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型数控机床轴承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4685发布日期:2021-08-03 14:3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型数控机床轴承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密型数控机床轴承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在现有技术生产中无论使锻压生产还是切削生产,都需要对生产出来的轴承圈进行打磨,以此来保证轴承圈的配合精度。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精密型数控机床轴承生产设备发明案件,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911220246.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承的生产设备,本轴承的生产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装配机构和下料机构,底座上还固定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位于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所述装配机构包括装配台,装配台上固定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且穿过装配台,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机械手,机械手上连接有用于推动轴承内圈的驱动圆柱,装配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滚珠进行筛选的筛选结构。

现有技术在对轴承圈进行打磨时,一般一次安装只能单独的对轴承内圈或轴承外圈进行打磨,更换打磨面时则需要停机然后人工进行更换,过程繁琐且费时费力。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精密型数控机床轴承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型数控机床轴承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在对轴承圈进行打磨时,一般一次安装只能单独的对轴承内圈或轴承外圈进行打磨,更换打磨面时则需要停机然后人工进行更换,过程繁琐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型数控机床轴承生产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工作台对应驱动电机位置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工作台上端面位于移动槽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打磨电机,所述工作台对应第一打磨电机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打磨电机,所述第二打磨电机前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第一打磨电机与第二打磨电机输出轴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摆动板,两个所述摆动板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打磨轮,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上螺纹连接有工作块,所述工作块滑动在移动槽内,所述工作块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侧开口的安装壳,所述工作台对应安装壳后侧位置固定连接有l形防护壳,所述安装壳内壁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侧表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有三个并且三个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支撑板,三个所述弧形支撑板前端均有凸起,所述安装板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转动连接有卡盘,所述卡盘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臂,所述移动臂有三个,并且所述移动臂贯穿安装板后且延伸至其外侧,三个所述移动臂端部均连接有夹持爪,所述安装板后侧设有在安装板移动到第一打磨电机的位置时,驱动所述弧形支撑板进行张开对轴承内圈进行支撑固定,并且在所述安装板移动到第二打磨电机的位