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3809发布日期:2021-06-18 16:3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温机。



背景技术:

模温机又称模具温度控制机,主要应用于模具的温度控制,模具的温度控制直接影响生产铸件的品质,模具的温度控制不好,会导致生产铸件出现表面凹陷、变形和尺寸不稳定等现象,影响生产铸件的成品率。

现有的模温机通常通过加热器加热导热介质,然后将导热介质通入到设置在模具内的模具回路管道中,导热介质通过模具回路管道的管壁换热,以实现模具的温度控制。现有的模温机通常将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作为模具内部的温度进行显示,操作者根据铸件生产需求和显示的温度对加热器的功率进行控制,进而控制加热器所加热的导热介质的温度,以此来调控模具内部的温度。上述的模温机存在着如下的缺陷:

其一,导热介质在从加热器流动到模具回路管道的过程中会与管道侧壁及外界进行热交换,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与实际进入到模具中的导热介质温度存在一定的温差,因而模温机所显示的温度与模具内的实际温度存在温差,显示的温度并不准确,这会导致操作者对于模具内温度的控制不够准确,可能会影响铸件的品质;

其二,加热器需要人工控制,操作上不够智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温机。本实用新型能精确的控制模具内部温度,能有效提高铸件的品质,且自动化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模温机,包括机柜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柜上的控制模块、膨胀油箱、供油泵、加热器、模具回路管道和换热器;所述模具回路管道用于穿过模具内以调节模具内部温度;所述换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导热油通道和冷却水通道;

所述膨胀油箱的出油口依次连通所述供油泵、所述加热器、所述模具回路管道和所述导热油通道,所述导热油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膨胀油箱的回油口相连通形成导热油循环回路;

在所述冷却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在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电磁阀;

在所述模具回路管道的两端、所述加热器处和所述膨胀油箱的回油口处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各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模温机还包括与所述膨胀油箱连通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电动排气阀,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动排气阀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模温机还包括漏斗形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机柜的侧面上,且与所述排气管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模温机还包括泄压管道、压力传感器和电动泄压阀,所述泄压管道一端连通所述膨胀油箱,另一端连通在所述膨胀油箱与所述供油泵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膨胀油箱之间用于检测所述膨胀油箱的回油压力,所述电动泄压阀设置在所述泄压管道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动泄压阀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模具回路管道的两端均设有球阀。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mcu。

优选地,所述机柜的侧面覆盖有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机柜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电气柜和管路柜,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气柜内,所述膨胀油箱、所述供油泵、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换热器均设置在所述管路柜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模温机,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热油循环回路的各处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能有效监测导热油循环回路中各处的温度,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器和电磁阀以调控进入模具内的导热油的温度,进而调控模具内部温度。本实用新型根据导热油循环回路各处的实时温度来调控进入模具内的导热油的温度,能使模具内部的温度维持在预设值,能实现模具内部温度的精确控制,能有效提高铸件品质和成品率。同时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信号实现回路内温度的自动反馈调控,调控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更加智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模温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模温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模温机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柜,1a-电气柜,1b-管路柜,2-膨胀油箱,3-供油泵,4-加热器,5-模具回路管道,6-换热器,7-温度传感器,8-进水管道,9-出水管道,10-电磁阀,11-排气管道,12-电动排气阀,13-排气口,14-泄压管道,15-电动泄压阀,16-压力传感器,17-球阀,18-出油口,19-回油口,20-冷却水入口,21-冷却水出口,22-排油口,23-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模温机,包括机柜1以及设置在机柜1上的控制模块、膨胀油箱2、供油泵3、加热器4、模具回路管道5和换热器6。具体的,机柜1近似呈长方体状,内部中空用于设置各个部件。

请详细参阅图3,膨胀油箱2用于储存导热油。模具回路管道5穿过模具23内,通过管道的侧壁与模具23内部进行换热,以此调控模具23内部的温度。换热器6包括相互换热的导热油通道和冷却水通道,换热时导热油通道内部的导热油与冷却水通道内部的冷却水通过通道侧壁换热,冷却水带走导热油的热量,使导热油降温冷却。

膨胀油箱2的出油口18依次连通供油泵3、加热器4、模具回路管道5和导热油通道,导热油通道的另一端与膨胀油箱2的回油口19相连通,形成一个导热油循环回路。当供油泵3启动时,导热油从膨胀油箱2的出油口18处流出,然后进入到加热器4中加热升温,经过模具回路管道5与模具23内部换热,对模具23内部的温度进行调控,然后流入换热器6中与冷却水换热降温,最后回流到膨胀油箱2中完成导热油流动循环。

在冷却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设有进水管道8和出水管道9,冷却水从进水管道8处流入换热器6内与导热油换热,然后从出水管道9处流出,在进水管道8上设有电磁阀10,通过控制电磁阀10可控制进水管道8内的液体流量,控制冷却水的进水量,进而控制冷却水与导热油的换热量,间接调控导热油的回油温度。

