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水精炼的喂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3035发布日期:2018-10-26 19:3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钢水精炼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钢水精炼的喂丝机。



背景技术:

钢水精炼采用金属喂线技术,通过喂丝机将金属或合金粉剂形成金属丝送入熔池深处,在熔池中迅速熔化、溶解与反应。目前,喂丝机都采用悬离钢水液面方式喂入,这种方式能满足绝大多数金属丝的喂入要求,但对于一些易烧损且贵重元素,比如钙、稀土、钛等,采用悬离钢水液面的方式,在钢水液面的上部就挥发掉一部分,导致金属丝的浪费率高,金属丝的利用率在8%~23%之间,利用率较低且稳定性差,提高了钢水精炼的成本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金属丝利用率的喂丝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用于钢水精炼的喂丝机,包括喂丝导管,所述喂丝导管的中上部设置有气孔,还包括送气装置,所述送气装置包括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与气孔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喂丝导管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其最大直径是金属丝的2-4倍,最小直径是金属丝的1.2-1.8倍。

进一步的是,所述喂丝导管的下部与喂丝导管的中上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喂丝导管的下部套装设置有圆筒形的耐火材料保护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气孔的数量为至少2个。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喂丝导管的顶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密封圈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有送气装置,在喂丝机的喂丝导管上设置气孔,钢水精炼时,通过送气装置对喂丝导管输入带有压力的惰性气体后,将喂丝导管的下部深入钢液面下100-200mm处,再对喂丝导管通入金属丝,在具有压力的惰性气体的作用下,金属丝进入钢液中,直接用于钢水冶炼,实现了浸入式喂金属丝的方式精炼钢水,带有压力的惰性气体防止了钢水进入喂丝导管和保证金属丝能够进入钢液中,降低了金属丝的浪费,经过大量实践和试验,采用本发明的喂丝机,金属丝的利用率在27-41%之间,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稳定性得到提高,降低了钢水精炼的成本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喂丝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喂丝导管1、气孔11、耐火材料保护层2、密封圈3、金属丝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钢水精炼的喂丝机,包括喂丝导管1,所述喂丝导管1的中上部设置有气孔11,气孔11的数量为至少2个,还包括送气装置,所述送气装置包括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与气孔11相连接。

送气装置用于对喂丝导管1输入带有压力的惰性气体,比如氮气、氩气等,压力为0.1-0.15mpa之间。钢水精炼时,通过送气装置对喂丝导管输入带有压力的惰性气体后,将喂丝导管1的下部深入钢液面下100-200mm处,再对喂丝导管1通入金属丝4,金属丝4可为金属钙丝、金属钛丝,进入钢液的金属丝4直接用于钢水冶炼,实现了浸入式喂金属丝4的方式精炼钢水,带有压力的惰性气体防止了钢水进入喂丝导管1和保证金属丝4能够进入钢液中,降低了金属丝4的浪费,经过大量实践和试验,采用本发明的喂丝机,金属丝4的利用率在27-41%之间,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稳定性达到提高,降低了钢水精炼的成本和效率。

具体的,钢水精炼时,金属丝4在喂丝导管1是竖直的,为了保证金属丝4能够顺利进入钢水中,喂丝导管1为漏斗状,喂丝导管1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其最大直径是金属丝4的2-4倍,最小直径是金属丝4的1.2-1.8倍。由于喂丝导管1的下部将直接进入钢水中,对其影响很大,需要经常更换,优选将喂丝导管1的下部与喂丝导管1的中上部可拆卸连接,更换只需更换喂丝导管1的下部,降低生产成本。更进一步,还可在喂丝导管1的下部套装设置有圆筒形的耐火材料保护层2,耐火材料保护层2用于保护喂丝导管1的下部。

为了防止气体从喂丝导管1顶部泄露,导致钢液进入喂丝导管1下部,在喂丝导管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圈3,且密封圈3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型,工作时密封圈会紧贴金属丝,减少漏气,同时防止密封圈3影响金属丝4的加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涉及钢水精炼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钢水精炼的喂丝机,包括喂丝导管,所述喂丝导管的中上部设置有气孔,还包括送气装置,所述送气装置包括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与气孔相连接。钢水精炼时,通过送气装置对喂丝导管输入带有压力的惰性气体后,将喂丝导管的下部深入钢液面下100‑200mm处,再对喂丝导管通入金属丝,进入钢液的金属丝直接用于钢水冶炼,实现了侵入式喂金属丝的方式精炼钢水,带有压力的惰性气体防止了钢水进入喂丝导管和保证金属丝能够进入钢液中,降低了金属丝的浪费,经过大量实践和试验,采用本发明的喂丝机,金属丝的利用率在27‑41%之间,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稳定性达到提高,降低了钢水精炼的成本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谢鑫;曾建华;周伟;贾子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9
技术公布日:2018.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