置时驱动夹持爪进行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梯形台、三个推动杆、第二转动杆,所述移动槽后侧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梯形台,所述梯形台的顶部与工作台顶部之间共同开设有第二滑槽,三个所述推动杆铰接在三个所述弧形支撑板前端,三个所述推动杆端部共同铰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所述安装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后端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转动连接在安装板后壁上,所述螺纹套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安装板后壁贴合,所述安装板后侧壁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位于第二螺纹杆下方位置,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螺纹套的表面共同传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第一转动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三齿轮前侧并且位于第一齿轮下方位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转动杆中间位置并且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转动杆表面的后端滑动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滑动在第二滑槽内,所述连接块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在第一齿条的后侧,所述第一齿条后侧对应连接杆位置开设有供连接杆滑动的第四滑槽,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转动杆贯穿安装槽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第二转动杆表面上固定连接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位于安装槽内部,所述卡盘四周固定连接有齿牙,所述齿牙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位于安装板后侧表面,所述第五齿轮啮合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滑动在安装板后侧表面上,所述安装板后侧对应第二齿条位置开设有供第二齿条上下方向滑动的第五滑槽,所述第二齿条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滑杆,所述l形滑杆端部滑动在第一齿条右侧,所述第一齿条右侧对应l形滑杆位置开设有第六滑槽,所述l形滑杆滑动在第六滑槽内;

工作时,现有技术在对轴承圈进行打磨时,一般一次安装只能单独的对轴承内圈或轴承外圈进行打磨,更换打磨面时则需要停机然后人工进行更换,过程繁琐且费时费力,本发明在工作前先将轴承外圈套到弧形支撑板的外侧,弧形支撑板前端的凸起会阻挡轴承圈,避免轴承圈在被夹持的过程中发生移动,有利于使轴承圈在夹持的过程中保持稳定,随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打磨电机与第二打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会带动第一螺纹杆旋转,工作块会在第一螺纹杆的作用下在移动槽内向右侧移动,安装壳与安装板会随着工作块一起向右移动,安装板会带着第一转动杆与第二齿条一起向右侧移动,第二齿条底部的l形滑杆会在第五滑槽内随着第二齿条向右移动,第一转动杆会带动连接块与连接杆别在第二滑槽与第四滑槽内向右侧滑动,第一转动杆会在第一齿条与第三齿轮的作用下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会通过传动带带动螺纹套一起转动,第一螺纹杆会在螺纹套的作用下向后侧移动,三个弧形支撑板会在推动杆的作用下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将轴承圈从内圈进行撑起固定,随后移动到第一打磨电机位置,驱动电机停止转动,第一打磨电机会带动摆动板与打磨轮转动,打磨轮会对轴承外圈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工作块继续向右侧移动,连接块会滑动到梯形台位置,连接块会在梯形台的作用下在第二滑槽内向上滑动,第一转动杆会在连接块的作用下在第三滑槽内向上移动,传动带会因第一转动杆与螺纹套间距减小而不能带动螺纹套转动,连接杆与第一齿条会在连接块的作用下一起向上移动,第二齿条会在第一齿条与l形滑杆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五齿轮与第二转动杆