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铸件的冷却结构,属于风电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公司在开发金风3mw(b)-140定子主轴产品时,为保证铸件电机孔的质量,需考虑放置冷铁对铸件进行激冷,从而能避免铸件电机孔内产生针孔状铸造缺陷。
传统铸造冷铁是针对铸件缺陷位置随形做出,出于生产方便考虑将冷铁切割成小块,抛模时放入型腔中。操作时则需要一边放置冷铁,一边放砂,并对砂坭进行不断紧实,操作较为繁琐。传统铸铁冷铁由于是灰铁材质,且冷铁与铸件直接接触,不仅导致冷铁与铸件接触面十分粗糙,而且冷铁容易粘死在铸件上,导致冷铁无法通过敲击等清理手段将冷铁取出,只能将冷铁加工去除,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力,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风电铸件的冷却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装拆便捷,缩短工人操作时间;不与铸件直接接触,提高铸件表面质量,避免与铸件发生粘结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电铸件的冷却结构,包括冷铁、砂坭层和耐火层,所述砂坭层设于冷铁外层,所述耐火层周向包覆于砂坭层表面。
所述冷铁为中空结构件,所述冷铁上开设出气孔,所述冷铁外表面周向开设凹槽。
所述凹槽设有若干条,若干所述凹槽沿冷铁轴向均匀间隔设置。
相邻所述凹槽的间距为60-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种风电铸件的冷却结构,冷铁为整体式中空结构件,大大减轻了冷铁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体式冷铁在抛模时操作便捷,清理时冷铁也更易取出,大大缩短了工人操作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在冷铁外表面包覆砂坭层和耐火层,使得冷铁不与铸件直接接触,不仅提高了铸件质量,而且避免了冷铁粘结在铸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风电铸件的冷却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冷铁、1.1凹槽、1.2出气孔、2砂坭层、3耐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风电铸件的冷却结构,包括整体式冷铁1、砂坭层2和耐火层3,整体式冷铁1外层包覆砂坭层2,使得冷铁1完全包裹于砂坭层2内,耐火层3周向包覆在砂坭层2外表面,实现冷铁1不与铸件直接接触,不仅提高了铸件表面的质量,而且避免了铸件与冷铁1之间发生粘结的现象,无需对冷铁1进行去除。
冷铁1为中空结构,冷铁1内腔覆满砂坭,且冷铁1表面开设若干出气孔1.2,不仅减轻了冷铁1的重量,而且便于铸造型腔出。另外,在冷铁1外表面周向均匀间隔开设若干燕尾凹槽1.1,便于砂坭挂于冷铁1上。
冷铁1为q235钢材制作长450mm、φ180mm的圆柱,且开设与圆柱同轴的φ120mm通孔,冷铁1表面均匀车出若干条燕尾凹槽1.1,相邻燕尾凹槽1.1的间距为80mm,使得砂更易挂于冷铁1上,实现砂坭层2与冷铁1的结合更加牢固。在生产过程中冷铁1表面覆15mm厚的砂坭层2,实现冷铁1不与铸件直接接触,避免了冷铁1粘结于铸件上。
冷铁1使用覆砂方式抛模后,砂坭层2表面包裹上专用耐火布,形成的坭芯表面质量更光滑,铸件开箱后,提高了铸件表面质量。
由于冷铁1为整体结构,抛模时放置及清理时取出都更加简单方便,大大节约了工人的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风电铸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铁(1)、砂坭层(2)和耐火层(3),所述砂坭层(2)设于冷铁(1)外层,所述耐火层(3)周向包覆于砂坭层(2)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铸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铁(1)为中空结构件,所述冷铁(1)上开设出气孔(1.2),所述冷铁(1)外表面周向开设凹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铸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设有若干,若干所述凹槽(1.1)沿冷铁(1)轴向均匀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铸件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凹槽(1.1)的间距为60-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