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0325发布日期:2021-03-12 11:0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



背景技术:

角磨机是建筑施工中非常常用的手持式工具,可安装薄各种不同磨片,如安装砂轮进行打磨或切割,安装钢丝轮进行除锈。使用过程中会有大量灼热的碎屑飞溅,为防止碎屑伤人,往往在磨片外设置护罩。

但护罩与磨片之间的空隙内容易积蓄灰尘,这些灰尘很难除去,往往需要拆卸磨片进行冲洗,冲洗过程中很容易让水进入电动机导致锈蚀。若对角磨机进行防水处理,则电动机的散热就变得很差,电动机很快就会过热。

此外,若需要在瓷砖附近处理铁件,飞溅的铁质碎屑会固结在瓷砖表面,难以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角磨机的护罩与磨片之间的空隙内容易积蓄灰尘,这些灰尘难以清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包括手柄、电机壳、以及设置在电机壳中的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伸出电机壳,输出轴上套设有磨片,磨片外设置有用于防飞溅的护罩;所述电机壳内设置有隔板,并由隔板将电机壳内部空间分隔成用于放置电动机的电机腔和靠近磨片的扇叶腔两部分,所述扇叶腔内设置有涡轮叶轮,所述涡轮叶轮套设在输出轴上且与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护罩绕磨片一周设置,护罩下边沿靠近手柄的一侧向下延伸超过磨片的下板面、远离手柄的一侧向上延伸超过磨片的上板面设置;

所述电动机两端分别开设有通气孔,靠近电机壳的通气孔贯穿电机壳设置并与外界连通,靠近隔板的通气孔贯穿隔板设置并与扇叶腔连通;

所述电机壳上还设置有风管,所述风管一端插设在电机壳侧面并与扇叶腔连通,另一端穿透护罩设置。

进一步,所述风管为硬管,绕电机壳一周间隔设置,每根风管的轴线与电动机的轴线相交设置。

进一步,所述风管与电机壳的连通位置绕涡轮叶轮边沿一周设置。

进一步,所述风管穿透护罩的一端的开口朝向磨片边沿设置。

进一步,靠近隔板的通气孔靠近输出轴设置。

进一步,靠近电机壳的通气孔上封堵有空气滤网。

进一步,所述护罩外包裹有隔音套。

进一步,所述护罩与电机壳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涡轮叶轮产生气流,并设置相应的风道来将气流导出到磨片边沿,使磨片磨出的碎屑及灰尘在气流带动下飞向工作面,不仅避免杂物积蓄在护罩内,而且对灼热碎屑进行冷却,使之不易在溅出后粘结;

本实用新型中,涡轮叶轮的进气流经电机,对电机进行冷却,使之不易过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机壳,11-隔板,12-电机腔,13-扇叶腔,2-手柄,3-电动机,31-输出轴,4-磨片,5-通气孔,51-空气滤网,6-护罩,61-隔音套,7-涡轮叶轮,8-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包括手柄2、电机壳1、以及设置在电机壳1中的电动机3,电动机3的输出轴31伸出电机壳1,输出轴31上套设有磨片4,磨片4外设置有用于防飞溅的护罩6;电机壳1内设置有隔板11,并由隔板11将电机壳1内部空间分隔成用于放置电动机3的电机腔12和靠近磨片4的扇叶腔13两部分,扇叶腔13内设置有涡轮叶轮7,涡轮叶轮7套设在输出轴31上且与输出轴31固定连接;

角磨机的电动机3转速通常在每分钟6000转以上,远高于适宜轴流叶轮工作的转速,轴流叶轮在这种转速下工作反而噪音更大,工作时强烈震动,但风压并未明显提升,涡轮叶轮7在这种转速下转动更平稳,且噪音小于轴流叶轮,还能够输出很大的风压,有效地对磨片4进行吹扫。

护罩6绕磨片4一周设置,以更好地进行防护,护罩6下边沿靠近手柄2的一侧向下延伸超过磨片4的下板面、远离手柄2的一侧向上延伸超过磨片4的上板面设置,以使磨片4能与工作面接触;护罩6与电机壳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注意,这种护罩6会影响切割操作,若需要进行切割,需要拆下护罩6。