会在第二齿条的作用下转动,第四齿轮会在第二转动杆的作用下一起转动,卡盘会在第四齿轮与齿牙的作用下转动,移动臂会在卡盘表面的平面矩形螺纹的作用下向内部移动,夹持爪会将轴承外圈进行夹持,随后连接块移动到梯形台的顶部,第二齿轮会与第一齿轮啮合,螺纹套反向转动,第一螺纹杆向前侧移动,弧形支撑板会在推动杆的作用下收缩,解除对轴承内圈的支撑,从而实现对轴承内外圈夹持的切换,有利于简化人工的操作,节省时间,随后工作块移动到第二打磨电机位置时,驱动电机停止,气缸会驱动第二打磨电机向后侧移动,使打磨轮能处于轴承内圈的位置,有利于打磨轮对轴承内圈的打磨,在打磨完成后,气缸会驱动第二打磨电机向前侧移动,使打磨轮移出轴承内圈位置,驱动电机启动,工作块继续向前移动,连接块会在梯形台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第二齿条向下移动,夹持爪解除对轴承外圈的夹持,本发明在连接块滑动在第二滑槽内时,先对轴承内圈进行支撑,随后通过第二滑槽的高度变化,驱动第二齿条移动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在不同加工方式进行前自动对轴承内外圈夹持进行提前的切换,在进行打磨面的切换时不再需要停机,无需人工进行拆装更换工位,有利于简化人工的操作,节省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板滑动在所述安装壳内,所述安装板后壁通过复位弹簧与安装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爪后侧有弹性,所述安装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柱体,所述l形防护板底部对应圆柱体位置开设有引导轨,所述圆柱体滑动在引导轨内,所述引导轨在第二打磨电机位置有轨迹变化;工作时,在弧形支撑板解除对轴承内圈的支撑后,仍然处于轴承中间位置,会影响打磨轮对轴承内圈的打磨,在工作块向右侧移动的工程中,安装板与安装壳会随着一起向右侧移动,圆柱体会随着安装板在引导轨内向右侧移动,在工作块移动到第二打磨电机位置时,安装板会在圆柱体与引导轨的作用下向后侧滑动,弧形支撑板会随着安装板一起向后侧滑动,使弧形支撑板脱离轴承内圈位置,避免在打磨时弧形支撑板会影响打磨轮对轴承内圈的打磨,给打磨轮对轴承内圈提供更好的打磨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臂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靠近弧形支撑板一端连通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端部连通有喷头,所述安装壳对应连接软管位置开设有三角形的斜槽,所述连接软管滑动在斜槽内,所述喷头下方靠近夹持爪一侧通过第一拉伸弹簧与斜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喷头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摆动轴,所述摆动轴贯穿连喷头并延伸至其外部并与斜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晃动板,所述晃动板表面开设有通气口并且前后两侧固定在连接在喷头的内壁上;工作时,在夹持爪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时,轴承外圈表面会落有打磨下来的残渣,导致轴承外表面在被夹持时不能与夹持爪完全贴合,在移动臂在卡盘作用下向内侧移动时,气囊会被压缩,气囊内的气体会通过连接软管,在气体通过连接软管时,气体会作用晃动板,晃动板会绕摆动轴摆动,喷头会在晃动板与第一拉伸弹簧的作用下摆动,气体会通过通气口从喷头喷出,将轴承外圈表面的残渣进行吹落,避免残渣影响夹持爪对轴承的夹持,导致打磨轴承的精度下降,有利于使夹持爪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时,喷头对轴承外圈进行清理,喷头摆动则能使增加喷出气体的范围增加,能将轴承表面更大范围的残渣进行吹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持爪包括弹性伸缩板、弧形夹持件,所述弹性伸缩板固定连接在移动臂的端部,所述弧形夹持件固定连接在弹性伸缩板的伸缩端,所述弧形夹持件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稳定块,所述安装壳对应稳定块横向移动的轨迹上开设有稳定槽;工作时,在安装板向后侧移动时,夹持爪会在移动臂移动时产生晃动,在夹持爪向内侧移动时,稳定块会先与稳定槽配合,夹持爪会稳定的移动,弧形夹持件会将轴承外圈进行夹持,在移动臂向后侧移动时弹性伸缩板会伸长,使弧形夹持件与轴承保持原来的位置,避免在移动臂移动时,夹持爪会抖动,夹持不稳定,导致打磨精度降低,有利于提高夹持爪对轴承外圈的夹持的稳定性,方便打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板后侧开设有调整槽,所述调整槽位于第三滑槽中间位置的右侧,所述调整槽内滑动连接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右侧通过第二拉伸弹