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化处置炼钢二次除尘灰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2359发布日期:2020-09-25 18:1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资源化处置炼钢二次除尘灰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资源化处置炼钢二次除尘灰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包括除尘灰,除尘灰不仅占用土地,还存在污染环境的隐患,而且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除尘灰特性复杂,其有效利用率低,目前的利用率不到80%,因此,高效循环利用除尘灰,降低粉尘外排量,实现有价元素回收利用,是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除尘灰不仅含有数量可观的铁元素,而且含有一定数量的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锰等,是具有较高回收价值的冶金二次资源。

炼钢除尘灰可分为一次除尘灰和二次除尘灰,一次除尘灰是指在转炉冶炼过程在产生的灰,炼钢过程中炉内反应剧烈,产生的炉气量大,特别是在吹炼过程中,铁水中的碳剧烈地氧化,生产大量的co和少量co2气体,随同铁水中其它一些元素氧化所产生的少量气体,一起构成炉气,炉气中不可避免地夹带着大量氧化铁、金属和其它细小颗粒的固体烟尘。为回收转炉煤气,转炉烟气需净化处理,干法除尘净化的烟尘成为干灰,湿法净化的烟尘成为含尘污水。

二次除尘灰一般都采取布袋除尘,均为干灰,干灰在运输、卸料及存放过程中污染环境,炼钢二次除尘灰循环利用方面,目前主要有压制冷固球团及配加至烧结作为原料,压制冷固球团时,由于转炉二次除尘灰的特性,需建设消解池做消解处置,其压制冷固球团的难度远大于og泥压制冷固球团;二次除尘灰配加至烧结时,由于二次除尘灰中碱金属含量高,烧结配加比例受到限制,且二次除尘灰产生量较少,实际配加时配加比例不好控制;以上两种处置方式均需将二次除尘灰运输至使用点,在运输、卸料及存放过程中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资源化处置炼钢二次除尘灰的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炼钢二次除尘灰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资源化处置炼钢二次除尘灰的系统,包括粉罐车、喷粉罐、供气阀组、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所述粉罐车通过上料管道与喷粉罐进料端连接,所述喷粉罐中下部设有流态化装置,所述流态化装置通过流态化管与供气阀组连接,所述喷粉罐下部出料端设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一端通过主吹气管与供气阀组连接,所述喷射器的另一端通过输料管道与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连接,所述喷粉罐进料端设有安全阀和泄压阀,所述喷粉罐与喷射器之间设有下料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管道靠近喷射器一端的直径φ为30-50mm,靠近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的一端直径φ为15-25mm。

进一步地,所述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上还设有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喷吹过程中实现二次除尘灰的消解,在此过程中二次除尘灰由于水浸可脱除其中钾、钠、锌元素,脱除率达到50-80%,后经沉淀后与og泥一起压滤脱水运至烧结配加,实现二次除尘灰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利用转炉一次除尘配套的沉淀池及压滤设备完成二次除尘灰消解、脱水,无需新建消解池,投资省、效果好,并且在此过程中脱除二次除尘灰总大部分碱金属,大大缓解烧结配加除尘灰时碱金属富集的影响,配加二次除尘灰不增加高炉碱负荷,确保高炉顺行,还能减少二次除尘灰在运输、卸料及存储过程产生的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资源化处置炼钢二次除尘灰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粉罐车;2、上料管道;3、喷粉罐;4、安全阀;5、供气阀组;6、流态化管;7、主吹气管;8、喷射器;9、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10、防护罩;11、泄压阀;12、流态化装置;13、下料控制阀;14、输料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资源化处置炼钢二次除尘灰的系统,包括粉罐车1、喷粉罐3、供气阀组5、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9,所述粉罐车1通过上料管道2与喷粉罐3进料端连接,所述喷粉罐3中下部设有流态化装置12,所述流态化装置12通过流态化管6与供气阀组5连接,所述喷粉罐3下部出料端设有喷射器8,所述喷射器8一端通过主吹气管7与供气阀组5连接,所述喷射器8的另一端通过输料管道14与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9连接,所述喷粉罐3进料端设有安全阀4和泄压阀11,所述喷粉罐3与喷射器8之间设有下料控制阀13,所述输料管道12靠近喷射器8一端的直径φ为30-50mm,靠近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9的一端直径φ为15-25mm,为了喷吹过程中形成高速射流,使喷出的除尘灰远离喷吹出口,所述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9上还设有防护罩10。

