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变径出钢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5040发布日期:2020-11-13 12:3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炉变径出钢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炉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转炉变径出钢口。



背景技术:

转炉出钢口是钢水由转炉进入钢包的唯一通道;出钢时,要承受高温钢水、炉渣的磨擦冲刷和氧化侵蚀,导致出钢口寿命很低,需要不断地修补和更换,从而不仅会影响生产周期,而且影响到钢水质量及生产稳定性。

传统的出钢口的内径为直筒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钢水充满内径时,静压力变化小,出钢时间长,从而导致冶炼周期加长。

综上,如何能够增大钢水在出钢口内的静压力成为了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够增大钢水在出钢口内的静压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转炉变径出钢口,包括多个出钢口座砖依次连接形成的出钢口;出钢口的内径由一端向另一端呈阶梯状逐渐增大;出钢口大内径的一端置于炉内,出钢口小内径的一端置于炉外;

出钢口由多个出钢口座砖首尾连接形成,出钢口内径呈阶梯状依次增大,也就是说,多个出钢口内径依次增大;通过改变出钢口内径形状,将钢水从炉内出钢口大内径的一端流入,从炉外小内径的一端流出,增大了出钢口静压力,钢流速加快,出钢时间变短,缩短冶炼周期,提高产量。

为了方便出钢口小内径的一端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出钢口小内径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向两侧设置有支耳;

内径较小的一端置于炉外,并且将置于炉外的钢管上的圆盘与出钢口外部的法兰焊接固定在一起,保证更换后的出钢口结实牢固,不偏离中心。

为了说明出钢口座砖如何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出钢口座砖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向外设置有卡口,本体的另一端向内设置有与另一卡口相配合的缺口;

将其中一出钢口座砖的卡口置于另一出钢口座砖缺口内,实现了出钢口座砖的依次连接。

为了具体说明多个出钢口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出钢口内贯穿设置有钢管,钢管的外径小于出钢口小内径的一端的内径;钢管外壁与出钢口内壁的间隙处填充有修补料;

钢管的外径小于出钢口的任意处的内径,将出钢口座砖依次套设在钢管上,在钢管与出钢口座砖间隙处填充有修补料,修补料主要成分为mgo和含碳质的粘结剂,在炉内温度1500~1600摄氏度进行烧结凝固,出钢口在使用的过程中,在钢水高温作用下,钢管会融化掉;综上钢管起到了定位安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转炉变径出钢口,出钢口由多个出钢口座砖首尾连接形成,出钢口内径呈阶梯状依次增大,通过改变出钢口内径形状,将钢水从炉内出钢口大内径的一端流入,从炉外小内径的一端流出,增大了出钢口静压力,钢流速加快,出钢时间变短,缩短冶炼周期,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出钢口座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钢口座砖、11-本体、12-卡口、13-缺口、2-出钢口、3-圆盘、4-支耳、5-修补料、6-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转炉变径出钢口,包括多个出钢口座砖1依次连接形成的出钢口2;出钢口2的内径由一端向另一端呈阶梯状逐渐增大;出钢口2大内径的一端置于炉内,出钢口小内径的一端置于炉外;

出钢口由多个出钢口座砖首尾连接形成,出钢口内径呈阶梯状依次增大,也就是说,多个出钢口内径依次增大;通过改变出钢口内径形状,将钢水从炉内出钢口大内径的一端流入,从炉外小内径的一端流出,增大了出钢口静压力,钢流速加快,出钢时间变短,缩短冶炼周期,提高产量。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出钢口小内径的一端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出钢口2小内径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圆盘3,所述圆盘3向两侧设置有支耳4;

内径较小的一端置于炉外,并且将置于炉外的钢管上的圆盘与出钢口外部的法兰焊接固定在一起,保证更换后的出钢口结实牢固,不偏离中心。

如图2所示,为了说明出钢口座砖如何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出钢口座砖1包括本体11,本体11的一端向外设置有卡口12,本体11的另一端向内设置有与另一卡口12相配合的缺口13;

将其中一出钢口座砖的卡口置于另一出钢口座砖缺口内,实现了出钢口座砖的依次连接。

如图1所示,为了具体说明多个出钢口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出钢口2内贯穿设置有钢管6,钢管6的外径小于出钢口2小内径的一端的内径;钢管6外壁与出钢口2内壁的间隙处填充有修补料5;

钢管的外径小于出钢口的任意处的内径,将出钢口座砖依次套设在钢管上,在钢管与出钢口座砖间隙处填充有修补料,修补料主要成分为mgo和含碳质的粘结剂,在炉内温度1500~1600摄氏度进行烧结凝固,出钢口在使用的过程中,在钢水高温作用下,钢管会融化掉;综上钢管起到了定位安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转炉变径出钢口,出钢口由多个出钢口座砖首尾连接形成,出钢口内径呈阶梯状依次增大,通过改变出钢口内径形状,将钢水从炉内出钢口大内径的一端流入,从炉外小内径的一端流出,增大了出钢口静压力,钢流速加快,出钢时间变短,缩短冶炼周期,提高产量。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转炉变径出钢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出钢口座砖依次连接形成的出钢口;

所述出钢口的内径由一端向另一端呈阶梯状逐渐增大;

所述出钢口大内径的一端置于炉内,所述出钢口小内径的一端置于炉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变径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口小内径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向两侧设置有支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变径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口座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向外设置有卡口,所述本体的另一端向内设置有与另一所述卡口相配合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炉变径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口内贯穿设置有钢管,所述钢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出钢口小内径的一端的内径;

所述钢管外壁与所述出钢口内壁的间隙处填充有修补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变径出钢口,包括多个出钢口座砖依次连接形成的出钢口;出钢口的内径由一端向另一端呈阶梯状逐渐增大;出钢口大内径的一端置于炉内,出钢口小内径的一端置于炉外;出钢口由多个出钢口座砖首尾连接形成,出钢口内径呈阶梯状依次增大,通过改变出钢口内径形状,将钢水从炉内出钢口大内径的一端流入,从炉外小内径的一端流出,增大了出钢口静压力,钢流速加快,出钢时间变短,缩短冶炼周期,提高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蒋鲤平;叶磊;刘宇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6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