在模具回路管道5的两端、加热器4处和膨胀油箱2的回油口19处均设有温度传感器7,如图3所示的,在导热油循环回路中共设有四个温度传感器7,四个温度传感器7的输出端均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加热器4和电磁阀10的输入端电连接。四个温度传感器7将检测的温度转化为可被控制模块识别的数字信号发送到控制模块中,控制模块接收该数字信号,根据该数字信号控制加热器4和电磁阀10的运行。

具体的,模具回路管道5两端检测到的温度分别为模前温度和模后温度,加热器4处检测到的温度为加热温度,膨胀油箱2的回油口19处检测到的信号为回油温度。在实际生产时,如压铸件的温度指标是250℃,则理想状态下,模前温度应为252℃左右,模后温度应为248℃左右。当模前温度和模后温度均高于上述值时,表示模内温度可能高于250℃,此时需要进行降温控制。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4的加热功率下降,使加热温度适当降低,同时可控制电磁阀10的通量适当增大,使冷却水流量适当增加,这样就能使导热油循环回路中的导热油温度下降,使模内温度接近于压铸件的温度指标。当模前温度和模后温度低于上述值时,表示模内温度可能低于250℃,此时需要进行升温控制。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4的加热功率上升,使加热温度适当升高,同时可控制电磁阀10的通量适当减小,使冷却水流量适当减小,这样就能使导热油循环回路中的导热油温度上升,使模内温度接近于压铸件的温度指标。加热器4处的温度传感器7可实时检测加热器4的加热温度,以便于对加热器4的加热功率进行精确控制。回油口19处的温度传感器7可实时检测回油温度,以便于对进水管道8上的电磁阀10进行精确控制。通过上述调控过程,可通过温度传感器7的检测,实时获取导热油循环回路各处的温度反馈到控制模块处,控制模块根据温度反馈控制加热器4和电磁阀10的运行,使模具23内部温度维持在温度指标左右,能有效提升铸件品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热油循环回路的各处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7,能有效监测导热油循环回路中各处的温度,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器4和电磁阀10以调控进入模具23内的导热油的温度,进而调控模具23内部的温度。本实用新型根据导热油循环回路各处的实时温度来调控进入模具23内的导热油的温度,能使模具23内部的温度维持在预设值,能实现模具23内部温度的精确控制,能有效提高铸件品质和成品率。同时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信号实现回路内温度的自动反馈调控,调控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更加智能。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温机还包括与膨胀油箱2连通的排气管道11,排气管道11上设有电动排气阀12,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动排气阀12的输入端电连接。排气管道11用于向外排出膨胀油箱2内的空气,电动排气阀12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实现自动排气。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温机还包括漏斗形的排气口13,排气口13设置在机柜1的侧面上,竖直朝上,漏斗形的结构可便于空气向上排出。另外,以图1所示方向为例,排气口13设置在机柜1的左侧面上,同时在机柜1的左侧面上还设有膨胀油箱2的出油口18和回油口19,以及进水管道8的冷却水入口20和出水管道9的冷却水出口21,同时还设有膨胀油箱2的排油口22。各个连通口集中设置在一个侧面上,可便于接管。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温机还包括泄压管道14、压力传感器16和电动泄压阀15,泄压管道14一端连通膨胀油箱2,另一端连通在膨胀油箱2与供油泵3之间,压力传感器16设置在换热器6与膨胀油箱2之间用于检测膨胀油箱2的回油压力,电动泄压阀15设置在泄压管道14上,压力传感器16的输出端与电动泄压阀15的输入端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6检测膨胀油箱2的回油压力转化为数字信号发送到控制模块中,控制模块将回油压力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当回油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控制电动泄压阀15开启进行泄压。上述结构能实现自动泄压,能有效保护膨胀油箱2,防止膨胀油箱2过压。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在模具回路管道5的两端均设有球阀17,球阀17可便于控制模具回路管道5的通断。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包括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mcu具有多个输入点数和输出点数,可编程且具有逻辑运算能力,应用于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7的检测信号控制加热器4和各个电动阀门的运行。需要说明的是,mcu根据温度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16等常见传感器的信号输入,控制电动阀、加热器4等常见执行元件的运行,属于常见的工业控制方法,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型号的mcu芯片,并参照芯片说明书进行接线,以实现上述的常见控制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机柜1的侧面覆盖有隔热层,隔热层为采用如玻璃纤维、岩棉、石棉等隔热材料制成,能有效防止机柜1内的热量散失,减少能耗。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机柜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电气柜1a和管路柜1b,控制模块设置在电气柜1a内,膨胀油箱2、供油泵3、加热器4和换热器6设置在管路柜1b内。具体的,机柜1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两个独立的电气柜1a和管路柜1b。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电气柜1a和管路柜1b之间做隔热处理,分体式的结构可有效保护电气柜1a内控制模块的电路结构,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