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砂型扎排气孔的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70191发布日期:2021-08-06 13:0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砂型扎排气孔的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砂型扎排气孔的钻头。



背景技术:

在砂型的相关位置扎上排气孔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排气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浇铸质量。要确保排气质量,扎气孔的工具是关键。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模型的相关位置钻n个孔,造型前把气眼针插在事先钻好的孔内。采用这种方法存在以下弊端:操作复杂、费时费工:造型前先要检查模型上的n个孔是否被砂子堵塞,如有堵塞要把孔内砂子清理干净,再把气针插入模型的n个孔位置上;造型过程中砂子碰击气针后容易倾斜,要有专人扶着固定;模型上的某些位置插了气针,给舂砂带来一定难度,砂型的紧实度不够;砂型在凝固前要轻轻地摆动气针,否则砂型凝固后,气针很难拔出来。所以,在砂型造型后再在砂型上扎排气孔,可使得操作更便捷、效率更高。需要提供一种对砂型扎排气孔的钻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砂型扎排气孔的钻头,能够对造型后的砂型扎排气孔,解决现有技术中砂型在造型时进行排气孔设置导致操作麻烦、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针形钻头、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

所述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为锥形结构,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的底面重合,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的垂直高度不同,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的锥尖设有内凹的螺纹孔,所述针形钻头的一端为尖头结构,另一端为带有外螺纹的直杆结构,针形钻头的直杆端与第一锥形钻头或第二锥形钻头通过螺纹旋接固定;

所述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组成的整体结构与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一体设置或通过螺栓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组成的整体结构与连接杆通过螺杆连接,且通过螺杆与螺母配合锁紧固定,第一锥形钻头、第二锥形钻头、连接杆上均设有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远离针形钻头的一端卡接有夹装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砂型凝固成型、取出模型后,通过手电钻带动针形钻头、第一锥形钻头或第二锥形钻头在砂型需要钻排气孔的位置钻任意个孔,比现有技术的先把气针插入模型孔内后操作的方法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实际钻孔时,由于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的垂直高度不同,所以两者的尖头结构的粗细不同,可根据实际钻孔大小选择第一锥形钻头或第二锥形钻头,且由于针形钻头与第一锥形钻头或第二锥形钻头是通过螺纹旋接的,针形钻头露出的长度可进行调节,可钻出不同深度的孔,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针形钻头1、第一锥形钻头2和第二锥形钻头3,第一锥形钻头2和第二锥形钻头3为锥形结构,第一锥形钻头2和第二锥形钻头3的底面重合,第一锥形钻头2和第二锥形钻头3为一体设置或通过螺栓锁定,由于两者都是锥形结构,在两者的侧面开设垂直高度方向的螺孔,螺栓从两者的侧面按垂直高度方向垂直穿过即可将两者连接固定。

第一锥形钻头2和第二锥形钻头3的垂直高度不同,使得两者的尖头结构的粗细不同,可钻出不同大小的孔,第一锥形钻头2和第二锥形钻头3的锥尖设有内凹的螺纹孔,针形钻头1的一端为尖头结构,另一端为带有外螺纹的直杆结构,针形钻头1的直杆端与第一锥形钻头2或第二锥形钻头3通过螺纹旋接固定,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将针形钻头1与第一锥形钻头2或第二锥形钻头3连接。

第一锥形钻头2和第二锥形钻头3组成的整体结构与连接杆4通过螺杆连接,第一锥形钻头2、第二锥形钻头3、连接杆4上均设有穿孔,螺杆穿过对应的穿孔将第一锥形钻头2和第二锥形钻头3组成的整体结构与连接杆4连接,再通过螺杆与螺母配合将第一锥形钻头2和第二锥形钻头3组成的整体结构与连接杆4锁紧固定,连接杆4远离针形钻头1的一端卡接有夹装头5,使用时,手电钻的钻夹头夹住夹装头5,带动连接杆4及其上连接的钻头转动进行钻孔。

工作原理:在砂型凝固成型、取出模型后,将手电钻的钻夹头夹住连接杆4上卡接的夹装头5,手电钻启动可带动夹装头5以及连接杆4转动,由于第一锥形钻头2和第二锥形钻头3的垂直高度不同,所以两者的尖头结构的粗细不同,根据实际钻孔大小选择第一锥形钻头2或第二锥形钻头3为使用钻头,如图1和图2所示为选择第一锥形钻头2或第二锥形钻头3的不同使用状态示意图,实际使用时,第一锥形钻头2或第二锥形钻头3可更换不同的规格,选择完成后,将需要使用的锥形钻头与针形钻头1螺纹旋接,根据钻孔深度调节针形钻头1露在锥形钻头外部的长度,然后将第一锥形钻头2和第二锥形钻头3组成的整体结构与连接杆4通过螺杆连接,针形钻头1朝向远离夹装头5的方向设置,启动手电钻,手电钻带动锥形钻头和针形钻头1转动,在砂型需要钻排气孔的位置可以钻任意个孔,最后再刷上涂料,比现有技术的先把气针插入模型孔内后操作的方法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钻头结够可钻大约75件铸箱,材料利用率高,降低材料成本,节约人工成本约45-60%,提高生产效率,钻孔数量不受限制,比事先在模型上插好气针再造型要方便灵活。

以上所述的手电钻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的,不再阐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对砂型扎排气孔的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形钻头、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

所述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为锥形结构,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的底面重合,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的垂直高度不同,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的锥尖设有内凹的螺纹孔,所述针形钻头的一端为尖头结构,另一端为带有外螺纹的直杆结构,针形钻头的直杆端与第一锥形钻头或第二锥形钻头通过螺纹旋接固定;

所述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组成的整体结构与连接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砂型扎排气孔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一体设置或通过螺栓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砂型扎排气孔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组成的整体结构与连接杆通过螺杆连接,且通过螺杆与螺母配合锁紧固定,第一锥形钻头、第二锥形钻头、连接杆上均卡设有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砂型扎排气孔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远离针形钻头的一端卡接有夹装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砂型扎排气孔的钻头,它涉及铸型技术领域,包括针形钻头、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的底面重合,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的垂直高度不同,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的锥尖设有内凹的螺纹孔,所述针形钻头的一端为尖头结构,另一端为带有外螺纹的直杆结构,针形钻头的直杆端与第一锥形钻头或第二锥形钻头通过螺纹旋接固定;第一锥形钻头和第二锥形钻头组成的整体结构与连接杆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砂型凝固成型、取出模型后,通过手电钻带动钻头结构在砂型需要钻排气孔的位置钻任意个孔,操作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屈汉平;许丽英;朱林;姜永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门市沪海有色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9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