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铸造类零件的浇道、浇口的自动切除装置。
背景技术: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
在铸造零件的工序中,必不可少地需要对每个零件上的浇道或者浇口进行切除,这样每个零件才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利用人工进行切割,一来工作强度大,二来灰尘太大,对工人的身体是有很大损伤的,同时也不利于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铸件浇道机器人等离子切割工作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件浇道机器人等离子切割工作站,包括钣金切割房,钣金切割房内设有机器人切割工位,钣金切割房内还设有与机器人切割工位相配合的移栽滑台,钣金切割房包括底座,若干块防护钣金通过立柱设置在底座的四周,钣金切割房还包括房顶,底座、防护钣金和房顶构成钣金切割房,钣金切割房的a面具有工件进出口,钣金切割房的b面具有人员入口,移栽滑台的一端通过工件进出口进入到钣金切割房的密闭空间内,另一端露出钣金切割房外,移栽滑台包括滑台机架,封板设置在滑台机架的四周构成空腔,移栽滑台还包括位于空腔内的导轨和移栽气缸,导轨延伸至空腔的两端,移栽气缸的一端穿过封板进入空腔,还具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板,滑板的侧端与移栽气缸的浮动接头相接,通过移栽气缸,滑板能够从移栽滑台的一端滑移至另一端,即到达人工下料工位和机器切割工位,滑板的上端板面还具有通过驱动装置带之转动的工装连接板,机器人切割工位与移栽滑台均安装设置在底座上。
滑板的下端板面两侧通过滑块垫块安装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滑板的下端板面位于空腔中还设有伺服电机,工装连接板通过回转平台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滑板的下端板面还具有安装拖链用的拖链支架。
移栽气缸通过移栽气缸固定块安装固定,还具有遮盖保护移栽气缸的移栽气缸护罩,移栽气缸护罩通过护罩安装块固定设置在移栽滑台上,移栽滑台位于空腔的两端通过传感器支架安装设置有传感器,滑块垫块的侧边还具有与传感器相配合的滑台检测片。
移栽滑台的数量为两个,机器人切割工位为两个移栽滑台之间。
房顶上开有集中排烟用的除尘口。
钣金切割房内位于a面和b面均具有线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切割过程可以预先进行设定,有机器人切割工位按照程序自动完成切割加工过程,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钣金切割房实现了切割区域与人工工作区域的隔离,大大降低人工作业安全风险的同时,又能够避免工人吸入大量粉尘,保证了工人的健康;
同时本发明在使用时,只需要人工在人工下料工位进行下料即可,毋需人工参与切割过程,对从业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节约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而钣金切割房不但能够阻隔粉尘,还能够利用房顶的除尘口与集中排烟除尘的管道对接,集中排烟,便于切割废气统一处理,更加环保;
而本发明整体设计,出厂前就可以按照客户要求调试后整体运抵用户现场,无需二次安装调试,方便快捷;
当用户换产时,只需要更换对应物料的工装连接板,调用对应切割程序即可,实现了一机多用,降低了用户企业的设备投入;
同时本发明还具有两个移栽滑台,实现了双切割工位设计,可以在一台设备上进行粗精切加工、同一零件交替切割,或者两个工位分别切割不同工件,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
值得一提是,本发明机器人切割工位中安装切割刀头的机器人选用高性能的六轴关节机器人,负载可达12kg,最大运动半径1420mm,切割过程更加灵活,能够实现三维立体切割,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钣金切割房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视图;
图5为图3的b-b向视图;
图6为本发明移栽滑台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滑板15与移栽气缸14和导轨13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工装连接板17、回转平台21与滑板15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移栽滑台3与机器人切割工位2安装在底板4上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中:1钣金切割房、2机器人切割工位、3移栽滑台、4底座、5防护钣金、6立柱、7房顶、8工件进出口、9人员入口、10滑台机架、11封板、12空腔、13导轨、14移栽气缸、15滑板、16浮动接头、17工装连接板、18滑块垫块、19滑块、20伺服电机、21回转平台、22拖链、23拖链支架、24移栽气缸固定块、25移栽气缸护罩、26传感器支架、27传感器、28滑台检测片、29除尘口、30线槽、31导轨伸缩防护罩、32护罩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说明书附图1-9:
