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0798发布日期:2020-09-01 17:4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抽芯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



背景技术:

此前,对生产像位于蓄电池盖两端的正、负极铅套这类结构的产品,其热室压铸模浇注系统的直浇道为锥浇道,而横浇道、内浇口和产品排位常采用以下方式:

⑴一模两腔,侧浇口。因每次射入型腔的合金液量太少,致使压铸件易产生气泡;该排位压铸生产效率也较低。

⑵单排一模四腔,横浇道选用s形。此排位的模具虽然横向轮廓尺寸位于压铸机的哥林柱之内,也较一模两腔生产效率高,但横浇道折弯多,合金液在浇道流程长且横浇道的梯形横截面散热多,这既会额外损耗有限的压射能量,使合金液内卷入过多气体且不利于内置型腔的顺畅排气,又增加了翻熔料,也易在外置型腔成形分型面处产生飞边。这对压铸合金密度较大、使用系统工作压力本身较小且压射过程没有增压压力作用的热室压铸机来说,难以提高铸件的致密度。

⑶双排一模四腔,在铅套外露部分的锥度小径端面设置点浇口。此排位若按传统的单驱动单滑块分型抽芯就会使模具尺寸变大;加之热室压铸机的锁模力一般在400t以下,其哥林柱内距较小,这往往导致模具最大轮廓尺寸超过了压铸机的容模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抽芯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具有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排气顺畅、保证模具体积不会增大从而增加模具成本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右分型滑块,所述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左右对称安装有左分型滑块和右分型滑块,左分型滑块前后端上均安装有左斜导柱,所述的右分型滑块前后端上均安装有与左斜导柱对称的右斜导柱,左分型滑块的右侧和右分型滑块的左侧分别安装有中左分型滑块和中右分型滑块,所述的中左分型滑块和中右分型滑块之间安装有中间楔紧块,所述的左分型滑块与中左分型滑块之间形成前后并排的两个产品腔,右分型滑块与中右分型滑块之间也形成前后并排的两个产品腔。

所述的左分型滑块和右分型滑块前后端内均横向安装有双头螺杆,位于左分型滑块的双头螺杆一端插入到中右分型滑块内,另一端从左分型滑块的左侧穿出,位于右分型滑块的双头螺杆一端插入到中左分型滑块内,另一端从右分型滑块的右侧穿出。

所述的双头螺杆位于中间楔紧块前后侧的一端上套接有限位套,双头螺杆位于右分型滑块的右侧或者左分型滑块的左侧的一端上安装有锁紧螺母。

所述的左分型滑块与中左分型滑块以及右分型滑块与中右分型滑块的前后端之间均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的一端嵌入到上模座内部侧壁内。

所述的右分型滑块右侧安装有两个与右分型滑块上的产品腔一一对应的右部抽芯,左分型滑块的左侧安装有两个与左分型滑块上的产品腔一一对应的左部抽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安装左分型滑块和右分型滑块实现一模两排四件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设计中间楔紧块,方便熔液从下往上注入到产品腔内,方便排气、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方便浇道冷凝件取出;

(2)、通过右斜导柱和左斜导柱,开模时实现左分型滑块和右分型滑块打开,合模时实现左分型滑块和右分型滑块合拢,大大简化了操作,同时也不会增加模具体积;

(3)、通过安装双头螺杆和限位套,方便左分型滑块和右分型滑块合模时移动到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主视图。

图示:1、右部抽芯,2、双头螺杆,3、锁紧螺母,4、右斜导柱,5、右分型滑块,6、限位块,7、中右分型滑块,8、限位套,9、中间楔紧块,10、中左分型滑块,11、左分型滑块,12、左斜导柱,13、左部抽芯,14、产品腔,16、流道拉断结构,17、支撑板,18、下模座,19、上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上模座19、下模座18和右分型滑块5,所述的上模座19和下模座18之间左右对称安装有左分型滑块11和右分型滑块5,左分型滑块11前后端上均安装有左斜导柱12,所述的右分型滑块5前后端上均安装有与左斜导柱12对称的右斜导柱4,左分型滑块11的右侧和右分型滑块5的左侧分别安装有中左分型滑块10和中右分型滑块7,所述的中左分型滑块10和中右分型滑块7之间安装有中间楔紧块9,所述的左分型滑块11与中左分型滑块10之间形成前后并排的两个产品腔14,右分型滑块5与中右分型滑块7之间也形成前后并排的两个产品腔14。

