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97141发布日期:2020-04-21 22:29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用模具中所有的零部件都采用钢铁材料,体积大且重量重,不方便携带进行技术交流。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包括前模部分和后模部分;所述前模部分包括导套、浇口套、前模板和前模仁;所述前模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嵌入导套的圆孔和用于放置浇口套的腔体,所述导套通过螺丝紧固在所述圆孔内,所述浇口套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前模仁设置在前模板内;

所述后模部分包括分流锥、后模仁、导柱、后模板、回针、顶针、上顶针板、下顶针板、方铁和底板;所述后模仁置于后模板内,所述导柱设置在后模板的上表面并位于后模仁的四周,所述分流锥安装在后模板内,所述回针和顶针安装在上顶针板并一并安装在后模板内,所述下顶针板固定在上顶针板下表面处,所述方铁的底面设置在底板上,方铁的顶面设置在后模板的下表面上,且该方铁成对设置在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的两端;当前模部分和后模部分进行合模时,所述导柱置入导套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前模板、前模仁、后模仁、后模板、上顶针板、下顶针板、方铁和底板均采用塑料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导套、浇口套、分流锥、导柱、回针和顶针均采用金属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回针设置在上顶针板的四周,所述顶针设置在回针的内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还包括示例产品,所述示例产品设置在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方铁为开口向外的直角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在所述塑胶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由具有金属螺纹的嵌件一体成型在塑胶件上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金属件表层设有防锈处理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模具模型所需的金属件等比例缩小,得到金属缩小件;

步骤2:将模具模型所需的塑料件等比例缩小注塑成型得到塑料缩小件;

步骤3:将金属缩小件和塑料缩小件进行紧固,得到模具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在步骤2中,采用具有金属螺纹的嵌件一体成型在塑料件的指定位置上构成螺纹孔。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模具模型以塑料件为主,减轻模具质量,实现便于携带,且保留机械功能,方便拆卸演示具有真实性;本发明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得到塑料缩小件,使本发明的模具模型能够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模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后模部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合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包括前模部分和后模部分;本实施例的前模部分包括导套1、浇口套3、前模板4和前模仁5;前模板4上设有若干用于嵌入导套1的圆孔和用于放置浇口套3的腔体,导套1通过螺丝紧固在圆孔内,浇口套3安装在腔体内,前模仁5设置在前模板4内;本实施例的后模部分包括分流锥7、后模仁8、导柱9、后模板10、回针12、顶针13、上顶针板14、下顶针板15、方铁17和底板18;后模仁8置于后模板10内,导柱9设置在后模板10的上表面并位于后模仁8的四周,分流锥7安装在后模板10内,回针12和顶针13安装在上顶针板14上,并一并安装在后模板10内,回针12设置在上顶针板14的四周,顶针13设置在回针12的内侧,下顶针板15固定在上顶针板14下表面处,本实施例的方铁17为开口向外的直角结构,该方铁17的底面设置在底板18上,方铁17的顶面设置在后模板10的下表面上,且该方铁17成对设置在上顶针板14和下顶针板15的两端;示例产品6设置在前模仁5和后模仁8之间,当前模部分和后模部分进行合模时,所述导柱7置入导套1内。

本实施例的前模板、前模仁、后模仁、后模板、上顶针板、下顶针板、方铁和底板均采用塑料件,在塑胶件上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由具有金属螺纹的嵌件一体成型在塑胶件上构成,本实施例的导套、浇口套、分流锥、导柱、回针和顶针均采用金属件,并在金属件表层设有防锈处理层。

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为:将导套1装入前模板4内,再把前模仁5装入前模板4内,并用螺丝将两者进行紧固,将浇口套3安装到前模板4内,进而完成前模部分的安装;把导柱9装入后模板10内,再把后模仁8装入后模板10内,并用螺丝将两者进行紧固,而后将分流锥7安装到后模板10内,把安装有回针12和顶针13的上顶针板14安装到后模板10内,将下顶针板15紧固在上顶针板14上,将安装有方铁17的底板18用螺丝紧固到后模板10上,调整好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位置,完成后模部分的安装;最后把前模部分和后模部分通过导套1和导柱9的定位导向进行合模安装。

实施例2: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模具模型所需的金属件等比例缩小,得到金属缩小件;

步骤2:将模具模型所需的塑料件等比例缩小注塑成型得到塑料缩小件;

步骤3:将金属缩小件和塑料缩小件进行紧固,得到模具模型。

在步骤2中,采用具有金属螺纹的嵌件一体成型在塑料件的指定位置上构成螺纹孔。



技术特征:

1.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部分和后模部分;所述前模部分包括导套、浇口套、前模板和前模仁;所述前模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嵌入导套的圆孔和用于放置浇口套的腔体,所述导套紧固在所述圆孔内,所述浇口套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前模仁设置在前模板内;

所述后模部分包括分流锥、后模仁、导柱、后模板、回针、顶针、上顶针板、下顶针板、方铁和底板;所述后模仁置于后模板内,所述导柱设置在后模板的上表面并位于后模仁的四周,所述分流锥安装在后模板内,所述回针和顶针安装在上顶针板并一并安装在后模板内,所述下顶针板固定在上顶针板下表面处,所述方铁的底面设置在底板上,方铁的顶面设置在后模板的下表面上,且该方铁成对设置在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的两端;当前模部分和后模部分进行合模时,所述导柱置入导套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前模仁、后模仁、后模板、上顶针板、下顶针板、方铁和底板均采用塑料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浇口套、分流锥、导柱、回针和顶针均采用金属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针设置在上顶针板的四周,所述顶针设置在回针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示例产品,所述示例产品设置在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铁为开口向外的直角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由具有金属螺纹的嵌件一体成型在塑料件上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表层设有防锈处理层。

9.基于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模具模型所需的金属件等比例缩小,得到金属缩小件;

步骤2:将模具模型所需的塑料件等比例缩小注塑成型得到塑料缩小件;

步骤3:将金属缩小件和塑料缩小件进行紧固,得到模具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采用具有金属螺纹的嵌件一体成型在塑料件的指定位置上构成螺纹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铸类模具模型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前模部分和后模部分;所述前模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嵌入导套的圆孔和用于放置浇口套的腔体,所述导套通过螺丝紧固在所述圆孔内,所述浇口套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前模仁设置在前模板内;所述后模仁置于后模板内,所述导柱设置在后模板的上表面并位于后模仁的四周,所述分流锥安装在后模板内,所述回针和顶针安装在上顶针板并一并安装在后模板内,所述下顶针板固定在上顶针板下表面处,所述方铁的底面设置在底板上,方铁的顶面设置在后模板的下表面上,且该方铁成对设置在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的两端;当前模部分和后模部分进行合模时,所述导柱置入导套内。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南;张文新;赵季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市研通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1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