电动机3两端分别开设有通气孔5,靠近电机壳1的通气孔5贯穿电机壳1设置并与外界连通,靠近隔板11的通气孔5贯穿隔板11设置并与扇叶腔13连通;这样涡轮叶轮7的进气便会流过电机,对其进行冷却。

电机壳1上还设置有风管8,风管8一端插设在电机壳1侧面并与扇叶腔13连通,另一端穿透护罩6设置。

风管8为硬管,用硬管的目的是防止风管8变形影响出风;风管8绕电机壳1一周间隔设置,每根风管8的轴线与电动机3的轴线相交设置,这种设置方式是为了使出风均匀。

风管8与电机壳1的连通位置绕涡轮叶轮7边沿一周设置,以有效收集气流,因为涡轮叶轮7的出风位置是在涡轮叶轮7的边沿。

风管8穿透护罩6的一端的开口朝向磨片4边沿设置,以有效吹扫碎屑及灰尘。

靠近隔板11的通气孔5靠近输出轴31设置,因为涡轮叶轮7的进风位置是中心位置。

靠近电机壳1的通气孔5上封堵有空气滤网51,以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过滤掉大颗粒灰尘,保护电动机3。当然,本实用新型长时间使用后,扇叶腔13内会像电脑那样有一定程度的积灰,但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动机3的功率远强于电脑的散热风扇马达,涡轮叶轮7的转动受积灰影响小,且大风量的冲刷会抑制积灰产生,积灰在达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后就会停止进一步发展,因此无须定时拆卸清灰。

护罩6外包裹有隔音套61,本实用新型中的护罩6为全包式的护罩6,包上隔音套61即可进行一定程度的隔音,改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其使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查各部件的安装稳固情况;

步骤二、接通电动机3的电源进行打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包括手柄(2)、电机壳(1)、以及设置在电机壳(1)中的电动机(3),电动机(3)的输出轴(31)伸出电机壳(1),输出轴(31)上套设有磨片(4),磨片(4)外设置有用于防飞溅的护罩(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1)内设置有隔板(11),并由隔板(11)将电机壳(1)内部空间分隔成用于放置电动机(3)的电机腔(12)和靠近磨片(4)的扇叶腔(13)两部分,所述扇叶腔(13)内设置有涡轮叶轮(7),所述涡轮叶轮(7)套设在输出轴(31)上且与输出轴(31)固定连接;

所述护罩(6)绕磨片(4)一周设置,护罩(6)下边沿靠近手柄(2)的一侧向下延伸超过磨片(4)的下板面、远离手柄(2)的一侧向上延伸超过磨片(4)的上板面设置;

所述电动机(3)两端分别开设有通气孔(5),靠近电机壳(1)的通气孔(5)贯穿电机壳(1)设置并与外界连通,靠近隔板(11)的通气孔(5)贯穿隔板(11)设置并与扇叶腔(13)连通;

所述电机壳(1)上还设置有风管(8),所述风管(8)一端插设在电机壳(1)侧面并与扇叶腔(13)连通,另一端穿透护罩(6)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8)为硬管,绕电机壳(1)一周间隔设置,每根风管(8)的轴线与电动机(3)的轴线相交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8)与电机壳(1)的连通位置绕涡轮叶轮(7)边沿一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8)穿透护罩(6)的一端的开口朝向磨片(4)边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其特征在于:靠近隔板(11)的通气孔(5)靠近输出轴(3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其特征在于:靠近电机壳(1)的通气孔(5)上封堵有空气滤网(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6)外包裹有隔音套(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6)与电机壳(1)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清洁的角磨机,包括手柄、电机壳、以及设置在电机壳中的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磨片,磨片外设置有护罩;电机壳内设置有隔板,并由隔板将电机壳内部空间分隔成用于放置电动机的电机腔和靠近磨片的扇叶腔两部分,扇叶腔内设置有由电动机带动的涡轮叶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涡轮叶轮产生气流,并设置相应的风道来将气流导出到磨片边沿,使磨片磨出的碎屑及灰尘在气流带动下飞向工作面,不仅避免杂物积蓄在护罩内,而且对灼热碎屑进行冷却,使之不易在溅出后粘结;本实用新型中,涡轮叶轮的进气流经电机,对电机进行冷却,使之不易过热。

技术研发人员:颜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