簧与调整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带由连接杆、螺纹套与调整杆表面共同传动连接;工作时,在第一转动杆向上移动时,传动带会松弛,影响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的啮合,在在第一转动杆向上移动时,调整杆会在第二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向右侧拉动,使传动带保持张紧,避免传动带会影响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的啮合,导致设备卡死,有利于使传动带在第一转动杆向上移动时保持张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连接块滑动在第二滑槽内时,先对轴承内圈进行支撑,随后通过第二滑槽的高度变化,驱动第二齿轮会与第一齿轮啮合,螺纹套转动反向转动,第一螺纹杆向前侧移动,弧形支撑板会在推动杆的作用下收缩,解除对轴承内圈的支撑,从而实现在不同加工方式进行前自动对轴承内外圈夹持进行提前的切换,在进行打磨面的切换时不再需要停机,无需人工进行拆装更换工位,有利于简化人工的操作,节省时间。

2.本发明在工作块移动到第二打磨电机位置时,安装板会在圆柱体与引导轨的作用下向后侧滑动,弧形支撑板会随着安装板一起向后侧滑动,使弧形支撑板脱离轴承内圈位置,避免在打磨时弧形支撑板会影响打磨轮对轴承内圈的打磨,有利于使打磨轮对轴承内圈更好的打磨,给打磨轮对轴承内圈提供更好的打磨空间。

3.本发明在移动臂向内侧移动时,气囊会被压缩,气体会通过通气口从喷头喷出,气体会作用晃动板,将轴承外圈表面的残渣进行吹落,避免残渣影响夹持爪对轴承的夹持,导致打磨轴承的精度下降,有利于使夹持爪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时,喷头对轴承外圈进行清理,喷头摆动则能使增加喷出气体的范围增加,能将轴承表面更大范围的残渣进行吹离。

4.本发明在夹持爪向内侧移动时,稳定块会先与稳定槽配合,夹持爪会稳定的移动,弧形夹持件会将轴承外圈进行夹持,在移动臂向后侧移动时弹性伸缩板会伸长,使弧形夹持件与轴承保持原来的位置,避免在移动臂移动时,夹持爪会抖动,夹持不稳定,导致打磨精度降低,有利于提高夹持爪对轴承外圈的夹持的稳定性,方便打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隐藏l形防护壳与安装壳);

图4为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安装板后侧的结构示意图(安装板被剖开);

图6为本发明中安装板前侧的结构示意图(安装板被剖开);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螺纹杆、螺纹套与传动带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l形滑杆、连接杆与第一齿条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气囊结构示意图(气囊被剖开);

图10为本发明中l形防护壳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工作台1、驱动电机2、第一螺纹杆3、移动槽4、第一齿条5、第一打磨电机6、第二打磨电机7、气缸8、摆动板9、打磨轮10、工作块11、安装壳12、l形防护壳13、安装板14、第一滑槽15、弧形支撑板16、安装槽17、卡盘18、移动臂19、夹持爪20、弹性伸缩板201、弧形夹持件202、梯形台21、第二滑槽22、推动杆23、第二转动杆24、第二螺纹杆25、螺纹套26、第一齿轮27、第三滑槽28、第一转动杆29、传动带30、第二齿轮31、第三齿轮32、连接块33、连接杆34、第四滑槽35、第四齿轮36、第五齿轮37、齿牙38、第二齿条39、第五滑槽40、l形滑杆41、第六滑槽42、复位弹簧43、圆柱体44、引导轨45、气囊46、连接软管47、喷头48、第一拉伸弹簧49、斜槽50、摆动轴51、晃动板52、通气口53、稳定块54、稳定槽55、调整槽56、调整杆57、第二拉伸弹簧5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精密型数控机床轴承生产设备,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工作台1对应驱动电机2位置开设有移动槽4,工作台1上端面位于移动槽4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打磨电机6,工作台1对应第一打磨电机6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打磨电机7,第二打磨电机7前侧固定连接有气缸8,第一打磨电机6与第二打磨电机7输出轴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摆动板9,两个摆动板9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打磨轮10,第一螺纹杆3表面上螺纹连接有工作块11,工作块11滑动在移动槽4内,工作块11