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动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重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批量生产效率得到快速提升,在对铸造件或冲切件的加工时,甚至是对3d打印成型的工件,在零件周边通常会出现直角边,而直角边在技术要求中通常还会再增加倒角或磨锋去锐的要求,用于去除棱边刃口以及毛刺,而人工对直角边的磨削过程以及机床采取的倒角过程过于繁琐,在对工件棱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只要可以去除棱边刃口以及毛刺就可以达标。因此,为了加快生产效率,急需设计一种简易、便捷、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对棱边进行磨削,以去除刃口和毛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我们设计一种手持式电动去毛刺装置,利用电动机带动主斜齿轮转动,再由主斜齿轮与两侧对称的从斜齿轮啮合传动,带动转轴旋转,而转轴前端的呈一定倾斜角度的砂轮边可以对直角边的棱边进行同步磨削,在对工件棱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轻松去除棱边刃口以及毛刺,实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式电动去毛刺装置,包括机壳、电动机、传动组件以及磨削组件,
所述机壳内设置电动机和电池,机壳下部设有握持手柄,握持手柄内侧设有电动机的给电开关,机壳前端固连有传动组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一体固连的上支架、下支架以及中部的连接架,所述上支架、下支架位置对称,呈一定张角,所述连接架与机壳前端面通过与o型垫圈紧密贴合后由螺栓固连,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电动机主轴固连的主斜齿轮和上下位置对称的从斜齿轮,所述主斜齿轮与从斜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磨削组件对称固定在支撑架上,包括两组转轴、轴承座以及砂轮,所述转轴一端与轴承座配合,轴承座固定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上,转轴与从斜齿轮轴孔键槽配合,砂轮固连在转轴另一端,致使两转轴前端对位设置的两砂轮之间形成一个磨削角度,对工件的直角边上下两棱边进行磨削去刃口或毛刺。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后端、电动机后部固连有散热风扇,用于给持续转动的电动机以及机壳内部散热。
进一步地,两所述转轴上、砂轮后端套设有一防尘罩,防尘罩设有两通孔,两通孔分别与转轴轴孔套接后,遮挡砂轮与工件磨削过程飞溅的金属粉尘。
进一步地,所述主斜齿轮与电机主轴的轴头键槽配合后,再由螺母螺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手持式电动去毛刺装置利用电动机带动主斜齿轮转动,再由主斜齿轮与两侧对称的从斜齿轮啮合传动,带动转轴旋转,而转轴前端的呈一定倾斜角度的砂轮边可以对直角边的棱边进行同步磨削,在对工件棱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轻松去除棱边刃口以及毛刺,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施例手持式电动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件的直角边,2-上砂轮,3-防尘罩,4-上从斜齿轮,5-上轴承座,6-支撑架,7-主轴,8-机壳,9-电动机,10-散热风扇,11-握持手柄,12-给电开关,13-o型垫圈,14-主斜齿轮,15-螺母,16-下轴承座,17-下从斜齿轮,18-转轴,19-下砂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手持式电动去毛刺装置,包括机壳8、电动机9、传动组件以及磨削组件。
具体地说,所述机壳8内设置电动机9和电池,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机壳8下部设有握持手柄11,便于工程师控制设备,握持手柄11内侧设有电动机9的给电开关12,可以使用船型开关,机壳8前端固连有传动组件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包括一体固连的上支架、下支架以及中部的连接架,所述上支架、下支架位置对称,呈一定张角,所述连接架与机壳8前端面通过与o型垫圈13紧密贴合后由螺栓固连,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电动机的主轴7固连的主斜齿轮14和上下位置对称的从斜齿轮(4、17),所述主斜齿轮14与从斜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磨削组件对称固定在支撑架6上,包括两组转轴18、轴承座以及砂轮(2、19),所述转轴18一端与轴承座配合,轴承座固定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上,转轴18与从斜齿轮轴孔键槽配合,砂轮固连在转轴18另一端,致使两转轴18前端对位设置的两砂轮之间形成一个磨削角度,对工件的直角边1上下两棱边进行磨削去刃口或毛刺。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机壳8后端、电动机9后部固连有散热风扇10,用于给持续转动的电动机9以及机壳8内部散热。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两所述转轴18上、砂轮(2、19)后端套设有一防尘罩3,防尘罩3设有两通孔,两通孔分别与转轴18轴孔套接后,遮挡砂轮(2、19)与工件磨削过程飞溅的金属粉尘。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主斜齿轮14与电机主轴7的轴头键槽配合后,再由螺母15螺接固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手持式电动去毛刺装置,包括机壳、电动机、传动组件以及磨削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内设置电动机和电池,机壳下部设有握持手柄,握持手柄内侧设有电动机的给电开关,机壳前端固连有传动组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一体固连的上支架、下支架以及中部的连接架,所述上支架、下支架位置对称,呈一定张角,所述连接架与机壳前端面通过与o型垫圈紧密贴合后由螺栓固连,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电动机主轴固连的主斜齿轮和上下位置对称的从斜齿轮,所述主斜齿轮与从斜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磨削组件对称固定在支撑架上,包括两组转轴、轴承座以及砂轮,所述转轴一端与轴承座配合,轴承座固定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上,转轴与从斜齿轮轴孔键槽配合,砂轮固连在转轴另一端,致使两转轴前端对位设置的两砂轮之间形成一个磨削角度,对工件的直角边上下两棱边进行磨削去刃口或毛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后端、电动机后部固连有散热风扇,用于给持续转动的电动机以及机壳内部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转轴上、砂轮后端套设有一防尘罩,防尘罩设有两通孔,两通孔分别与转轴轴孔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斜齿轮与电机主轴的轴头键槽配合后,再由螺母螺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