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15082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快速成形技术,主要利用高能激光束熔化金属粉末,逐层堆积,直接成形高性能复杂金属零部件。多孔金属一般具有质轻、比表面积大、孔隙率较高且可控等特点,多孔金属材料一般具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优异性能,故其应用范围很广。

当前制造多孔材料多采用发泡技术生产制造,如泡沫铝。发泡金属是在熔融金属中加入增粘剂和发泡剂,搅拌后采用渗硫铸造等方法制造泡沫铝。采用发泡方式生产的泡沫金属材料孔隙率高,生产效率高,但产品的孔径分布,孔隙形状无法精确控制,只能总体控制在一个大概率范围,无法精确控制,导致多孔铝合金组织结构不致密、硬度较小、压缩性能不够的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制造方法无法精确控制多孔铝合金的孔隙率,导致制造出的铝合金金属性能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基板上均匀铺设第一层合金粉末;

s2:激光器聚焦第一层合金粉末进行扫描,形成若干第一线形轨迹,在扫描的同时吹气装置向合金粉末熔化处吹保护性气体;其中,若干第一线形轨迹平行间隔设置;

s3:完成第一层合金粉末的扫描后,在第一层合金粉末上均匀铺设第二层合金粉末;

s4:激光器聚焦第二层合金粉末进行扫描,形成若干第二线形轨迹,在扫描的同时吹气装置向合金粉末熔化处吹保护性气体;其中,若干第二线形轨迹平行间隔设置,并与第一线形轨迹相互垂直形成若干孔隙;

s5:按照第n+1层合金粉末的第n+1线形轨迹垂直于第n层合金粉末的第n线形轨迹的原理逐层堆积,实现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第n+1层合金粉末的第n+1线形轨迹与第n-1层合金粉末的第n-1线形轨迹重合。

进一步地,每一层合金粉末的厚度为600-800um。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粉末采用颗粒直径分布在60-100um的alsi12合金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器为连续或脉冲激光器。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装置包括气嘴,所述气嘴从侧面对合金粉末熔化处进行吹气,所述气嘴与合金粉末之间的距离为4-6mm,吹出气流速度为7l/min-9l/min。

进一步地,所述气嘴吹出的保护性气体为氩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按照第n+1层合金粉末的第n+1线形轨迹垂直于第n层合金粉末的第n线形轨迹的原理逐层堆积,实现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通过精确控制线形轨迹的间隔大小来控制形成孔隙的大小,进而控制铝合金的孔隙率,这样能够得到组织结构致密,硬度大,金属性能高的铝合金。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线形轨迹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线形轨迹与第二线形轨迹的示意图;

图4是多孔铝合金内部组织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通过精确控制线形轨迹的间隔大小来控制形成孔隙的大小,进而控制铝合金的孔隙率,这样能够得到组织结构致密,硬度大,金属性能高的铝合金。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基板10上均匀铺设第一层合金粉末;

s2:激光器20聚焦第一层合金粉末进行扫描,形成若干第一线形轨迹1,在扫描的同时吹气装置30向合金粉末熔化处吹保护性气体;其中,若干第一线形轨迹1平行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第一线形轨迹1的间隔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具体通过对激光器20的参数进行设置。

s3:完成第一层合金粉末的扫描后,在第一层合金粉末上均匀铺设第二层合金粉末;

s4:激光器20聚焦第二层合金粉末进行扫描,形成若干第二线形轨迹2,在扫描的同时吹气装置30向合金粉末熔化处吹保护性气体;其中,若干第二线形轨迹2平行间隔设置,并与第一线形轨迹1相互垂直形成若干孔隙3(如图3和4所示);

s5:按照第n+1层合金粉末的第n+1线形轨迹垂直于第n层合金粉末的第n线形轨迹的原理逐层堆积,实现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通过精确控制线形轨迹的间距大小来控制形成孔隙的大小,进而控制铝合金的孔隙率,这样能够得到组织结构致密,硬度大,金属性能高的铝合金。

在本实施例中,第n+1层合金粉末的第n+1线形轨迹与第n-1层合金粉末的第n-1线形轨迹重合。这样整个铝合金的孔隙分布整齐,结构规律,有利于提高铝合金的金属性能。上述每一层合金粉末的厚度为600um-800um,如果合金粉末厚度太小,则增材效率低;如果合金粉末厚度太大,则激光熔化不完全,影响力学性能。

具体地,合金粉末采用颗粒直径分布在60-100um的alsi12合金粉末,该alsi12合金粉末由质量份数比为88:12的铝元素和硅元素组成,alsi俗称铝硅明,力学性能好。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器20为连续或脉冲激光器,其中,脉冲激光器价格便宜,加工效率慢;连续激光器价格贵,加工效率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进一步地,吹气装置30包括气嘴31,气嘴31从侧面对合金粉末熔化处进行吹气,气嘴31与合金粉末之间的距离为4mm-6mm,吹出气流速度为7l/min-9l/min,气流速度和角度要严格控制,否则会将合金粉末吹走,影响加工效果。其中,气嘴31吹出的保护性气体为氩气,氩气为惰性气体,能够防止合金粉末熔化时被氧化。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激光器20选择连续激光器,合金粉末采用颗粒直径分布在80um的alsi12合金粉末,每层合金粉末的厚度为700um,气嘴31与合金粉末之间的距离为5mm,从侧面吹出气流速度为8l/min的氩气,采用上述参数增材制造出的铝合金,内部致密、无气孔、无氧化金属性能高。其抗压强度约为150mpa,弹性模量约为3.2gpa,相比铸造法制备的多孔铝合金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升了约800%和190%。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通过精确控制第一线形轨迹1的间距和控制第二线形轨迹2的间距,实现孔隙3大小的控制,进而控制整个铝合金的孔隙率,控制铝合金的孔隙率就能控制铝合金内部的组织结构密度,最终提高铝合金的金属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板上均匀铺设第一层合金粉末;激光器聚焦第一层合金粉末进行扫描,形成若干第一线形轨迹;若干第一线形轨迹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一层合金粉末上均匀铺设第二层合金粉末;激光器聚焦第二层合金粉末进行扫描,形成若干第二线形轨迹;若干第二线形轨迹平行间隔设置,并与第一线形轨迹相互垂直形成若干孔隙;按照第N+1层合金粉末的第N+1线形轨迹垂直于第N层合金粉末的第N线形轨迹的原理逐层堆积,实现多孔铝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通过精确控制线形轨迹的间隔大小来控制形成孔隙的大小,进而控制铝合金的孔隙率,这样能够得到组织结构致密,硬度大,金属性能高的铝合金。

技术研发人员:钱德宇;刘昊;徐作斌;高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8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