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侧开口的安装壳12,工作台1对应安装壳12后侧位置固定连接有l形防护壳13,安装壳12内壁设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前侧表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5,第一滑槽15有三个并且三个第一滑槽15内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支撑板16,三个弧形支撑板16前端均有凸起,安装板14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7,安装槽17内壁转动连接有卡盘18,卡盘18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臂19,移动臂19有三个,并且移动臂19贯穿安装板14后且延伸至其外侧,三个移动臂19端部均连接有夹持爪20,安装板14后侧设有在安装板14移动到第一打磨电机6的位置时,驱动弧形支撑板16进行张开对轴承内圈进行支撑固定,并且在安装板14移动到第二打磨电机7的位置时驱动夹持爪20进行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的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5、梯形台21、三个推动杆23、第二转动杆24,移动槽4后侧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5,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梯形台21,梯形台21的顶部与工作台1顶部之间共同开设有第二滑槽22,三个推动杆23铰接在三个弧形支撑板16前端,三个推动杆23端部共同铰接有第二螺纹杆25,第二螺纹杆25贯穿安装板14并与其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25后端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6,螺纹套26转动连接在安装板14后壁上,螺纹套26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7,第一齿轮27与安装板14后壁贴合,安装板14后侧壁开设有第三滑槽28,第三滑槽28位于第二螺纹杆25下方位置,第三滑槽2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9,第一转动杆29与螺纹套26的表面共同传动连接有传动带30,第一转动杆29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1与第三齿轮32,第二齿轮31位于第三齿轮32前侧并且位于第一齿轮27下方位置,第三齿轮32位于转动杆中间位置并且与第一齿条5啮合,第一转动杆29表面的后端滑动套接有连接块33,连接块33滑动在第二滑槽22内,连接块33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4,连接杆34滑动连接在第一齿条5的后侧,第一齿条5后侧对应连接杆34位置开设有供连接杆34滑动的第四滑槽35,第二转动杆24转动连接在安装槽17内,第二转动杆24贯穿安装槽17并延伸至其外侧,第二转动杆24表面上固定连接第四齿轮36与第五齿轮37,第四齿轮36位于安装槽17内部,卡盘18四周固定连接有齿牙38,齿牙38与第四齿轮36啮合,第五齿轮37位于安装板14后侧表面,第五齿轮37啮合有第二齿条39,第二齿条39滑动在安装板14后侧表面上,安装板14后侧对应第二齿条39位置开设有供第二齿条39上下方向滑动的第五滑槽40,第二齿条39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滑杆41,l形滑杆41端部滑动在第一齿条5右侧,第一齿条5右侧对应l形滑杆41位置开设有第六滑槽42,l形滑杆41滑动在第六滑槽42内;

工作时,现有技术在对轴承圈进行打磨时,一般一次安装只能单独的对轴承内圈或轴承外圈进行打磨,更换打磨面时则需要停机然后人工进行更换,过程繁琐且费时费力,本发明在工作前先将轴承外圈套到弧形支撑板16的外侧,弧形支撑板16前端的凸起会阻挡轴承圈,避免轴承圈在被夹持的过程中发生移动,有利于使轴承圈在夹持的过程中保持稳定,随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第一打磨电机6与第二打磨电机7,第一驱动电机2会带动第一螺纹杆3旋转,工作块11会在第一螺纹杆3的作用下在移动槽4内向右侧移动,安装壳12与安装板14会随着工作块11一起向右移动,安装板14会带着第一转动杆29与第二齿条39一起向右侧移动,第二齿条39底部的l形滑杆41会在第五滑槽40内随着第二齿条39向右移动,第一转动杆29会带动连接块33与连接杆34别在第二滑槽22与第四滑槽35内向右侧滑动,第一转动杆29会在第一齿条5与第三齿轮32的作用下转动,第一转动杆29转动会通过传动带30带动螺纹套26一起转动,第一螺纹杆3会在螺纹套26的作用下向后侧移动,三个弧形支撑板16会在推动杆23的作用下在第一滑槽15内滑动,将轴承圈从内圈进行撑起固定,随后