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套流油孔去毛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7773发布日期:2021-05-25 12:1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塞套流油孔去毛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柱塞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柱塞套流油孔去毛刺机构。



背景技术:

柱塞偶件生产过程中,零部件的去毛刺非常关键,却又是非常令人头疼的工序,尤其是柱塞套去油孔去毛刺,因油孔与中孔相贯,金加工后相贯处会形成翻边毛刺。虽然热处理前做了一定的去毛刺处理(刮、铰),但无法完全去除干净,只能去除一些较为明显的大毛刺,相贯孔口在放大镜下呈现明显的锯齿状毛刺,热处理后,这些齿状毛刺就如同一把把尖刀竖立在相贯孔边缘,去除这些“尖刀”成为大多数柱塞生产厂家头疼问题。由于相贯孔孔口边缘线不在同一平面,用普通的刚性刀具旋转刮削难以完全去除,目前多数柱塞生产厂家均采用柔性去毛刺刀,但又因柱塞套油孔特殊的设计要求,柱塞套油孔孔口边缘必须锐边且无毛刺(r0.03~r0.05),故柔性去毛刺刀质量要求非常高,既要有一定的去毛刺效果,又不能形成明显的倒角,刀具的切削力要适中,不能过分锋利,目前多数柱塞加工厂家均采用弹性金刚石刀具,主要原理是在中间开槽的弹性芯轴上电镀金刚粉微粒,利用金刚微粉的切削力,配合基体弹性芯轴适度的弹力,安装在钻床钻夹头上,弹性毛刺刀头部低速旋转通过柱塞套进回油孔,手动作上下往复运动,刀具头部金刚粉磨削孔边缘,实现油孔边缘毛刺去除,并且保证孔口锐边(r0.03左右)。这种加工工艺对金刚石刀具的电镀质量要求很高,电镀时间过长,尺寸超差,电镀时间过短,刀具耐用度低。目前这类刀具的普遍寿命在100-200件之间,刀具成本较高(0.1元/件),由于加工方式为手工操作,进回油孔孔径受外协加工质量和热处理缩孔影响大小不一,容易造成卡刀现象,加工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921682564.2,公开了一种柱塞套磨粒流油孔去毛刺装置,其通过磨粒作为磨料进行反复流动的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提高了对于流油孔的去毛刺质量,但是其在实际应用当中,由于磨粒需要经过整个柱塞套以及夹具磨料腔,不但流动长度长,而且流动线路比较复杂,流动阻力较大,从而导致对于流油孔的去毛刺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去毛刺效率高的柱塞套流油孔去毛刺机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塞套流油孔去毛刺机构,包括上液压缸、下液压缸、上活塞缸、下活塞缸、上磨料通孔、下磨料通孔、上磨料腔、下磨料腔和磨料,所述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部水平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柱塞套的轴孔相匹配,所述上磨料通孔的底端处和下磨料通孔的顶端处分别设置有上延伸管和下延伸管,所述上延伸管和下延伸管上通过螺纹分别套接有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所述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与柱塞套流油孔相对接匹配,所述定位柱上开设有与柱塞套流油孔相对接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分别外套接在上延伸管和下延伸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住柱塞套的收紧橡胶环,确保柱塞套在定位柱上的稳定性,保证去毛刺的顺利进行。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流油孔的纵向空间作为磨料流动轨迹,不但缩短了流动距离,而且简化了流动轨迹,降低了流动阻力,使得磨料能够更好、更快的去除流油孔上的毛刺,提高了去毛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去毛刺机构在不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去毛刺机构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延伸管、下延伸管、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塞套流油孔去毛刺机构,包括上液压缸1、下液压缸2、上活塞缸11、下活塞缸21、上磨料通孔13、下磨料通孔23、上磨料腔12、下磨料腔22和磨料3,上液压缸1和下液压缸2之间设置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在上液压缸1和下液压缸2上,支撑板4的侧部水平设置有定位柱5,定位柱5与柱塞套的轴孔相匹配,上磨料通孔13的底端处和下磨料通孔23的顶端处分别焊接设置有上延伸管6和下延伸管8,上延伸管6和下延伸管8上通过螺纹分别套接有上对接管7和下对接管9,上对接管7和下对接管9分别外套接在上延伸管6和下延伸管8上,定位柱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住柱塞套的收紧橡胶环10,上对接管7和下对接管9与柱塞套流油孔相对接匹配,定位柱5上开设有与柱塞套流油孔相对接的定位孔51。

本实施例中将上述去毛刺机构应用于柱塞套100的流油孔101的去毛刺作业,参照图2,其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将柱塞套100套在定位柱5上,转动柱塞套100使得流油孔101的两端孔口分别对准上对接管7和下对接管9,分别转动上对接管7和下对接管9进行位置调节,使得上对接管7和下对接管9分别对接到流油孔101的两个孔口,然后将收紧橡胶环10套在柱塞套100上,实现柱塞套100的固定,然后启动液压系统,上活塞缸11和下活塞缸21开始运作,磨料3经过上磨料通孔13、下磨料通孔23、上延伸管6、下延伸管8、上对接管7、下对接管9、流油孔101、定位孔51在上磨料腔12和下磨料腔22之间来回移动,在此过程中流动的磨料3能够很好的去除掉流油孔101上的毛刺,且去除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待去除完毕后,关闭液压系统,磨料3在重力的作用下大部分聚集在下磨料腔22内,取下收紧橡胶环10,调整上对接管7和下对接管9位置,从定位柱5上取下柱塞套100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柱塞套流油孔去毛刺机构,包括上液压缸、下液压缸、上活塞缸、下活塞缸、上磨料通孔、下磨料通孔、上磨料腔、下磨料腔和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部水平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柱塞套的轴孔相匹配,所述上磨料通孔的底端处和下磨料通孔的顶端处分别设置有上延伸管和下延伸管,所述上延伸管和下延伸管上通过螺纹分别套接有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所述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与柱塞套流油孔相对接匹配,所述定位柱上开设有与柱塞套流油孔相对接的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塞套流油孔去毛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分别外套接在上延伸管和下延伸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塞套流油孔去毛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住柱塞套的收紧橡胶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塞套流油孔去毛刺机构,包括上液压缸、下液压缸、上活塞缸、下活塞缸、上磨料通孔、下磨料通孔、上磨料腔、下磨料腔和磨料,所述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部水平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柱塞套的轴孔相匹配,所述上磨料通孔的底端处和下磨料通孔的顶端处分别设置有上延伸管和下延伸管,所述上延伸管和下延伸管上通过螺纹分别套接有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所述定位柱上开设有与柱塞套流油孔相对接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采用流油孔的纵向空间作为磨料流动轨迹,不但缩短了流动距离,而且简化了流动轨迹,降低了流动阻力,使得磨料能够更好、更快的去除流油孔上的毛刺,提高了去毛刺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英杰;陈云龙;毛巍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博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1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