实施例一:
一种铸件浇道机器人等离子切割工作站,包括钣金切割房1,钣金切割房1内设有机器人切割工位2,钣金切割房1内还设有与机器人切割工位2相配合的移栽滑台3,其特征在于:钣金切割房1包括底座4,若干块防护钣金5通过立柱6设置在底座4的四周,钣金切割房1还包括房顶7,底座4、防护钣金5和房顶7构成钣金切割房1,钣金切割房1的a面具有工件进出口8,钣金切割房1的b面具有人员入口9,移栽滑台3的一端通过工件进出口8进入到钣金切割房1的密闭空间内,另一端露出钣金切割房1外,移栽滑台3包括滑台机架10,封板11设置在滑台机架10的四周构成空腔12,移栽滑台3还包括位于空腔12内的导轨13和移栽气缸14,导轨13延伸至空腔12的两端,移栽气缸14的一端穿过封板11进入空腔12,还具有与导轨13相配合的滑板15,滑板15的侧端与移栽气缸14的浮动接头16相接,通过移栽气缸14,滑板15能够从移栽滑台3的一端滑移至另一端,即到达人工下料工位和机器切割工位,滑板15的上端板面还具有通过驱动装置带之转动的工装连接板17,机器人切割工位2与移栽滑台3均安装设置在底座4上。
滑板15的下端板面两侧通过滑块垫块18安装有与导轨13相配合的滑块19,滑板15的下端板面位于空腔12中还设有伺服电机20,工装连接板17通过回转平台21与伺服电机20传动连接,滑板15的下端板面还具有安装拖链22用的拖链支架23。
移栽气缸14通过移栽气缸固定块24安装固定,还具有遮盖保护移栽气缸14的移栽气缸护罩25,移栽气缸护罩25通过护罩安装块32固定设置在移栽滑台3上,移栽滑台3位于空腔12的两端通过传感器支架26安装设置有传感器27,滑块垫块18的侧边还具有与传感器27相配合的滑台检测片28。
房顶7上开有集中排烟用的除尘口29。
钣金切割房1内位于a面和b面均具有线槽30。
实施例二:
一种铸件浇道机器人等离子切割工作站,包括钣金切割房1,钣金切割房1内设有机器人切割工位2,钣金切割房1内还设有与机器人切割工位2相配合的移栽滑台3,其特征在于:钣金切割房1包括底座4,若干块防护钣金5通过立柱6设置在底座4的四周,钣金切割房1还包括房顶7,底座4、防护钣金5和房顶7构成钣金切割房1,钣金切割房1的a面具有工件进出口8,钣金切割房1的b面具有人员入口9,移栽滑台3的一端通过工件进出口8进入到钣金切割房1的密闭空间内,另一端露出钣金切割房1外,移栽滑台3包括滑台机架10,封板11设置在滑台机架10的四周构成空腔12,移栽滑台3还包括位于空腔12内的导轨13和移栽气缸14,导轨13延伸至空腔12的两端,移栽气缸14的一端穿过封板11进入空腔12,还具有与导轨13相配合的滑板15,滑板15的侧端与移栽气缸14的浮动接头16相接,通过移栽气缸14,滑板15能够从移栽滑台3的一端滑移至另一端,即到达人工下料工位和机器切割工位,滑板15的上端板面还具有通过驱动装置带之转动的工装连接板17,机器人切割工位2与机器人切割工位2均安装设置在底座4上。
滑板15的下端板面两侧通过滑块垫块18安装有与导轨13相配合的滑块19,滑板15的下端板面位于空腔12中还设有伺服电机20,工装连接板17通过回转平台21与伺服电机20传动连接,滑板15的下端板面还具有安装拖链22用的拖链支架23。
移栽气缸14通过移栽气缸固定块24安装固定,还具有遮盖保护移栽气缸14的移栽气缸护罩25,移栽气缸护罩25通过护罩安装块32固定设置在移栽滑台3上,移栽滑台3位于空腔12的两端通过传感器支架26安装设置有传感器27,滑块垫块18的侧边还具有与传感器27相配合的滑台检测片28。
移栽滑台3的数量为两个,机器人切割工位2为两个移栽滑台3之间。
房顶7上开有集中排烟用的除尘口29。
钣金切割房1内位于a面和b面均具有线槽30。
移栽滑台位于人工下料工处具有按钮盒、中控盒及电磁阀,这样配合两个传感器27,可以方便地控制移栽气缸14和伺服电机20,同时给机器人切割工位2提供位置信息,本发明在使用时,工人通过按钮盒启动移栽气缸14将滑板15推动到人工下料工位,工人可以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工装连接板17上,尔后工人通过按钮盒启动移栽气缸14,将滑板15带动工件移动到机器切割工位,此时机器人切割工位2就可以对工件进行切割动作了,而回转平台21还可以带动工件自转,配合机器人切割工位2的切割动作,优选的,移栽滑台3还具有导轨伸缩防护罩31,避免碎屑进入空腔12内,而水冷机、等离子电源和集成控制柜可以设置在钣金切割房1的b面处,不会影响到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发明人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