移动到第一打磨电机6位置,驱动电机2停止转动,第一打磨电机6会带动摆动板9与打磨轮10转动,打磨轮10会对轴承外圈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驱动电机2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3转动,工作块11继续向右侧移动,连接块33会滑动到梯形台21位置,连接块33会在梯形台21的作用下在第二滑槽22内向上滑动,第一转动杆29会在连接块33的作用下在第三滑槽28内向上移动,传动带30会因第一转动杆29与螺纹套26间距减小而不能带动螺纹套26转动,连接杆34与第一齿条5会在连接块33的作用下一起向上移动,第二齿条39会在第一齿条5与l形滑杆41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五齿轮37与第二转动杆24会在第二齿条39的作用下转动,第四齿轮36会在第二转动杆24的作用下一起转动,卡盘18会在第四齿轮36与齿牙38的作用下转动,移动臂19会在卡盘18表面的平面矩形螺纹的作用下向内部移动,夹持爪20会将轴承外圈进行夹持,随后连接块33移动到梯形台21的顶部,第二齿轮31会与第一齿轮27啮合,螺纹套26反向转动,第一螺纹杆3向前侧移动,弧形支撑板16会在推动杆23的作用下收缩,解除对轴承内圈的支撑,从而实现对轴承内外圈夹持的切换,有利于简化人工的操作,节省时间,随后工作块11移动到第二打磨电机7位置时,驱动电机2停止,气缸8会驱动第二打磨电机7向后侧移动,使打磨轮10能处于轴承内圈的位置,有利于打磨轮10对轴承内圈的打磨,在打磨完成后,气缸8会驱动第二打磨电机7向前侧移动,使打磨轮10移出轴承内圈位置,驱动电机2启动,工作块11继续向前移动,连接块33会在梯形台21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第二齿条39向下移动,夹持爪20解除对轴承外圈的夹持,本发明在连接块33滑动在第二滑槽22内时,先对轴承内圈进行支撑,随后通过第二滑槽22的高度变化,驱动第二齿条39移动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在不同加工方式进行前自动对轴承内外圈夹持进行提前的切换,在进行打磨面的切换时不再需要停机,无需人工进行拆装更换工位,有利于简化人工的操作,节省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安装板14滑动在安装壳12内,安装板14后壁通过复位弹簧43与安装壳12内壁固定连接,夹持爪20后侧有弹性,安装板14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柱体44,l形防护板底部对应圆柱体44位置开设有引导轨45,圆柱体44滑动在引导轨45内,引导轨45在第二打磨电机7位置有轨迹变化;工作时,在弧形支撑板16解除对轴承内圈的支撑后,仍然处于轴承中间位置,会影响打磨轮10对轴承内圈的打磨,在工作块11向右侧移动的工程中,安装板14与安装壳12会随着一起向右侧移动,圆柱体44会随着安装板14在引导轨45内向右侧移动,在工作块11移动到第二打磨电机7位置时,安装板14会在圆柱体44与引导轨45的作用下向后侧滑动,弧形支撑板16会随着安装板14一起向后侧滑动,使弧形支撑板16脱离轴承内圈位置,避免在打磨时弧形支撑板16会影响打磨轮10对轴承内圈的打磨,给打磨轮10对轴承内圈提供更好的打磨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左右两侧的移动臂19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气囊46,气囊46靠近弧形支撑板16一端连通有连接软管47,连接软管47端部连通有喷头48,安装壳12对应连接软管47位置开设有三角形的斜槽50,连接软管47滑动在斜槽50内,喷头48下方靠近夹持爪20一侧通过第一拉伸弹簧49与斜槽50内壁固定连接,喷头48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摆动轴51,摆动轴51贯穿连喷头48并延伸至其外部并与斜槽50内壁转动连接,摆动轴5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晃动板52,晃动板52表面开设有通气口53并且前后两侧固定在连接在喷头48的内壁上;工作时,在夹持爪20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时,轴承外圈表面会落有打磨下来的残渣,导致轴承外表面在被夹持时不能与夹持爪20完全贴合,在移动臂19在卡盘18作用下向内侧移动时,气囊46会被压缩,气囊46内的气体会通过连接软管47,在气体通过连接软管47时,气体会作用晃动板52,晃动板52会绕摆动轴51摆动,喷头48会在晃动板52与第一拉伸弹簧49的作用下摆动,气体会通过通气口53从喷头48喷出,将轴承外圈表面的残渣进行吹落,避免残渣影响夹持爪20对轴承的夹持,导致打磨轴承的精度下降,有利于使夹持爪20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时,喷头48对轴承外圈进行清理,喷头48摆动则能使增加喷出气体的范围增加,能将轴承表面更大范围的残渣进行吹