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双头内圆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360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数控双头内圆磨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磨床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数控双头内圆磨床。



背景技术:

现阶段国内加工这类多台阶深孔零件的方法基本上是采用找正方式定位夹紧工件,单磨头磨削,由于此类工件较长,无法一次磨完全部内孔及台阶,须调头重新找正安装,磨另一端的孔及台阶。这种加工方式由于采用分次装夹各孔的同心度及孔对台阶面的垂直度得不到有保证,且对操作工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也很低,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数控双头内圆磨床,该磨床可以实现一次装夹磨削所有内孔及台阶面;两端同时磨削,提高加工效率,避免了由于分次装夹而产生的同心度及垂直度误差,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数控双头内圆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床身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滑动设置车头箱,床身上表面对应于车头箱的左侧设置左纵向滑台,左纵向滑台上滑动设置左进给机构,左进给机构上安装左模架;床身上表面对应于车头箱的右侧设置右纵向滑台,右纵向滑台上滑动设置右进给机构,右进给机构上安装右模架,所述右纵向滑台上还安装有上料油缸、上料架,上料油缸的活塞杆与上料架相连接;车头箱的左侧表面安装左修整器,车头箱的右侧表面安装右修整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身上表面中间位置、垂直于床身长度方向布置车头箱导轨座,车头箱底部滑块与车头箱导轨座上设置的导轨滑动配合连接,床身上安装车头伺服电机,车头箱导轨座上转动设置丝杆,车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相连接,车头箱底部固定的丝母与丝杆螺纹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头箱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空心轴孔,该空心轴孔用于固定待加工的工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纵向滑台滑动设置于床身顶面左侧的滑轨上,床身顶面左端安装左进给油缸,左进给油缸的活塞杆与左纵向滑台相连接;右纵向滑台滑动设置于床身顶面右侧的滑轨上,床身顶面右端安装右进给油缸,右进给油缸的活塞杆与右纵向滑台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进给机构包括左固定座及安装于左固定座上的左驱动电机,左磨架与左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右进给机构包括右固定座及安装于右固定座上的右驱动电机,右磨架与右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架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涨紧工件的涨套。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产品在工作时通过自动定位夹紧替代找正装夹;一次装夹磨削全部内孔及台阶面,加工精度得到有效保证;双磨头两端同时磨削,提高了加工效率;减轻操作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车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4中,包括床身1、右纵向滑台2、上料架3、上料油缸4、右进给机构5、右固定座5-1、右驱动电机5-2、右模架6、车头箱7、空心轴孔7-1、车头伺服电机8、左进给机构9、左固定座9-1、左驱动电机9-2、左纵向滑台10、左磨架11、左修整器12、右修整器13、车头箱导轨架14、右进给油缸15、左进给油缸16等。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数控双头内圆磨床,包括床身1,床身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滑动设置车头箱7,床身1上表面对应于车头箱7的左侧设置左纵向滑台10,左纵向滑台10上滑动设置左进给机构9,左进给机构9上安装左模架11;床身1上表面对应于车头箱7的右侧设置右纵向滑台2,右纵向滑台2上滑动设置右进给机构5,右进给机构5上安装右模架6,所述右纵向滑台2上还安装有上料油缸4、上料架3,上料油缸4的活塞杆与上料架3相连接;车头箱7的左侧表面安装左修整器12,车头箱7的右侧表面安装右修整器13。

床身1上表面中间位置、垂直于床身长度方向布置车头箱导轨座14,车头箱7底部滑块与车头箱导轨座14上设置的导轨滑动配合连接,床身1上安装车头伺服电机8,车头箱导轨座14上转动设置丝杆,车头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与丝杆相连接,车头箱7底部固定的丝母与丝杆螺纹配合连接。

车头箱7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空心轴孔7-1,该空心轴孔7-1用于固定待加工的工件。

左纵向滑台10滑动设置于床身1顶面左侧的滑轨上,床身1顶面左端安装左进给油缸16,左进给油缸16的活塞杆与左纵向滑台10相连接;右纵向滑台2滑动设置于床身1顶面右侧的滑轨上,床身1顶面右端安装右进给油缸15,右进给油缸15的活塞杆与右纵向滑台2相连接。

左进给机构9包括左固定座9-1及安装于左固定座9-1上的左驱动电机9-2,左磨架11与左驱动电机9-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右进给机构5包括右固定座5-1及安装于右固定座5-1上的右驱动电机5-2,右磨架6与右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上料架3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涨紧工件的涨套。本发明产品中的车头箱7包括车头箱座7-2,空心主轴7-1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设置于车头箱座7-2中,车头箱座7-2上设有油道7-3,油道7-3包括轴向延伸的孔道和径向延伸的孔道。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人工将工件装上上料架3的涨套上并涨紧,由上料油缸4将工件送入车头箱7的空心主轴内,使得工件端面与空心轴孔7-1的端面定位支撑完全贴合,压紧工件端面,上料架3退出,车头箱7通过车头伺服电机8移至磨削位,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左右磨架,可以同时或者分别对工件左右两端的孔及端面进行磨削。由于整个磨削过程是在一次装夹下完成,可以确保各磨削孔的同心度和内孔对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并可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磨床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数控双头内圆磨床,包括床身,床身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滑动设置车头箱,床身上表面对应于车头箱的左侧设置左纵向滑台,左纵向滑台上滑动设置左进给机构,左进给机构上安装左模架;床身上表面对应于车头箱的右侧设置右纵向滑台,右纵向滑台上滑动设置右进给机构,右进给机构上安装右模架,所述右纵向滑台上还安装有上料油缸、上料架,上料油缸的活塞杆与上料架相连接;车头箱的左侧表面安装左修整器,车头箱的右侧表面安装右修整器。该磨床可以实现一次装夹磨削所有内孔及台阶面;两端同时磨削,提高加工效率,避免了由于分次装夹而产生的同心度及垂直度误差,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明;乔春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七机机床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31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