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9990发布日期:2021-08-20 16:5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自耗电弧熔炼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



背景技术:

电弧熔炼炉是利用电能在电极与电极或电极与被熔炼物料之间产生电弧来熔炼金属的电热冶金方法,分为自耗电弧熔炼炉和非自耗电弧熔炼炉。非自耗电弧熔炼炉通常通过手动控制电弧枪的方向,使坩埚中的金属原料熔化,但采用手动控制操作费力;而自动控制的电弧枪无法根据坩埚中金属原料熔化情况及时调整位置,影响熔炼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快速高效的熔化金属原料,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其包括主体部分、电弧枪升降装置和连接座;其中所述的主体部分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钨极、自动摆动装置、双模式位移平台和旋转伺服电机。

所述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电弧枪升降装置通过连接座固定,电弧枪升降装置通过升降滑块与主体部分中的双模式位移平台相连。

所述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钨极和自动摆动装置之间设有防护挡热装置,防护挡热装置为中间开孔的圆盘形,防护挡热装置通过中间开孔套装于电弧枪杆外侧下部,钨极通过防护挡热装置与主体部分上的其他部分隔开。

所述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钨极安装于电弧枪杆的下端,电弧枪杆外侧中部安装第一绝缘装置,第一绝缘装置的外侧安装自动摆动装置;自动摆动装置和双模式位移平台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波纹管、水冷接管和万向节,双模式位移平台的顶部安装旋转伺服电机,双模式位移平台的底部与万向节的顶部铰接,万向节的底部与水冷接管的上端铰接。

所述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水冷接管和万向节之间连接处的外侧设有第二绝缘装置。

所述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电弧枪杆为带有中心孔的管状结构,电弧枪杆的中心孔穿设内水管,内水管的上端露在电弧枪杆的上端外面,内水管的上端插装于水冷接管的下端;水冷接管的侧面安装与内水管相连通的回水水嘴、进水水嘴,冷却水通过进水水嘴进入内水管,经回水水嘴从内水管流出,形成冷却水循环结构。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既可以自动控制电弧枪移动位置,有利于自动熔化坩埚中的金属原料,节省人力成本,也可以实现手动精确控制,熔化指定位置的金属原料,使其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熔炼。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的剖面图。

图中,1、主体部分,2、电弧枪升降装置,3、连接座,4、钨极,5、自动摆动装置,6、双模式位移平台,7、旋转伺服电机,8、防护挡热装置,9、波纹管,10、水冷接管,11、万向节,12、第一绝缘装置,13、第二绝缘装置,14、升降滑块,15、回水水嘴,16、进水水嘴,17、电弧枪杆,18、内水管;19、手轮;20、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其包括主体部分1、电弧枪升降装置2和连接座3;其中所述的主体部分1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钨极4、自动摆动装置5、双模式位移平台6和旋转伺服电机7。

电弧枪升降装置2通过连接座3固定,并通过升降滑块14与主体部分1中的双模式位移平台6相连,电弧升降装置2用于控制主体部分1的上下移动。

钨极4安装于电弧枪杆17的下端,电弧枪杆17外侧中部安装第一绝缘装置12,第一绝缘装置12的外侧安装自动摆动装置5。其中,第一绝缘装置12的作用是使电弧枪杆17与自动摆动装置5绝缘,防止整体设备带电。自动摆动装置5为自由摆动的球形结构,从而实现自由摆动。自动摆动是通过双模式位移平台6来调整摆动角度,通过旋转伺服电机7来实现电弧枪杆17的摆动,其中双模式位移平台6和旋转伺服电机7都可以实现实时在线调整位移和旋转速度,最终来控制自动摆动。

钨极4和自动摆动装置5之间设有防护挡热装置8,防护挡热装置8为中间开孔的圆盘形,防护挡热装置8通过中间开孔套装于电弧枪杆17外侧下部,钨极4通过防护挡热装置8与主体部分1上的其他部分隔开。

自动摆动装置5和双模式位移平台6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波纹管9、水冷接管10和万向节11,双模式位移平台6的顶部安装旋转伺服电机7,双模式位移平台6的底部与万向节11的顶部铰接,万向节11的底部与水冷接管10的上端铰接。水冷接管10和万向节11之间连接处的外侧设有第二绝缘装置13。万向节11的作用是:当电弧枪杆17自由摆动时,万向节11实时调整摆角,保证旋转伺服电机7固定不动。第二绝缘装置13是用于绝缘电弧枪杆17与第二绝缘装置13以上部分,从而确保只有电弧枪杆部分带电。双模式位移平台6能够提供手动和电动两种模式控制电弧枪水平移动,其中:电动模式通过旋转伺服电机7控制,手动模式通过双模式位移平台6中的手轮19旋转调整位移平台位移,从而调整摆角大小。波纹管9上端与第一绝缘装置12的上法兰底部通过动密封连接,波纹管9下端通过法兰20与真空室连接,波纹管9下端与法兰20通过胶圈静密封连接实现真空密封装置,用于密封并控制电弧枪的自由度。其中,主体部分1中波纹管9以下部分伸至真空室内。

电弧枪杆17为带有中心孔的管状结构,电弧枪杆17的中心孔穿设内水管18,内水管18的上端露在电弧枪杆17的上端外面,内水管18的上端插装于水冷接管10的下端。水冷接管10的侧面安装与内水管18相连通的回水水嘴15、进水水嘴16,冷却水通过进水水嘴16进入内水管18,经回水水嘴15从内水管18流出,形成冷却水循环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部分、电弧枪升降装置和连接座;其中所述的主体部分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钨极、自动摆动装置、双模式位移平台和旋转伺服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其特征在于,电弧枪升降装置通过连接座固定,电弧枪升降装置通过升降滑块与主体部分中的双模式位移平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其特征在于,钨极和自动摆动装置之间设有防护挡热装置,防护挡热装置为中间开孔的圆盘形,防护挡热装置通过中间开孔套装于电弧枪杆外侧下部,钨极通过防护挡热装置与主体部分上的其他部分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其特征在于,钨极安装于电弧枪杆的下端,电弧枪杆外侧中部安装第一绝缘装置,第一绝缘装置的外侧安装自动摆动装置;自动摆动装置和双模式位移平台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波纹管、水冷接管和万向节,双模式位移平台的顶部安装旋转伺服电机,双模式位移平台的底部与万向节的顶部铰接,万向节的底部与水冷接管的上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其特征在于,水冷接管和万向节之间连接处的外侧设有第二绝缘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其特征在于,电弧枪杆为带有中心孔的管状结构,电弧枪杆的中心孔穿设内水管,内水管的上端露在电弧枪杆的上端外面,内水管的上端插装于水冷接管的下端;水冷接管的侧面安装与内水管相连通的回水水嘴、进水水嘴,冷却水通过进水水嘴进入内水管,经回水水嘴从内水管流出,形成冷却水循环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自耗电弧熔炼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电弧枪包括主体部分、电弧枪升降装置和连接座;其中所述的主体部分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钨极、自动摆动装置、双模式位移平台和旋转伺服电机。电弧枪升降装置通过连接座固定,并通过升降滑块与主体部分中的双模式位移平台相连。本实用新型的非自耗电弧熔炼炉用双模式电弧枪,既可以自动控制电弧枪移动位置,有利于自动熔化坩埚中的金属原料,节省人力成本,也可以实现手动精确控制,熔化指定位置的金属原料,使其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熔炼。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伟;张海峰;汤广全;杜永坤;曹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中科博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3
技术公布日:2021.0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