所述的左分型滑块11和右分型滑块5前后端内均横向安装有双头螺杆2,位于左分型滑块11的双头螺杆2一端插入到中右分型滑块7内,另一端从左分型滑块11的左侧穿出,位于右分型滑块5的双头螺杆2一端插入到中左分型滑块10内,另一端从右分型滑块5的右侧穿出,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双头螺杆能够实现对左分型滑块11和中左分型滑块10以及右分型滑块5和中右分型滑块7进行分离,方便产品脱模,确保产品质量。

所述的双头螺杆2位于中间楔紧块9前后侧的一端上套接有限位套8,双头螺杆2位于右分型滑块5的右侧或者左分型滑块11的左侧的一端上安装有锁紧螺母3,通过安装锁紧螺母3,用来避免双头螺杆2滑出,同时使得双头螺杆2能够随着分型滑块运动。

所述的左分型滑块11与中左分型滑块10以及右分型滑块5与中右分型滑块7的前后端之间均安装有限位块6,所述的限位块6的一端嵌入到上模座19内部侧壁内。

所述的右分型滑块5右侧安装有两个与右分型滑块5上的产品腔14一一对应的右部抽芯1,左分型滑块11的左侧安装有两个与左分型滑块11上的产品腔14一一对应的左部抽芯13。

当铅合金液压射成形后,进行开模时,模具先从取件分型面ⅰ―ⅰ开始打开,在打开过程中,位于模具两边的右斜导柱4和左斜导柱12驱动右分型滑块5和左分型滑块11进行抽芯,两个左斜导柱12在驱动左分型滑块11时也同时驱动中右分型滑块7;同样,右斜导柱4在驱动右分型滑块5时也同时驱动中左分型滑块10,因铸件对型芯的包紧力和初始打开时分型滑块对铸件的脱模阻力之和大于剪断内浇口凝固冷料的拉断力,所以铸件就留在产品腔14上,之后,浇道分型面ⅱ―ⅱ开始打开,其打开过程中带动浇道凝固冷料及浇道拉杆一起运动,浇道凝固冷料运动一定距离后就被浇道拉杆拉住,推射压头上的流道凝固冷料通过流道拉断结构16将其拉断,并取出,最后再次打开ⅰ―ⅰ端面将产品取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包括上模座(19)、下模座(18)和右分型滑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座(19)和下模座(18)之间左右对称安装有左分型滑块(11)和右分型滑块(5),左分型滑块(11)前后端上均安装有左斜导柱(12),所述的右分型滑块(5)前后端上均安装有与左斜导柱(12)对称的右斜导柱(4),左分型滑块(11)的右侧和右分型滑块(5)的左侧分别安装有中左分型滑块(10)和中右分型滑块(7),所述的中左分型滑块(10)和中右分型滑块(7)之间安装有中间楔紧块(9),所述的左分型滑块(11)与中左分型滑块(10)之间形成前后并排的两个产品腔(14),右分型滑块(5)与中右分型滑块(7)之间也形成前后并排的两个产品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分型滑块(11)和右分型滑块(5)前后端内均横向安装有双头螺杆(2),位于左分型滑块(11)的双头螺杆(2)一端插入到中右分型滑块(7)内,另一端从左分型滑块(11)的左侧穿出,位于右分型滑块(5)的双头螺杆(2)一端插入到中左分型滑块(10)内,另一端从右分型滑块(5)的右侧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头螺杆(2)位于中间楔紧块(9)前后侧的一端上套接有限位套(8),双头螺杆(2)位于右分型滑块(5)的右侧或者左分型滑块(11)的左侧的一端上安装有锁紧螺母(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分型滑块(11)与中左分型滑块(10)以及右分型滑块(5)与中右分型滑块(7)的前后端之间均安装有限位块(6),所述的限位块(6)的一端嵌入到上模座(19)内部侧壁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分型滑块(5)右侧安装有两个与右分型滑块(5)上的产品腔(14)一一对应的右部抽芯(1),左分型滑块(11)的左侧安装有两个与左分型滑块(11)上的产品腔(14)一一对应的左部抽芯(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驱动双滑块分型抽芯结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右分型滑块,所述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左右对称安装有左分型滑块和右分型滑块,左分型滑块前后端上均安装有左斜导柱,所述的右分型滑块前后端上均安装有与左斜导柱对称的右斜导柱,左分型滑块的右侧和右分型滑块的左侧分别安装有中左分型滑块和中右分型滑块,所述的中左分型滑块和中右分型滑块之间安装有中间楔紧块,所述的左分型滑块与中左分型滑块之间形成前后并排的两个产品腔,右分型滑块与中右分型滑块之间也形成前后并排的两个产品腔。本实用新型具有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排气顺畅、保证模具体积不会增大从而增加模具成本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唐继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力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