面进行刮擦除锈,被刮下的铁锈及其他杂质通过吸尘口被吸尘器吸收,防止操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灰尘而污染环境。而一些未被吸尘器吸走的铁屑和杂质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围带内,防止直接下落而砸伤操作人员。围带上连接的抵接弹簧,确保围带能够与油罐外壁紧密接触。驱动电机控制滚轮转动,从而驱动底座上下左右移动,实现对各个位置的除锈操作。这种油罐表面除锈机构对油罐表面进行自动除锈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高,避免了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除锈杆呈s形结构,除锈杆中间位置连接转轴,转轴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转轴可转动安装在底座上。除锈杆呈s形结构,除锈杆在转动除锈的过程中,被刮除下来的铁屑以及杂质容易向中间靠拢聚积,便于被吸尘器吸走。而且有利于减小除锈杆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确保除锈杆顺畅地转动除锈。

作为优选,转轴和除锈杆之间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两端均设有铰接槽,两铰接槽呈十字交叉设置,转轴和除锈杆分别铰接在两铰接槽内。除锈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除锈杆转动,万向节的设置使除锈杆在被转轴带动转动的同时能够实现万向偏转,当某个位置遇到较大阻力时,除锈杆可以自动偏转,防止出现卡死现象,确保除锈的正常进行。

作为优选,支杆包括连接杆和伸缩杆,连接杆紧固连接在底座上,伸缩杆一端可伸缩插接在连接杆内,伸缩杆另一端连接支座,连接杆和伸缩杆之间连接锁紧螺钉。伸缩杆可在连接杆内伸缩移动,从而调整支杆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弧度油罐的使用要求,有利于提高除锈机构的适用性。连接杆和伸缩杆之间通过锁紧螺钉紧固,连接方便,锁紧可靠。

作为优选,除锈钢丝球连接在销杆下端,除锈杆上和销杆一一对应设有若干插孔,销杆活动插接在插孔内,销杆上端连接限位销钉,销杆上除锈钢丝球和除锈杆之间套接有缓冲弹簧。除锈钢丝球受到阻力作用后使销杆向上移动,防止销杆卡死,使除锈杆适用不同弧度的油罐表面的除锈操作。

作为优选,底座边缘均布连接有若干个吸铁石。吸铁石的设置提高了底座与油罐外壁之间的吸合力,避免底座滑离油罐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油罐表面除锈机构对油罐表面进行自动除锈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高,避免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除锈钢丝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转轴与除锈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杆,3、支座,4、滚轮,5、推力桨叶,6、除锈杆,7、除锈钢丝球,8、吸尘器,9、吸尘口,10、围带,11、抵接弹簧,12、转轴,13、万向节,14、铰接槽,15、连接杆,16、伸缩杆,17、锁紧螺钉,18、插孔,19、限位销钉,20、缓冲弹簧,21、吸铁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种油罐表面除锈机构(参见附图1至4),包括底座1、倾斜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杆2、控制器,底座呈圆盘状结构,底座边缘均布连接有四个吸铁石21。支杆端部设有支座3,支座上安装有由驱动电机带动的滚轮4,底座的外侧安装有由桨叶电机带动的推力桨叶5,底座内侧安装有由除锈电机带动转动的除锈杆6,除锈杆上安装有若干个能够缓冲的除锈钢丝球7,底座上安装有吸尘器8,底座内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和吸尘器连通的吸尘口9,底座内侧下端边缘连接有柔性的围带10,围带上安装有若干个抵接弹簧11,围带靠近中间位置呈袋状结构,驱动电机、桨叶电机、除锈电机均电连接控制器。除锈杆设有两根,除锈杆呈s形结构,两除锈杆中间连接在一起,两除锈杆中心对称设置,除锈杆中间位置连接转轴12,转轴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转轴可转动安装在底座上。转轴和除锈杆之间连接有万向节13,万向节两端均设有铰接槽14,两铰接槽呈十字交叉设置,转轴和除锈杆分别铰接在两铰接槽内。支杆包括连接杆15和伸缩杆16,连接杆紧固连接在底座上,伸缩杆一端可伸缩插接在连接杆内,伸缩杆另一端连接支座,连接杆和伸缩杆之间连接锁紧螺钉17。除锈钢丝球连接在销杆22下端,除锈杆上和销杆一一对应设有若干插孔18,销杆活动插接在插孔内,销杆上端连接限位销钉19,销杆上除锈钢丝球和除锈杆之间套接有缓冲弹簧20。

油罐表面除锈操作时,将底座竖立放置,将滚轮贴合到油罐外壁上,然后启动桨叶电机,桨叶电机带动推力桨叶转动,从而使气流反作用在底座上,整个除锈机构能够贴合在油罐外壁上而不会掉落下来。之后就可以启动除锈电机,除锈电机带动除锈杆转动,从而使连接在除锈杆上的除锈钢丝球对油罐外表面进行刮擦除锈,被刮下的铁锈及其他杂质通过吸尘口被吸尘器吸收,防止操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灰尘而污染环境。而一些未被吸尘器吸走的铁屑和杂质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围带内,防止直接下落而砸伤操作人员。围带上连接的抵接弹簧,确保围带能够与油罐外壁紧密接触。驱动电机控制滚轮转动,从而驱动底座上下左右移动,实现对各个位置的除锈操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罐表面除锈机构,旨在解决油罐表面除锈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该发明包括底座、倾斜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杆、控制器,支杆端部设有支座,支座上安装有由驱动电机带动的滚轮,底座的外侧安装有由桨叶电机带动的推力桨叶,底座内侧安装有由除锈电机带动转动的除锈杆,除锈杆上安装有若干个能够缓冲的除锈钢丝球,底座上安装有吸尘器,底座内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和吸尘器连通的吸尘口,底座内侧下端边缘连接有柔性的围带,围带上安装有若干个抵接弹簧,围带靠近中间位置呈袋状结构,驱动电机、桨叶电机、除锈电机均电连接控制器。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银;高良军;杨浩;廖良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1.15
技术公布日:2018.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