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夹持爪20包括弹性伸缩板201、弧形夹持件202,弹性伸缩板201固定连接在移动臂19的端部,弧形夹持件202固定连接在弹性伸缩板201的伸缩端,弧形夹持件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稳定块54,安装壳12对应稳定块54横向移动的轨迹上开设有稳定槽55;工作时,在安装板14向后侧移动时,夹持爪20会在移动臂19移动时产生晃动,在夹持爪20向内侧移动时,稳定块54会先与稳定槽55配合,夹持爪20会稳定的移动,弧形夹持件202会将轴承外圈进行夹持,在移动臂19向后侧移动时弹性伸缩板201会伸长,使弧形夹持件202与轴承保持原来的位置,避免在移动臂19移动时,夹持爪20会抖动,夹持不稳定,导致打磨精度降低,有利于提高夹持爪20对轴承外圈的夹持的稳定性,方便打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安装板14后侧开设有调整槽56,调整槽56位于第三滑槽28中间位置的右侧,调整槽56内滑动连接有调整杆57,调整杆57右侧通过第二拉伸弹簧58与调整槽56内壁固定连接,传动带30由连接杆34、螺纹套26与调整杆57表面共同传动连接;工作时,在第一转动杆29向上移动时,传动带30会松弛,影响第三齿轮32与第一齿轮27的啮合,在在第一转动杆29向上移动时,调整杆57会在第二拉伸弹簧58的作用下向右侧拉动,使传动带30保持张紧,避免传动带30会影响第三齿轮32与第一齿轮27的啮合,导致设备卡死,有利于使传动带30在第一转动杆29向上移动时保持张紧。

工作原理:

工作时,现有技术在对轴承圈进行打磨时,一般一次安装只能单独的对轴承内圈或轴承外圈进行打磨,更换打磨面时则需要停机然后人工进行更换,过程繁琐且费时费力,本发明在工作前先将轴承外圈套到弧形支撑板16的外侧,弧形支撑板16前端的凸起会阻挡轴承圈,避免轴承圈在被夹持的过程中发生移动,有利于使轴承圈在夹持的过程中保持稳定,随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第一打磨电机6与第二打磨电机7,第一驱动电机2会带动第一螺纹杆3旋转,工作块11会在第一螺纹杆3的作用下在移动槽4内向右侧移动,安装壳12与安装板14会随着工作块11一起向右移动,安装板14会带着第一转动杆29与第二齿条39一起向右侧移动,第二齿条39底部的l形滑杆41会在第五滑槽40内随着第二齿条39向右移动,第一转动杆29会带动连接块33与连接杆34别在第二滑槽22与第四滑槽35内向右侧滑动,第一转动杆29会在第一齿条5与第三齿轮32的作用下转动,第一转动杆29转动会通过传动带30带动螺纹套26一起转动,第一螺纹杆3会在螺纹套26的作用下向后侧移动,三个弧形支撑板16会在推动杆23的作用下在第一滑槽15内滑动,将轴承圈从内圈进行撑起固定,随后移动到第一打磨电机6位置,驱动电机2停止转动,第一打磨电机6会带动摆动板9与打磨轮10转动,打磨轮10会对轴承外圈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驱动电机2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3转动,工作块11继续向右侧移动,连接块33会滑动到梯形台21位置,连接块33会在梯形台21的作用下在第二滑槽22内向上滑动,第一转动杆29会在连接块33的作用下在第三滑槽28内向上移动,传动带30会因第一转动杆29与螺纹套26间距减小而不能带动螺纹套26转动,连接杆34与第一齿条5会在连接块33的作用下一起向上移动,第二齿条39会在第一齿条5与l形滑杆41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五齿轮37与第二转动杆24会在第二齿条39的作用下转动,第四齿轮36会在第二转动杆24的作用下一起转动,卡盘18会在第四齿轮36与齿牙38的作用下转动,移动臂19会在卡盘18表面的平面矩形螺纹的作用下向内部移动,夹持爪20会将轴承外圈进行夹持,随后连接块33移动到梯形台21的顶部,第二齿轮31会与第一齿轮27啮合,螺纹套26反向转动,第一螺纹杆3向前侧移动,弧形支撑板16会在推动杆23的作用下收缩,解除对轴承内圈的支撑,从而实现对轴承内外圈夹持的切换,有利于简化人工的操作,节省时间,随后工作块11移动到第二打磨电机7位置时,驱动电机2停止,气缸8会驱动第二打磨电机7向后侧移动,使打磨轮10能处于轴承内圈的位置,有利于打磨轮10对轴承内圈的打磨,在打磨完成后,气缸8会驱动第二打磨电机7向前侧移动,使打磨轮10移出轴承内圈位置,驱动电机2启动,工作块11继续向前移动,连接块33会在梯形台21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第二齿条39向下移动,夹持爪20解除对轴承外圈的夹持,本发明在连接块33滑动在第二滑槽22内时,先对轴承内圈进行支撑,随后通过第二滑槽22的高度变化,驱动第二齿条39移动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在不同加工方式进行前自动对轴承内外圈夹持进行提前的切换,在进行打磨面的切换时不再需要停机,无需人工进行拆装更换工位,有利于简化人工的操作,节省时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