该系统可喷吹的炼钢除尘灰包括转炉二次除尘灰、脱硫除尘灰、混铁炉除尘灰及精炼炉除尘灰,既可喷吹一种除尘灰,也可喷吹各除尘灰的混合灰,可按不同比例混合,粒度均小于50目,转炉二次除尘灰铁品位20.0-50.0%,碱金属及zno含量1.0-3.0%,脱硫除尘灰铁品位20.0-40.0%,碱金属及zno含量0.01-0.05%,精炼炉除尘灰铁品位1.0-20.0%,碱金属及zno含量0.20-4.50%,混铁炉除尘灰铁品位30.0-70.0%,碱金属及zno含量0.25-2.6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粒度小于50目的转炉二次除尘灰由灰仓卸灰至粉罐车1,粉罐车1行至喷粉罐3处,连接快速结构开始上料,待喷粉罐3内料一定时,停止上料,准备喷粉,以氮气为载气,经流态化装置12流态化后通过喷粉罐3喷入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9内,氮气压力为1.6mpa,喷吹时氮气流量1000nm3/h,喷粉流量为50kg/min,与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9内的一次除尘水混合后,一起流入沉淀池,从而实现二次除尘灰的消解,同时脱除二次除尘灰中钾、钠、锌元素,经沉淀后与og泥一起压滤脱水回配至烧结作为原料,关闭下料控制阀13,打开泄压阀11,调整氮气压力为0.8mpa,氮气流量500nm3/h,利用氮气对上料管道2、输料管道14进行反吹,将上料管道2输料管道14中残余的二次除尘灰吹出,防止长时间放置后粘结在管道内壁造成管道堵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资源化处置炼钢二次除尘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罐车(1)、喷粉罐(3)、供气阀组(5)、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9),所述粉罐车(1)通过上料管道(2)与喷粉罐(3)进料端连接,所述喷粉罐(3)中下部设有流态化装置(12),所述流态化装置(12)通过流态化管(6)与供气阀组(5)连接,所述喷粉罐(3)下部出料端设有喷射器(8),所述喷射器(8)一端通过主吹气管(7)与供气阀组(5)连接,所述喷射器(8)的另一端通过输料管道(14)与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9)连接,所述喷粉罐(3)进料端设有安全阀(4)和泄压阀(11),所述喷粉罐(3)与喷射器(8)之间设有下料控制阀(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化处置炼钢二次除尘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道(14)靠近喷射器(8)一端的直径φ为30-50mm,靠近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9)的一端直径φ为15-2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化处置炼钢二次除尘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9)上还设有防护罩(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资源化处置炼钢二次除尘灰的系统,包括粉罐车、喷粉罐、供气阀组、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所述粉罐车通过上料管道与喷粉罐进料端连接,所述喷粉罐中下部设有流态化装置,所述流态化装置通过流态化管与供气阀组连接,喷粉罐下部出料端设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一端通过主吹气管与供气阀组连接,喷射器的另一端通过输料管道与转炉一次除尘高架溜槽连接,喷粉罐进料端设有安全阀和泄压阀,所述喷粉罐与喷射器之间设有下料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实现二次除尘灰的消解,在此过程中二次除尘灰由于水浸可脱除其中钾、钠、锌元素,脱除率达到50‑80%,后经沉淀后与OG泥一起压滤脱水运至烧结配加,实现二次除尘灰的资源化循环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朱青德;魏国立;杨永刚;王国军;慕进文;崔张锋;陈亚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8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