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介质流动的小型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5335发布日期:2021-03-12 11:01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介质流动的小型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促进介质流动的小型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属于热处理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却是热处理的关键技术,冷却分为介质的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的搅拌烈度两个选项。冷却介质的搅拌烈度被大多数热处理工厂所忽略。而搅拌烈度直接影响到热处理工件的综合机械性能,也直接影响最终工件的服役性能和寿命。

现有冷却搅拌烈度方式多为压缩气体吹入式冷却或拨杆搅拌介质冷却,前者只有局部的介质流动,看似介质表面翻花,实际多为气泡在流动。后者单纯的拨动介质,搅拌存在不均匀,流速也不可控,方向也不稳定,上述两种冷却方式均会导致热处理工件表面无法形成均匀的冷却,造成工件表面硬度不均匀,甚至开裂风险成倍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促进介质流动的小型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在冷却时,能够使批量的小型零件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稳定的流速,方向性好,在此区域内,零件冷却速度均匀,各个方向介质流速一致,冷却效果可控,使批量的小型零件热处理生产稳定,质量可控,在均匀流速的场内,表面硬度均匀一致,同时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可以控制冷却的烈度,实现智能化可控化淬火冷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促进介质流动的小型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包括立管、方盒、漏斗型广口、支架、导流板、固定板、三相异步电机、轴杆、排液旋桨和扰流板,立管为一圆柱管体,立管侧壁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介质池内,立管顶部设有漏斗型广口,漏斗型广口位于介质池内的液面下方,立管底部固定连接有方盒,立管与方盒连通,立管下方方盒后壁设有弧形倒角,方盒顶部开口,方盒开口处两侧侧壁间设有两个导流板,立管底部内壁上设有数个扰流板,立管正上方设有固定在介质池顶部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轴端朝下的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异步电机轴端通过联轴器与轴杆连接,轴杆位于立管内,轴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液旋桨,排液旋桨位于立管内的扰流板上方。

扰流板能将排液旋桨带动的旋转流动排出介质液进行扰流,使其延同一方向从方盒开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板为底部朝后弯曲的弧形板,所述的方盒前端底边为与导流板相同的弧形倒角,最后方导流板到方盒开口后端距离为整个开口距离的45%,后方导流板到前方导流板间距离为开口距离的35%,前方导流板到方盒前端面的距离为开口距离的25%,最后方导流板的弧面底端导方盒顶端内壁的距离为方盒高度的45%,前方导流板的弧面底端与后方导流板的弧面底端距离为方盒高度的35%,前方导流板的弧面底端导方盒底面的距离为方盒高度的25%。

启动三相异步电机,介质液体通过旋转的排液旋桨从漏斗型广口进入,经扰流板扰流后进入方盒,介质液进入方盒前,先经方盒后端弧形倒角导向,导向处液体上下流量、流速不同,而导流板根据进入方盒处不同的流速和流量进行了间距的调节和导流口径的调节,从而使方盒开口处液体均匀的排出,在方盒开口处上方区域内,工件冷却速度均匀,各个方向介质流速一致,使批量的小型零件热处理生产稳定,质量可控,在均匀流速的场内,表面硬度均匀一致,同时通过控制三相异步电机的转速,可以控制冷却的烈度,实现智能化可控化淬火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热处理搅拌冷却容易导致工件表面无法均匀冷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针对小型工件批量热处理加工生产使用的工具,在冷却时,能够使批量的小型零件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稳定的流速,方向性好,在此区域内,零件冷却速度均匀,各个方向介质流速一致,冷却效果可控,使批量的小型零件热处理生产稳定,质量可控,在均匀流速的场内,表面硬度均匀一致,同时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可以控制冷却的烈度,实现智能化可控化淬火冷却,使小零件批量生产合格率提高,大幅度提高了生成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介质池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

图中标号:

1、立管,2、方盒,3、漏斗型广口,4、支架,5、导流板,6、介质池,7、固定板,8、三相异步电机,9、轴杆,10、排液旋桨,11、扰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促进介质流动的小型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包括立管1、方盒2、漏斗型广口3、支架4、导流板5、固定板7、三相异步电机8、轴杆9、排液旋桨10和扰流板11,立管1为一圆柱管体,立管1侧壁通过支架4固定安装在介质池6内,立管1顶部设有漏斗型广口3,漏斗型广口3位于介质池6内的液面下方,立管1底部固定连接有方盒2,立管1与方盒2连通,立管1下方方盒2后壁设有弧形倒角,方盒2顶部开口,方盒2开口处两侧侧壁间设有两个导流板5,立管1底部内壁上设有数个扰流板11,立管1正上方设有固定在介质池6顶部的固定板7,固定板7上固定有轴端朝下的三相异步电机8,三相异步电机8轴端通过联轴器与轴杆9连接,轴杆9位于立管1内,轴杆9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液旋桨10,排液旋桨10位于立管1内的扰流板11上方。

