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7010发布日期:2021-08-20 17:0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镜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



背景技术:

镜片的使用非常普遍,包括近视眼镜、太阳眼镜、儿童眼镜、时尚平光眼镜等,其中常用的近视眼镜平均3-5年需要更换一次,市场用量非常大。眼镜的核心在于镜片,一款经过先进膜层工艺加工的镜片在制作过程会经历切割、打磨、抛光等加工工艺,传统加工过程中通过使用一套具有上下吸盘或软胶垫的夹具对玻璃坯件进行固定及工序间的转移。加工镜片时产生硬刮擦,次品率增高,不仅如此,夹具中的吸盘或者软胶垫属于损耗品,更换成本高,同时,膜材在使用过程中也经常会产生炫光,需要缓解防眩光效应,且柔韧性低和连接性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包括离型膜层、硅油层、粘胶层、耐热层、透明光学胶层、cpe蓝膜层、石墨烯薄膜层、光学镀膜层、底涂层和热熔层,所述离型膜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粘胶层,所述粘胶层与所述离型膜层之间设置有所述硅油层,所述粘胶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耐热层,所述耐热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透明光学胶层,所述透明光学胶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cpe蓝膜层,所述cpe蓝膜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石墨烯薄膜层,所述石墨烯薄膜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光学镀膜层,所述光学镀膜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底涂层,所述底涂层上端设置有所述热熔层。

进一步的,所述cpe蓝膜层为pe流延膜。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镀膜层上设置有若干纹理条纹。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光学胶层的上端设置有韧性网,所述韧性网为pet连接细网,所述韧性网由经线和纬线交错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耐热层为聚酯薄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热熔层为pa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离型膜层、硅油层、粘胶层、耐热层、透明光学胶层、cpe蓝膜层、石墨烯薄膜层、光学镀膜层、底涂层和热熔层组成的热熔转移蓝膜,使得热熔转移蓝膜在镜片加工完毕即可通过夹具的二次加热使膜自动脱离排废,下一镜片的加工使用新的热熔转移蓝膜,保证了新镜片不受上一道加工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的韧性网示意图。

图中:

1、离型膜层;2、硅油层;3、粘胶层;4、耐热层;5、透明光学胶层;6、cpe蓝膜层;7、石墨烯薄膜层;8、光学镀膜层;9、底涂层;10、热熔层;11、纹理条纹;12、韧性网;13、经线;14、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包括离型膜层1、硅油层2、粘胶层3、耐热层4、透明光学胶层5、cpe蓝膜层6、石墨烯薄膜层7、光学镀膜层8、底涂层9和热熔层10,所述离型膜层1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粘胶层3,所述粘胶层3与所述离型膜层1之间设置有所述硅油层2,所述粘胶层3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耐热层4,所述耐热层4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透明光学胶层5,所述透明光学胶层5的上端设置有所述cpe蓝膜层6,所述cpe蓝膜层6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石墨烯薄膜层7,所述石墨烯薄膜层7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光学镀膜层8,所述光学镀膜层8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底涂层9,所述底涂层9上端设置有所述热熔层10。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所述cpe蓝膜层6为pe流延膜。所述光学镀膜层8上设置有若干纹理条纹11。

如图1-2所示,所述透明光学胶层5的上端设置有韧性网12,所述韧性网12为pet连接细网,所述韧性网12由经线13和纬线14交错而成。所述耐热层4为聚酯薄膜层。所述热熔层10为pa涂层。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通过透明光学胶层5和光学镀膜层8的存在配合纹理条纹11的存在将降低光线反射率,从而有效的降低炫光,使用蓝膜的过程中,当光通过蓝膜时,由于光学镀膜层8的存在和纹理条纹11的存在将降低光线反射率,从而有效的降低炫光,石墨烯薄膜层7使膜具有高透明度,配合韧性网12,使得蓝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及超高的透光率,应用稳定,隔离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热学和力学特性,热熔层10作为与夹具紧密贴合的中间介质,热熔层10与夹具接触,夹具加热时热熔层10变软具有粘结性,夹具冷却时与热熔层10硬化牢固结合在一起,再通过cpe蓝膜层6底部的粘胶层3与玻璃镜片牢固贴合在一起就可以进行后期加工,可使用单件宽幅夹具替代市面常规上下双头夹具,简化操作,热熔转移蓝膜在镜片加工完毕即可通过夹具的二次加热使膜自动脱离排废,下一镜片的加工使用新的热熔转移蓝膜,保证了新镜片不受上一道加工的污染。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离型膜层1、硅油层2、粘胶层3、耐热层4、透明光学胶层5、cpe蓝膜层6、石墨烯薄膜层7、光学镀膜层8、底涂层9和热熔层10组成的热熔转移蓝膜,使得热熔转移蓝膜在镜片加工完毕即可通过夹具的二次加热使膜自动脱离排废,下一镜片的加工使用新的热熔转移蓝膜,保证了新镜片不受上一道加工的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膜层(1)、硅油层(2)、粘胶层(3)、耐热层(4)、透明光学胶层(5)、cpe蓝膜层(6)、石墨烯薄膜层(7)、光学镀膜层(8)、底涂层(9)和热熔层(10),所述离型膜层(1)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粘胶层(3),所述粘胶层(3)与所述离型膜层(1)之间设置有所述硅油层(2),所述粘胶层(3)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耐热层(4),所述耐热层(4)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透明光学胶层(5),所述透明光学胶层(5)的上端设置有所述cpe蓝膜层(6),所述cpe蓝膜层(6)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石墨烯薄膜层(7),所述石墨烯薄膜层(7)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光学镀膜层(8),所述光学镀膜层(8)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底涂层(9),所述底涂层(9)上端设置有所述热熔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cpe蓝膜层(6)为pe流延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镀膜层(8)上设置有若干纹理条纹(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光学胶层(5)的上端设置有韧性网(12),所述韧性网(12)为pet连接细网,所述韧性网(12)由经线(13)和纬线(14)交错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4)为聚酯薄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层(10)为pa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镜片加工用热熔转移蓝膜,包括离型膜层、硅油层、粘胶层、耐热层、透明光学胶层、CPE蓝膜层、石墨烯薄膜层、光学镀膜层、底涂层和热熔层,所述离型膜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粘胶层,所述粘胶层与所述离型膜层之间设置有所述硅油层,所述粘胶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耐热层,所述耐热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透明光学胶层,所述透明光学胶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CPE蓝膜层,所述CPE蓝膜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石墨烯薄膜层,所述石墨烯薄膜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光学镀膜层,所述光学镀膜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底涂层,所述底涂层上端设置有所述热熔层。有益效果:下一镜片的加工使用新的热熔转移蓝膜,保证了新镜片不受上一道加工的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祝丹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金信凯越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1
技术公布日:2021.0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