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5124发布日期:2020-11-13 12:3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解吸电解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



背景技术:

随着矿山经营规模扩大,要求解吸柱的体积越来越大。解吸柱的直径和高度就要相应加大。总体说来,直径越大,高度越高,给设备的制作、安装、操作、维修维护等带来很大困难。厂房的高度也越来越高,建设成本增加。由于受以上因素的影响,高度不能无限制增高,因此满足不了上述1:6的合理比例要求,往往造成解吸液不能均匀的穿过载金炭层,在载金炭层横断面上流速分布不均,形成偏析(沟流),从而导致解吸效率低下,浪费能源。(一套2t的解吸系统,装机功率达到220kw,通常工作20多个小时才可完成一批载金炭的解吸。)

由于以上原因,直径加大的同时,高度不能无限制增高,造成了解吸效果不佳,因此也影响了设备的大型化。若多台设备并联使用,又造成了制造成本升高,增加了操作工数量和维修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以解决解吸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包括上筒体和解吸筒体,所述上筒体设置在解吸筒体顶端部,上筒体为椭圆蝶形封头结构,其顶部中心有进炭端口且四周分布有贵液出口及阀门接口,所述解吸筒体内部设置有与贵液出口及阀门接口相对应的独立解吸单元,每个独立解吸单元均与上筒体内部相连通,每个独立解吸单元底部均设置有出炭端口和贫液进口;

所述解吸筒体外侧设置有保温夹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独立解吸单元由解吸筒体内部空间通过隔板分隔成的隔舱和设置在隔舱底部的下椎体构成,所述出炭端口设置在下椎体底端部中心。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贫液进口为多个且分布在下椎体侧壁上。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贵液出口及阀门接口和贫液进口内部均设有过滤网架装置。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过滤网架装置为管体四周采用激光线切割出等分的过滤长条槽和其外面固定的过滤网构成。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保温夹层外侧设有将保温夹层固定在解吸筒体外壁上的外壳体。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外壳体为两半对开式可拆卸结构且其两端焊接有角钢,两个角钢之间采用不锈钢螺栓紧固。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解吸筒体外部还设置有用以将其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支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解吸柱把大解吸柱分成几个小“解吸柱”后,很容易实现解吸过程的合理径高比,解吸效率提高,同时给设备的制作、安装、操作、维修维护等带来很大便利,厂房的高度降低,建设成本减少,由于径高比不再是解吸柱增加容积的主要困难,设备大型化变得容易,节省劳动力,降低制造成本,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上筒体1、进炭端口2、贵液出口及阀门接口3、解吸筒体4、隔板5、下椎体6、出炭端口7、贫液进口8、保温夹层9、外壳体10、支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包括上筒体1和解吸筒体4,所述上筒体1设置在解吸筒体4顶端部,上筒体1为椭圆蝶形封头结构,其顶部中心有进炭端口2且四周分布有贵液出口及阀门接口3,所述解吸筒体4内部设置有与贵液出口及阀门接口3相对应的独立解吸单元,每个独立解吸单元均与上筒体1内部相连通而保证上筒体1内部空腔为统一共用空间,每个独立解吸单元底部均设置有出炭端口7和贫液进口8,出炭端口7的设置用以每个独立解吸单元排出活性炭;所述解吸筒体4外侧设置有保温夹层9;

所述独立解吸单元由解吸筒体4内部空间通过隔板5分隔成的隔舱和设置在隔舱底部的下椎体6构成,所述出炭端口7设置在下椎体6底端部中心,贫液进口8为多个且分布在下椎体6侧壁上;

由进炭口2位于上筒体1顶部中心而装炭时能保证载炭均匀落在每个隔舱内;所述贵液出口及阀门接口3和贫液进口8内部均设有过滤网架装置,过滤网架装置为管体四周采用激光线切割出等分的过滤长条槽和其外面固定的过滤网构成,当管路堵塞时通过查看压力表及安全阀自动泄压等操作提醒操作人员,通过拆卸螺栓方式拿出过滤网清理更换,方便快捷,保证安全;

所述解吸筒体4外侧设有包裹其外壁的保温夹层9,保温夹层9内部装填有岩棉保温材料,能够保持解吸过程中的温度,避免热量散失。

所述保温夹层9外侧设有将保温夹层9固定在解吸筒体4外壁上的外壳体10,所述外壳体10为两半对开式可拆卸结构且其两端焊接有角钢,两个角钢之间采用不锈钢螺栓紧固,可以方便拆卸,维修遗漏点以及更换陈旧的保温夹层9,所述解吸筒体4外部还设置有用以将其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支架11。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把大解吸柱分成几个小“解吸柱”后,很容易实现解吸过程的合理径高比,解吸效率提高。给设备的制作、安装、操作、维修维护等带来很大便利。厂房的高度降低,建设成本减少,由于径高比不再是解吸柱增加容积的主要困难,设备大型化变得容易,节省劳动力,降低制造成本,降低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包括上筒体(1)和解吸筒体(4),所述上筒体(1)设置在解吸筒体(4)顶端部,其特征在于,上筒体(1)为椭圆蝶形封头结构,其顶部中心有进炭端口(2)且四周分布有贵液出口及阀门接口(3),所述解吸筒体(4)内部设置有与贵液出口及阀门接口(3)相对应的独立解吸单元,每个独立解吸单元均与上筒体(1)内部相连通,每个独立解吸单元底部均设置有出炭端口(7)和贫液进口(8);

所述解吸筒体(4)外侧设置有保温夹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解吸单元由解吸筒体(4)内部空间通过隔板(5)分隔成的隔舱和设置在隔舱底部的下椎体(6)构成,所述出炭端口(7)设置在下椎体(6)底端部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贫液进口(8)为多个且分布在下椎体(6)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贵液出口及阀门接口(3)和贫液进口(8)内部均设有过滤网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架装置为管体四周采用激光线切割出等分的过滤长条槽和其外面固定的过滤网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夹层(9)外侧设有将保温夹层(9)固定在解吸筒体(4)外壁上的外壳体(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为两半对开式可拆卸结构且其两端焊接有角钢,两个角钢之间采用不锈钢螺栓紧固。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筒体(4)外部还设置有用以将其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支架(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低矮式防偏析高效解吸柱,包括上筒体和解吸筒体,所述上筒体设置在解吸筒体顶端部,上筒体为椭圆蝶形封头结构,其顶部中心有进炭端口且四周分布有贵液出口及阀门接口,所述解吸筒体内部设置有与贵液出口及阀门接口相对应的独立解吸单元,每个独立解吸单元均与上筒体内部相连通,每个独立解吸单元底部均设置有出炭端口和贫液进口,所述解吸筒体外侧设置有保温夹层。该实用新型把大解吸柱分成几个小“解吸柱”后,很容易实现解吸过程的合理径高比,解吸效率提高,同时给设备的制作、安装、操作、维修维护等带来很大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张歧胜;于凯;王允祥;柳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金鹏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9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