扰流板11能将排液旋桨10带动的旋转流动排出介质液进行扰流,使其延同一方向从方盒2开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板5为底部朝后弯曲的弧形板,所述的方盒2前端底边为与导流板5相同的弧形倒角,最后方导流板5到方盒2开口后端距离为整个开口距离的45%,后方导流板5到前方导流板5间距离为开口距离的35%,前方导流板5到方盒2前端面的距离为开口距离的25%,最后方导流板5的弧面底端导方盒2顶端内壁的距离为方盒2高度的45%,前方导流板5的弧面底端与后方导流板5的弧面底端距离为方盒2高度的35%,前方导流板5的弧面底端导方盒2底面的距离为方盒2高度的25%。

启动三相异步电机8,介质液体通过旋转的排液旋桨10从漏斗型广口3进入,经扰流板11扰流后进入方盒2,介质液进入方盒2前,先经方盒2后端弧形倒角导向,导向处液体上下流量、流速不同,而导流板5根据进入方盒2处不同的流速和流量进行了间距的调节和导流口径的调节,从而使方盒2开口处液体均匀的排出,在方盒2开口处上方区域内,工件冷却速度均匀,各个方向介质流速一致,使批量的小型零件热处理生产稳定,质量可控,在均匀流速的场内,表面硬度均匀一致,同时通过控制三相异步电机8的转速,可以控制冷却的烈度,实现智能化可控化淬火冷却。



技术特征:

1.一种促进介质流动的小型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管(1)、方盒(2)、漏斗型广口(3)、支架(4)、导流板(5)、固定板(7)、三相异步电机(8)、轴杆(9)、排液旋桨(10)和扰流板(11),立管(1)为一圆柱管体,立管(1)侧壁通过支架(4)固定安装在介质池(6)内,立管(1)顶部设有漏斗型广口(3),漏斗型广口(3)位于介质池(6)内的液面下方,立管(1)底部固定连接有方盒(2),立管(1)与方盒(2)连通,立管(1)下方方盒(2)后壁设有弧形倒角,方盒(2)顶部开口,方盒(2)开口处两侧侧壁间设有两个导流板(5),立管(1)底部内壁上设有数个扰流板(11),立管(1)正上方设有固定在介质池(6)顶部的固定板(7),固定板(7)上固定有轴端朝下的三相异步电机(8),三相异步电机(8)轴端通过联轴器与轴杆(9)连接,轴杆(9)位于立管(1)内,轴杆(9)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液旋桨(10),排液旋桨(10)位于立管(1)内的扰流板(11)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介质流动的小型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板(5)为底部朝后弯曲的弧形板,方盒(2)前端底边为与导流板(5)相同的弧形倒角,最后方导流板(5)到方盒(2)开口后端距离为整个开口距离的45%,后方导流板(5)到前方导流板(5)间距离为开口距离的35%,前方导流板(5)到方盒(2)前端面的距离为开口距离的25%,最后方导流板(5)的弧面底端导方盒(2)顶端内壁的距离为方盒(2)高度的45%,前方导流板(5)的弧面底端与后方导流板(5)的弧面底端距离为方盒(2)高度的35%,前方导流板(5)的弧面底端导方盒(2)底面的距离为方盒(2)高度的2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促进介质流动的小型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属于热处理工具技术领域。立管侧壁通过支架固定在介质池内,立管介质池内的液面下方,立管底部固定连接有方盒,立管与方盒连通,立管下方方盒后壁设有弧形倒角,方盒顶部开口,开口处两侧侧壁间设有两个导流板,立管底部内壁上设有数个扰流板,立管上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异步电机轴端通过联轴器与轴管连接,轴管位于立管内,轴管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液旋桨,排液旋桨位于立管内的扰流板上方。导流板根据进入方盒处不同的流速和流量进行了间距的调节和导流口径的调节,从而使方盒开口处液体均匀的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尹卓君;董岩;于香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齐齐哈尔英格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